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8月業績持續回暖,申通市佔率創新高、韻達單票價格穩增長

語言: CN / TW / HK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單一價格戰”模式已終結,快遞業仍在復甦。

近日,A股主要快遞上市公司順豐、申通、韻達、圓通陸續公佈了8月業績經營簡報。整體來看,四大快遞公司業績持續升温。同比來看,主要快遞公司無論是業務收入總量還是單票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申通快遞8月快遞收入增長超6成,市佔率達到了13%,創上市以來單月最高紀錄。受此消息影響,9月21日申通快遞早盤一路拉昇封板。

從環比角度來看,快遞公司業績回暖成色稍顯不足。尤其是單票收入方面,除了韻達單票收入增長外,申通單票收入持平,圓通、順豐單票收入均下降。對此,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對鈦媒體App表示,“相對而言,七八月份是快遞行業的淡季。從中長期來講,價格會陸續走入上升通道。”

截至9月21日收盤,申通快遞漲10.03%,報12.84元/股;順豐控股跌2.35%,報47.88元/股;圓通速遞跌0.38%,報21.04元/股;韻達股份漲0.29%,報17.46元/股。

同比:營收整體上升,申通增長6成

四大快遞公司中,整體收入水平最高的仍為順豐控股(002352.SZ)。該公司8月份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18.88億元,同比增長46.23%。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速運物流業務保持穩健增長,營業收入和業務量的增速均高於快遞行業整體水平,其中時效快遞保持較好增長,產品結構健康,單票收入同比提升;二是因合併嘉裏物流的相關業務收入,公司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332.75%。

體量最小的申通快遞(002468.SZ),繼續保持高增長。8月份申通快遞業務收入29.62億元,同比增長66.36%,是4家中同比增速最快的公司;業務量12.26億件,同比增長34.26%;單票收入2.42元,同比增長24.10%。申通快遞稱,2022年7月,公司菜鳥裹裹業務結算模式的調整影響快遞服務單票收入約為0.14元,剔除該影響後,單票快遞服務收入為2.28元,同比增長15.74%。

單月單量市佔率,來源:浙商證券

韻達股份(002120.SZ)是8月份4家中唯一業務量同比下滑的企業。該公司8月份業務收入39.04億元,同比增長24.81%;業務量14.88億件,同比下降2.43%;單票收入2.62元,同比增長27.8%。

圓通速遞(600233.SH)8月份收入38.30億元,同比增長30.44%;業務量15.2億件,同比增長10.14%;單票收入2.52元,同比增長18.43%。該公司稱,2022年8月,公司菜鳥裹裹業務因上述調整影響快遞產品單票收入約0.08元,剔除該等影響後,公司快遞產品單票收入為2.44元,同比增長14.66%。

綜合前8個月數據指標來看,順豐控股前8個月實現營收1739億元,快遞業務量69.62億票;圓通速遞前8個月快遞業務量111億票,營收306億元;韻達股份前8個月快遞業務量116億票,營收301億元;申通快遞前8個月快遞業務量81億票,營收206億元。

浙商證券研報分析稱,8月行業及頭部公司單量同比增速邊際放緩,主要原因或在於8月義烏髮生疫情,導致短期單量增量受壓制。2021年義烏日均單量3189萬件,佔全國比重約10.7%,8月份疫情影響下義烏日均單量僅2693萬件,環比下滑25.0%,同比下滑12.3%。而韻達在義烏地區件量佔比相對較高,故影響相對較大。

環比:2家單票收入下滑,僅韻達增長

相較於同比指標的增長,環比情況就沒那麼樂觀了。

從營業收入情況來看,4家企業中,僅有申通快遞一家8月實現營業收入環比增長;從單量來看,韻達快遞是唯一一家業務量環比下滑的企業;從單票收入來看,除了韻達單票收入環比增長外,申通單票收入環比持平,圓通、順豐單票收入(剔除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均環比下降。

單月票單價情況,來源:浙商證券

關於韻達股份8月單量減少、名次下滑的原因,浙商證券認為,相較其他頭部快遞公司,韻達在義烏單量佔比高,故此輪義烏疫情,導致韻達受損最重。

鈦媒體App曾在前文分析過 快遞行業“價格戰”的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快遞行業平均快遞費從2010年的24.6元下滑到2020年的10.55元。在“快遞宇宙中心”義烏,甚至出現過“每單8毛,快遞發全國”的“屠殺價”。所幸行政手段的及時介入,使得快遞行業的惡性競爭偃旗息鼓。

那麼8月部分企業單票收入環比下滑,是否意味着快遞行業“價格戰”又將捲土重來?

對此,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表示,今年以來,國內快遞業正加速走出原始化的初級“價格戰”模式。目前,“單一價格戰”模式已經結束。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講,價格會陸續走入上升通道。

僅從業務收入來看,四家快遞公司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行業。據國家郵政局17日發佈的8月份快遞行業運行數據顯示,8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業務量94.3億件,同比增長4.9%;業務收入完成883.9億元,同比增長5.2%。預計9月將走出淡季,快遞業務量單月有望達到100億件左右。

西部證券研報分析稱,受電商促銷活動時間週期較長的影響,去年四季度網購零售額基數較低。展望今年四季度,消費者網購需求有望逐步提升,將拉動網購零售額和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提升,預計快遞單價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趙小敏表示,儘管傳統的快遞旺季已經來臨,但是今年的情況極為特殊,也是過去20年從來沒有過的景象。快遞企業要做好充分的應對,從資金、人員、車輛、後勤儲備、應急體系、危機應對等方面,做好超常規的準備。(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編輯 | 孫騁)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