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開通“法務部”微博的公關邏輯

語言: CN / TW / HK

繼特斯拉之後,理想汽車成為第二家專門為“法務部”開通官方微博的車企,並在昨天更新了第一條微博。

有人認為沒必要,有人認為需要。到底是否有必要呢?這背後又有什麼公關邏輯呢?

大叔簡單聊聊。

“特斯拉法務部”微博是在去年6月1日開通,但神奇的是,一年多了,人家的微博壓根就沒更新過。

你以為是特斯拉法務部忘記了微博密碼?還是法務部沒人幹活?

其實不是,因為在這一年多間,特斯拉法務部光對付自媒體人就忙得很。

資料顯示,今年,特斯拉多次訴訟多家自媒體人和媒體平臺。

馬斯克甚至在今年5月份,在推特上主動招聘法務,並稱,特斯拉特斯拉正在組建一個“硬核訴訟部門”,該部門將“直接發起和執行訴訟”,並直接向其本人彙報。

為啥特斯拉法務部不把自己做得這些“工作業績”發在“特斯拉法務部”微博呢?

大叔猜測,主要是因為特斯拉不希望強化自己品牌在公眾心目中的“傲慢”形象。

大叔在此前的點評中說過,特斯拉在和女車主維權的時間中,被貼上了“傲慢”這樣的負面標籤,甚至有一段時間,網友留言的口頭禪都是“小心特斯拉的法務部”、“ 特斯拉哪個部門最忙?法務部!”……

既然不更新,為啥要註冊呢?

註冊其實代表了特斯拉的一種態度,即通過訴訟媒體的途徑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但不更新則是不希望給公眾留下過於強硬的品牌形象。

同樣的,理想汽車註冊“法務部”微博,其背後的公關邏輯,其實是希望強化自己對於汙衊或黑爆料的“零容忍”。    

潛臺詞是:大家別再瞎“搞”我了,不然,我就要讓法務部告你啦!

但為啥“理想汽車法務部”註冊當天,就急吼吼地馬上更新呢?

大叔覺得,主要就是因為理想汽車最近可謂“負面纏身”。

理想汽車希望通過現在“硬”的這種公眾形象塑造,去發出一種警告,以遏制自己持續“被黑”的現狀。

到底有哪些“負面”呢?

公司基本面,從銷量上看,今年8月份,理想汽車銷量腰斬,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51.5%和56.1%,落後於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

8月15日,理想汽車釋出第二季度財報,營業收入為87.3億元,較2022年第一季度環比下降8.7%;淨虧損達到6.18億元,幾乎是去年全年虧損的兩倍。

其他輿情方面,ONE車型突然宣佈降價停產,引發大量車主線下和網路維權。

理想執行董事兼總裁沈亞楠拋售股票套現9000萬,衝上熱搜,與沈亞楠關聯的“浙江理想汽車有限公司”申請登出,給人的感覺是理想要“跑路”。

再加上代工廠商員工爆料理想汽車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標準,使用殘次品,似乎更做實“跑路”的資訊……

理想汽車終於坐不住了,才想出注冊“法務部”微博這招,趕緊殺雞儆猴,以正視聽。

回到這條微博本身傳遞的資訊來看,大叔認為,其實做得不夠紮實。

供應商雖然公開闢謠了,稱假訊息,但從宣告可以看出二點:

爆料人確實系該供應商的員工,人家拍攝的照片也確實是在為理想生產零部件呢。

那麼問題來了,他到底是出於何種原因要發這樣一條資訊呢?去造這個謠呢?難道他不知道這麼說會給自己和企業都帶來大麻煩嗎?

理想汽車法務部並沒有解釋清楚,只是稱“對彭某某採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責任”。

大叔經常說,企業發的危機公關宣告(不論是否包含律師函),如果你給不了公眾一個他們認為是合理的理由、邏輯和事實,公眾就不會選擇相信你的宣告,反而更信“謠言”。

至於理想汽車是否會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傲慢”的特斯拉?

大叔認為,目前的所有動作,可能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因此,我們也無需過多擔心,這個法務部微博會一直更新下去。

畢竟,沒有一個品牌希望給公眾的形象是:喜歡告別人!

最後,我們回到公關的本質。

公關的本質是溝通,消除資訊不對稱,實現資訊傳遞者和接收者的共情和認同。但在處理很多輿情危機時,我們經常能看到法務的身影,難道公關的未來是法務嗎?

當然不是。

大叔認為,企業發律師函或者直接起訴,有其公關價值,比如通過訴訟,向公眾傳遞一種“自證清白”的態度,但必須與“軟溝通”互相配合,才是正確的溝通邏輯,不然有可能會陷入“贏了官司、輸了聲譽”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