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明明出道十幾年還能在這裡體驗養成系的快樂?

語言: CN / TW / HK

作者| 袁佳琦

“誰能想到,中國第二部成功的科幻片居然是鄧紫棋的劇情MV?”

近段時間,鄧紫棋新專輯《啟示錄》相關內容上線B站,鄧紫棋也以“Gloria歌莉雅”身份成為B站UP主,連載自己的音樂連續劇,一眾網友趕來評論區書寫小作文。同月,周杰倫限定珍藏Demo獨家訪談VCR在B站獨家首發,並首次公佈了一首18年前未釋出的《紐約地鐵》Demo(小樣),引燃相關話題。

得頭部資源者得天下的論調遍佈各行各業,但顯然頭部音樂人不是B站的唯一訴求。作為平臺最早的分割槽之一,B站為音樂生態的長足發展鋪墊已久。除了整體UGC內容品質的優化,對平臺UP主與使用者的持續激勵外,不同型別的音樂內容也在平臺獨特的社群氛圍下,沉澱出個性化的表達。近幾個月,一批新人音樂類UP主相繼入駐B站,不乏短短3月漲粉百萬者。 音樂內容加速活躍的背後,B站音樂生態規模逐步顯現,也為行業提供了一些新的音樂欣賞思路。

2022年,線下音樂演出道阻且長,線上行業動作不斷,音樂社群這塊蛋糕眾人意欲哄搶,各大內容平臺以音樂人、雲演出等各類資源完成社群構建。在此背景下,擁有鮮明社群屬性的B站,能供給這些新人音樂UP主們怎樣的生存土壤?

“新人”音樂UP主的自我修養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音樂UP主們即便並非出道於B站,卻不影響在B站拿上新身份的號碼牌。

新人UP主進駐B站,“養成”是最富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 出道多年的鄧紫棋以新專輯中的女主“Gloria歌莉雅”身份成為B站UP主,並以音樂連續劇的形式連載歌曲獨立MV,串聯起來構成一個有連續劇情的完整故事。

G.E.M.鄧紫棋《GLORIA》 | 第一章 | 啟示錄REVELATION

主流音樂人與有著獨特社群氛圍的B站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鄧紫棋在評論區的不定期空降;與使用者討論劇情/mv女主人設;直播、自己動手剪輯vlog進行階段性劇情覆盤等等一系列動作,對於UP主而言是常規操作, 對於成名多年的音樂人來說,卻別有一番新鮮體驗。對於觀眾而言,這更是一次對其既定形象的重構。

在MV被“恭迎天后”彈幕刷屏的同時,評論區更有使用者自行承擔了科普要務,包括“鄧紫棋英文原名是Gloria,是爸爸給取的名字”;“主題曲副歌高能片段出自《出埃及記》第14章”;“專輯在創作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加上反覆的疫情,鄧紫棋和團隊經歷了一次次拍攝被迫叫停、必須換演員全部重拍”等等。在整個平臺更是引發使用者對於背景故事解讀、720度深度鑑賞,甚至還有聽歌Reaction等二創內容的發酵。

相較於主流音樂人通過B站重塑個人特質的可能性,新人音樂UP主在平臺更多獲得的是多元富有包容性的成長通道。

在B站音樂社群特色之一的Cover類影片下,熱曲翻唱與經典翻彈,對平臺歌迷及樂迷的吸引雙線並行。

新人UP主“王OKOK啦”在今年6月釋出首個翻唱影片《deca joins 浴室 》,率先圈粉了一眾deca joins樂隊樂迷,迄今已獲得28.2萬的播放。隨後,王OKOK啦翻唱的電影《愛樂之城》主題曲《city of stars》,播放量184萬。憑藉富有磁性的低沉音色與可愛俏皮的反差感形象,這位“故事很多”的新人UP主,從被質疑“音效卡戰士”到被扒出是上過《中國好聲音》的“狠角色”,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王OKOK啦也在3個月漲粉45萬。

City Of Stars |吉他彈唱和聲版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已經發著光也無需焦慮, 平臺可以為他們提供新的玩法。火遍短影片平臺的熱歌在B站迎來二次發酵。 歌手Zyboy忠宇的原創歌曲《墮》在今年5月20日上線後,引發全網翻唱熱潮,成為各大短影片平臺的耳熟bgm。Zyboy忠宇在8月入駐B站後,投稿《墮》幾十秒試聽內容《即使知道會墮落,卻還是想抓住那片星光》,引來一波非定向受眾群體的關注,使用者在評論區求完整版,並在平臺掀起了二創風潮。

《即使知道會墮落,卻還是想抓住那片星光》

素人在B站也擁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同在8月入駐的UP主“A藍泫兒”,憑藉一人分飾兩角、反串兄妹的形象唱歌的短影片熱門方式,短短一月影片播放量從幾千躥升至10萬+,吸粉上萬。

已經八月最後一天了,你還不打算跟我表白的話 #初戀 #日語#聲優

綜上,無論是自身擁有成熟宣發體系的成名音樂人、熱歌製造者,還是實力音樂人、有獨特個性的音樂UP主,他們都能夠在B站擁有一席之地。這得益於 B站充滿親切感與高互動性的生態環境 ,無論是成熟音樂人還是新生代音樂人,都能在初入B站時體驗一番養成系的快樂,而音樂內容也在這樣獨特的社群氛圍下,擁有更多表達形式。

持續深化的互動場景

相較於短影片平臺的音樂工具化傳播,音樂內容在B站擁有更多內容形態與場景,並且通過B站的音樂社群生態萃取出新鮮樣貌。

除了前文鄧紫棋在平臺連載的音樂連續劇這一場景外,聯合輸出、二創也一向是過往B站音樂區UP主們的常規操作。近月來, 深夜唱歌群、夜色唱歌群等賬號的驟然爆火,則是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另一種形式的資源整合。

九月初,賬號“深夜唱歌群”、“夜色唱歌群”等賬號相繼入駐B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前者漲粉22萬,後者漲粉10.2萬。通過具有強參與屬性的群聊語音,與彈幕互動,唱歌群類帳號一舉帶火了虛哥、喘姐、蘿蔔等“群聊音樂人”,他們有些是來自其他平臺的網路紅人,有些是網路紅人,如今他們是B站使用者“未曾謀面的老熟人”。

虛哥和喘姐 你喜歡哪個

使用者們在彈幕調侃虛哥的“全是技巧沒有感情”、“正版氣泡音”;稱讚蘿蔔的聲音元氣滿滿;問詢原曲來源;甚至還有相中後索要群聊表情包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夜色唱歌群”《還喜歡聽什麼歌!跟我說》的投稿中,虛哥等“群聊歌者”演唱的《墮》,與熱歌創作者“Zyboy忠宇”產生了微妙的聯動。在前文提到的《即使知道會墮落,卻還是想抓住那片星光》投稿中,一條調侃虛哥的評論被贊至首位。這得益於平臺親切、強互動感的生態環境。

這類深夜唱歌群的火熱背後,一方面是一線城市娛樂場所復營業遙遙無期,帶有社交屬性的聊天框語音互動具有一定共鳴。另一方面也體現出 大眾對於音樂場景及內容的需求。

顯然,使用者在B站的音樂訴求不僅是聆聽,話題共鳴、情緒共振,以音樂為核心延展開來的各類PUGC內容都擁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從影片製作的特點、演唱發聲方式、甚至彈幕評論或是創作背景,都能夠成為聽者的互動契機,這便是獨屬於B站的平臺基因。

在B站,看音樂的一百種可能

作為B站一直以來相當重視的內容版塊,B站一直致力於為各類音樂人提供集中創作與傳播平臺,並從最初的以Cover、搬運類影片為主的音樂內容,通過獨特的平臺基因,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音樂生態。

自2019年開始, B站就開啟了針對音樂UP主的一系列扶持計劃與活動 ,包括擴音計劃、聚光計劃,挖掘新生代音樂人,為其提供系統化、全方位的“入門指南”,用誠意吸引更多獨立音樂人的進駐與相關合作機構的認可。

今年,2.0版本的擴音計劃將持續以現金獎勵、百億流量、廠牌簽約、音樂live等資源體系扶持原創音樂內容,助力原創音樂人成長。汪蘇瀧、蕭敬騰、龔琳娜、周傳雄等發起人號召音樂人們開啟新一輪音樂作品徵稿,獲勝主題曲徵集的up還有機會擁有live演出的機會。

聚光音樂開放平臺則致力於扶持音樂人成長和擴大音樂人生態收益,為音樂人提供作品宣推、版權及發行服務、MCN合作等一體式服務,推廣作品觸及更多樂迷,為音樂人長期成長保駕護航。

全方位扶持平臺音樂up的同時,B站以音樂內容帶動站內興趣使用者關注的特色,讓其擁有針對音樂內容特點進行個性化宣發的能力。 這幾年來,平臺更是強化PUGC內容,對音樂版塊的佈局逐漸加速。推出《說唱新世代》《我的音樂你聽嗎》等多檔原創音綜,與88rising一起推出廠牌“W8AVES”,《夏日畢業歌會》《後浪》以及今年的《校園音樂大賽》等音樂相關活動,為平臺音樂版塊帶來更多聲量,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音樂人加入。

平臺較為活躍的音樂社群也為音樂內容生態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今年6月23日,B站釋出的首份站內音樂生態報告《bilibili 2022音樂生態報告》顯示:過去一年B站音樂影片播放量超過343億,總計1.3億人在B站觀看音樂類影片,1722萬人每天至少觀看一個音樂影片。如火遍小學生全體的《孤勇者》歌曲相關影片在站內播放量就超過10億。這也體現出B站作為使用者活躍的內容平臺,擁有內容共創的鮮明底色。底蘊濃厚的創作分享氛圍與相對活躍的創意內容,由內容、UP主、使用者三方通力合作,缺少一環都不夠完整。

平臺獨特的成長空間與各類音樂內容產生“化學反應”,讓它在承載主流音樂人的同時,也能保有獨特的互動屬性。 既能夠給新人音樂UP主提供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也給成熟音樂人提供了互動多樣性可能。 出道十幾年的鄧紫棋可以與使用者交流“小作文”;群聊歌者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粉絲擁簇。而以UP主、使用者與平臺構築的內容傳播閉環,也未嘗不是音樂宣發的新思路。

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音樂人與機構將會登陸B站,一同感受與成為B站音樂生態的一部分,B站也將持續孵化平臺音樂生態,進一步在音樂行業擁有話語權。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