一個訂貨“小改變”,一年能省1000萬?茶飲開始向運營要利潤
今天討論一個開店人都關心的話題:如何提高毛利率。
最近,樂樂茶通過升級訂貨系統,讓訂貨的準確率大大提升,降低損耗,提升利潤率。
在生意不好做的2022年,節省下來的損耗成本,就是實實在在的利潤。
降損耗、提利潤,茶飲品牌該怎麼做?
訂貨時的一個小改變
一年將會節省上千萬
訂貨,是每個店 長的“每天一 考”,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損耗,而 這些不起眼的損耗日日累積,一年下來,蠶食的就是真金白銀的利潤。
飲品同行經常給我講到這樣的場景:
新來的店長對業務不熟悉,在預定草莓、芒果等鮮果時,沒有考慮到第二天隔壁競品新店促銷,結果成箱的草莓、芒果爛掉。
還有的店,常常一到下午四五點高峰期,就出現多款產品“售罄”,或者是某種限定版杯子、杯套沒有了,顧客專程到店一趟,卻點不到想要的東西,失望而歸。
損失營業額事小,幾次下來,顧客就會對品牌失去信任,對上新也沒了興趣,默默地不來了。
而很多店的生意,就因為這些“小失望”的累積,逐漸走下坡路。
訂貨,是開飲品店的一個痛點,定多了損耗浪費,定少了沒得賣,影響營業額,而訂貨準確度,又依賴店長的經驗,不能速成。
不過,今年我瞭解到,有品牌開始升級訂貨系統,降低損耗,向運營要利潤,樂樂茶就是其中之一。
7月份,樂樂茶在門店測試了一款名為“合闊智雲MRP”的智慧訂貨系統,用系統代替店長訂貨,經過2個月的測試,門店訂貨的精準度大大提升,便迅速在全國門店普及了這個系統。
“今年9月份,我們在全國100多家直營店普及這個系統,9月1日到現在, 以斷貨率為衡量維度,系統的準確度達到80%,而人工的準確度只有20%。 ” 樂樂茶CEO李明博 表示。
“ 我們現在初步估算,以一個200-300家門店的鮮果茶品牌預估,一個月20-30萬的營業額, 當訂貨準確度提升後,一家店一個月的損耗能降低約3000-5000元 ,這樣算下來,一年就是上千萬的利潤。”合闊智雲副總裁陳堅表示。
訂貨系統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茶飲品牌到底該怎麼做?我採訪了樂樂茶資訊部總監周斌,也找到了樂樂茶此次訂貨系統的服務商——專注餐飲數字化轉型的合闊智雲。
訂貨精準率超80%
降低損耗,就是提升利潤
“茶飲是個年輕的行業,有經驗的店長很稀缺,大部分門店都有‘訂貨困難症’。”
想精準訂貨,就要參考同比、環比等過往業績,還要考慮天氣、節日、庫存、商圈、營銷等一系列影響,綜合做決策。相比人工預估,數字化工具的優勢就很明顯。
1、訂貨準確率超80%,而且會越來越高
樂樂茶資訊部總監周斌介紹,他們此次使用的MRP系統,經過100多家門店的測試, 訂貨精準度達到了89%。
據瞭解,這款訂貨系統之所以精準,是因為它專門為茶飲店研發。
合闊智雲副總裁陳堅告訴我,MRP智慧訂貨系統會通過“預估營業額、預估產品銷量、動態配方物料分解、原料訂貨量預測”等步驟,加上物料效期、訂貨配送週期、促銷和節假日等權重因子等大資料,針對每家門店做出原料訂貨量預測。
據合闊智雲在茶飲行業內近千家門店的測試資料顯示,“我們的MRP可以將現制類門店原物料的訂貨準確度提升至85%以上,而隨著使用時間變長,不斷優化動態配方準確性性和門店供應鏈流程,系統的預測的準確度會越來越高,逐步可以達到超越專業店長的水平”
2、缺貨率降低60%,顧客體驗更好
樂樂茶是一個高頻上新的品牌,產品SKU多,每週都會上新,一次上3~5款產品,產品多,上新頻次高,訂貨的難度更高。
“我們門店之前很大的痛點就是‘斷貨’,售罄對品牌來說好像是暢銷的表現,但實際上會影響營業額,而對消費者來也是不好的體驗。”樂樂茶資訊總監周斌表示。
他做過測試,使用合闊智雲MRP訂貨系統後,以斷貨率這個指標衡量,比人工訂貨的準確度提升了60%。
3、可以精細到冰塊吸管、冷熱糖度
傳統的門店訂貨,依靠的是店長的經驗判斷,但茶飲的實際情況是,有經驗的店長少,即便是找到了有經驗的店長,也很難保證365天,每天都能狀態很好地完成訂貨。
可以說,每日訂貨,一不小心“錢”就從指縫裡溜走。
樂樂茶使用的合闊智雲MRP訂貨系統,有很細微的茶飲屬性。比如在預估營業額後,系統會對原料和物料進行拆分。
大到水果牛奶的訂貨量,小到吸管和冰塊的用量,精細到冷飲熱飲、多糖少糖分別有多少杯 , 有上百個明細列表 ,保障每一個營業需求都能被滿足,降低門店對店長訂貨的依賴,提升運營效率。
4、系統充分學習,“消滅”門店訂貨
樂樂茶資訊部副總監,也是本次專案的負責人李巨集炳表示:“事實上,訂貨系統的終極目標,是要消除門店訂貨。
當系統執行足夠長,蒐集的資料足夠多,後臺經過反覆學習,訂貨準確度就會越來越高,訂貨系統就能逐步替代人工訂貨。”
MRP對行業更大的意義,在於連鎖品牌的“一鍵訂貨”。 即當系統通過學習和沉澱資料後,精準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數百家甚至數千家的連鎖品牌,就可以實現總部後臺一鍵訂貨,幫助門店減輕負擔,降低損耗,提升營業額。
精細化運營
是當前品牌重要的基本功
瞭解完茶飲訂貨,我想起了日本的7-11。
7-11是一家盈利能力極高的公司,每家店鋪的銷售額、毛利潤都居於日本便利店之首。
這其中,精準的商品訂貨系統,就是關鍵因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7-11 在品牌初期就採取了電子訂貨方式,引進電子訂貨終端“Terminal Seven”即刻傳遞資訊,將供應商、倉庫和電子訂貨網路這一“資源”聯絡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結構”。
這個結構,有效提高了交貨和訂貨的準確度,並使庫存的週轉變得更加順利。
其實, 茶飲行業很多的進步,都是供應端的的技術變革推動的。
不難看出,合闊智雲此次推出的MRP智慧訂貨系統,是在711的基礎上,利用當下的網際網路技術,結合茶飲行業的產品特性,充分考慮杯型、糖度、冷飲、熱飲等變數,通過預估營業額公式、安全庫存係數等10多個指標的綜合計算,最終讓訂貨準確度大大提升。
如今,行業更注重倉儲、物流的配置,品牌方都在配送頻次上下功夫,很多品牌達到了兩日一配,甚至一日一配的高頻。一個重要目的, 就是通過少量多次配送,降低損耗。
但如果訂單資訊傳達得不夠快速準確,即使實現了少量多次配送,店鋪裡也會出現缺貨的情況,從而影響營業額。
今年,很多品牌都在苦練基本功,而通過精細化運營,消滅“看不見的成本”,向運營要出更多利潤,是當下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茶飲市場未來幾年,會是價效比為王的時代。
當原料不斷上漲,價格卻無法上漲時,品牌只能通過優化成本結構,降低損耗等方式,提升利潤率。
如果說茶飲過去幾年是以品類紅利支撐的,而未來的飲品業態,將是以數字化作為支撐,計算人效、平效、損耗率、毛利率、單店盈利能力等各個方面資料,將成為必備技能。
不得不說,2022年到2023年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每一位茶飲老闆,都要學會從成本中尋找利潤。
統籌|笑凡 編輯|張瑾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特別策劃
- Tims、麥咖啡都在上,新一輪“厚”產品來了!爆款路徑能複製嗎?
- 日營收穩定在4000 ,“高顏值茶飲”,正在三四線爆發
- 首推即火爆,喜茶也在賣!“柿子飲品”今年有爆紅潛質
- 一個訂貨“小改變”,一年能省1000萬?茶飲開始向運營要利潤
- 做酸奶“大單品”,單店最高月營收超百萬!華東又跑出一個黑馬?
- 主打榴蓮,最高日營收1.8萬!深挖小品類,現在是好機會嗎?
- 咖啡熱度空前,但很多咖啡館的“生存週期”卻不到1年?
- 賣了15年的爆款,7分甜為什麼還要設計“顧客體驗”?
- 秋冬最新爆款“超長杯”:加高8釐米,3天賣出30萬杯!
- 多個品牌都在用,工廠供不應求,“增味咖啡”暢銷是好事嗎?
- 奶茶店正流行“姨媽熱飲”!年輕人的養生執念又養活一門生意?
- 蜜雪冰城A股IPO再近一步!已完成上市輔導
- 承包開學第一杯奶茶,5天獲16萬用戶!喜茶、奈雪都在做“學生卡”
- 喝完這杯“豬拱菌Dirty”,咖啡的格局都被雲南人打開了
- 最低1元,比奶茶還便宜:蜜雪冰城、甜啦啦把零食賣出好生意?
- 新品遇爭議怎麼辦?霸王茶姬創始人親自道歉,收穫10萬 留言
- 探訪10家新店:我發現有人以創意的名義,把咖啡做歪了
- 3小時銷售過萬,獲千萬級融資,檸檬茶賽道又跑出一個品牌
- 古茗整體營收漲70%,甜啦啦全線爆單,“秋天第一杯”誰是贏家?
- 七夕推孤寡青蛙?瑞幸的“反向營銷”又把年輕人琢磨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