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破十,那些被改變的“小事”
」,(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崔秋陽。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崔秋陽
編輯 | 李歡歡
6月14日,部分地區95號汽油正式邁入“10元時代”,在加油站員工王亞龍的印象裡,從業15年以來,這還是油價首次突破10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2年6月1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31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32元。 部分地區如廣東、廣西、四川等本輪調整前95號汽油已超過9.7元/升的地區,預計在經過今日調價視窗後進入“10元時代”。
雖然只是每升0.32元的漲幅,依然越過了李倩心裡的那條底線,她曾經給自己立了個標準,油價超過10元,每週就少開一回車。就像她給自己規定,每天午餐開銷最好不要超過30元。只不過,李倩沒想到,10元時代這麼快就來了。
油價調整就像上帝之手在一面平靜的湖水裡投下一顆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沒看到多大水花,卻一圈圈地散出許多漣漪,所及之處,許多人的生活軌道,都因此發生了些許改變。
有人迫於高漲的油價,悄悄在網約車圈子裡消失了;有人徹底放棄了對燃油車的執念,開始考慮過去從不納入考慮範疇的電動汽車;有人執拗地依然開車通勤,卻養成了一天加一次油的習慣——生怕哪天漲價,自己趕不及去補貨;也有人告別了自己的愛車,改騎兩輪電動車上班,其中的不方便與不舒適,誰騎誰知道。
有意思的是,這一天,新勢力頭部成員小鵬汽車在官方公眾號推送了一篇文章《今晚,95號汽油或將突破十元》。彷彿是在那些猶豫不決的潛在車主身後推了一把,還是買電車吧,畢竟“我加電的,省油100%”。
來源:小鵬官方
本輪油價調整之前,破十的預期便已經很高,在此背景下,我們找到五位與油價息息相關的有車一族聊了聊,看看他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小事”因油價上漲而發生了改變。
有個同行被高油價勸退了
來源:IC PHOTO
疫情爆發以前,我們一天流水能有500元左右,拋去150元油錢,還有份子錢,能賺200-300元。現在單子少了,油價也在漲,一天下來流水能有200-300元就不錯了,最後到手的淨流水可能只有幾十塊。
想當初,滿大街都是人,單子是連連不斷。開兩步就會有人招手叫車,動不動還有平臺給我們派單。
生意最好的時候,我一個人一天就能跑將近一箱油(45升左右),換算下來差不多500公里。我兄弟喜歡開夜班,生意好時基本也能跑300多公里。
但是疫情開始之後,什麼都變了。馬路上都沒什麼人了,平臺也不會優先給出租車派單,我們只能自己到火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每單距離比較遠的地方蹲點兒、吆喝。即便能拉上客人跑遠單,生意也大不如前。現在我跟搭檔白班、夜班加一起能跑200-300公里就算“生意興隆”了。
師傅們更喜歡去火車站趴活 來源:視覺中國
要命的是,單子少了,油錢卻多了。去年年中一升油好像才7元左右。而且,加油站還會給出租車司機提供專屬的優惠券(價值1元/升),相當於每升油才6元,最便宜的時候可能才5元出頭。
可今年油價一漲再漲,從年初開始加油站提供的優惠券也取消了。我們出車都是一天加一次油,什麼價格都得加,算下來一天要比去年多花50多元,一個月至少多花1500元。
有同行因為油錢上漲不幹了。之前我們圈子裡有個兼職出車的小年輕,仗著自己身體好經常從下午開到後半夜,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賺500-600元。但是今年3月份之後就沒再看見他了,估計是被單子少和油費高壓垮了。
這對他來說也許不是壞事,年輕人還有時間去學別的手藝,不像我們只會開車。
眼看著油錢一路從7元/升漲到現在的9元/升,馬上還要破10了,我們比誰都心急。別人開電車跑單,一天下來才20塊錢電費。我們加油,費用是人家的十倍,能不眼紅嗎?但是眼紅沒用,每輛車都有規定的報廢年限,使用不到六年公司是不會讓你換車的。
還有四年,我才能把油車換成新能源車。現在只希望到那時候,我這身子還能支撐我一天跑10多個小時。
不侃了,現在散客多了,我得去拉客。
“哎!有人要叫車嗎?”
從每半個月加一次油到每天加油
來源:視覺中國
還記得那天,我下班從錄影棚出來已經是凌晨一點多了,回家路上想順路在家附近加個油,沒想到趕上了今年唯一一次油價下調。
加油站的盛況至今仍歷歷在目,夜裡一點多還有將近20輛車在等著加油,都快排到公路上了。我心想,當年搶黃金也不過如此吧。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油價降價了,真是久旱逢甘露啊。
其實汽油對於車主來講是必需品,什麼價位都得加,總不可能因為大米漲價了就不吃飯了吧?我們老百姓最多也就是發個段子,吐槽兩句,比如網上說的“92加滿,負債滿滿;95加滿,傾家蕩產”。
到頭來,每次加油還是要加滿,只能讓自己儘量不在意油價漲了多少。
我每天通勤的距離為10公里,並不算長,按照我的習慣,每半個月加一次油,其實每月油費只漲了70-80元。
但是最近看著油價一漲再漲,我也開始心疼了。由於工作原因,我最近每天都要去通州的錄影棚拍片子,來回就要50公里。而且我每週末都會開車去郊區玩,算下來每週就要開350公里左右。
再加上聽說這次要漲到10元/升以上了,誰都會慌。所以我現在每天下了班都會先去加油站加滿再回家。我倒是不怕每天去排5分鐘、10分鐘的隊,但是編導這行別說“996”了,“007”都是經常的,我就怕工作忙起來沒時間最後享受一下“9元時代”的福利了。
趙釉溪的愛車奧迪A5 來源:受訪者供圖
原本我們這一行拍一期節目能掙很多,但今年開始公司大部分人直接降薪20%,我一個月稅前只能拿一萬元出頭了。
不過,就算今年油價漲到13元/升,甚至15元/升,對於追求駕駛體驗的車主來說也不會去買電車,不然我也不會買A5了。這臺車是在我能力範圍內能開的最好的車了,前臉、氛圍燈、操控感,在我看來哪樣都比大部分電車要強。
我曾經試駕過特斯拉Model Y和尤拉好貓,推背感不強先不說,光是單踏板模式就很難適應,我不太能接受為了一輛車還要額外花時間來培養新的駕駛習慣。
而且不管現在電動車技術發展得如何先進,我家小區允許我們安裝家用充電樁之前我是不會考慮新能源車的。
不論主動被動,我也不會在其他方面降低消費水平。我覺得因為用車成本上漲,在飲食或者娛樂方面降低消費水平是難以理解的。我每天工作這麼累,星巴克和奶茶是為數不多能讓我恢復活力的消費品了。
如果真心疼幾十塊錢油錢大可以坐地鐵或者公交車,但我們家附近的地鐵站都被封停好久了,我也沒辦法用公共交通作為主要出行方式。所以,車該開還是得開。
只要天氣允許,就騎小電驢
來源:IC PHOTO
油價漲這麼凶,說不心疼是騙人的,但現在我已經麻木了,愛漲不漲吧。
年初剛漲一兩次時,我還會跟風在漲價前兩天去加滿,既可以省一部分油錢,又因為不是卡點兒去加油站避免了排隊。到現在漲了這麼多次,最大的感受就是開車越來越不划算了。
我家到公司沒地鐵直達,公交換乘也很麻煩,每天通勤20公里,開車上下班單程也就20分鐘,特別方便。但油價從去年7元/升漲到現在9元/升,我每個月得多花80-90元。
好在我家裡還有一臺小電驢可以作為代步工具。現在夏天了,只要天氣允許我就會騎小電驢上班,也只比開車多花10分鐘左右。從我家到公司會經過一條車水馬龍的小路,小電驢在人群和小貨車中間來回穿梭,有時候還能節省不少時間。
所以現在只要天氣好,我就騎車上班。去年一週最多騎一次,現在一週至少騎三四次,也算是曲線救國,節省一部分油錢吧。
但小電驢也有侷限性,如果現在是冬天,我只能一邊心疼油錢,一邊開車上班了。
越來越多人選擇騎(電動)腳踏車出行 來源:視覺中國
另外,小電驢終歸沒有“頂”,遇到颳風下雨就遭罪了,所以舒適度還是比不上汽車。雖然經過那條小路時,開車可能會有點堵,但也讓我擁有了在家“多睡10分鐘”的權利。
總體來看,油價上漲,我就改騎小電驢了,對我的用車成本影響不太大。
但真正讓我後悔的是錯過了一次“風投”。我是金融專業的,平常比較關注資本市場的變化。年初油價第一次上漲時,我研究了一下相關背景,發現汽油漲價的一部分原因是俄烏戰爭。這場戰爭導致俄羅斯貨幣盧布貶值,到2月底盧布貶值了30%左右。
那時我第一次有了抄底的想法,但我對國際時政形勢缺乏研究,也無法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準確預測,看到網上有很多人覺得盧布很可能一蹶不振,便放棄了抄底的想法。
後來,沒想到盧布匯率達到了近兩年以來的最高點。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太慫了”,錯過了一次一夜暴富的機會。
拋開錯失抄底良機不談,回到談一談油價上漲對我的影響,最大的改變還是購車決策。長遠來看,我覺得家裡還是有必要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作為市內代步工具。
去年機緣巧合,我陪朋友買車時試駕了比亞迪漢EV和小鵬P7。試駕之前,關於新能源汽車我只知道特斯拉這個品牌,試駕之後覺得國產新能源產品也很不錯,尤其是比亞迪漢EV的座椅包裹性很符合我的喜好。
現在國家政策也在鼓勵推行新能源車,我覺得在有一輛燃油車、保證我可以出遠門的前提下,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也不錯。
一方面可以多一些選擇,油價上漲時可以開電車出門;另一方面,等國家補貼完全退出後,市場競爭會更加充分,一些沒有實力的新能源車企也會被淘汰,那時候產品質量過關,電池技術也相當成熟了,是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好時機。
油價越漲,我越想買電車
來源:IC PHOTO
最近打算買車。一開始家裡預算給得比較多,我考慮過寶馬X3和奧迪Q5L Sportback。相比之下,寶馬X3後排空間太小,車尾燈不夠吸引我;奧迪Q5L Sportback不論是顏值還是品牌都比較合我心意。
現在看看我一個月到手7K的工資,再加上油價一漲再漲,我覺得我不配。
雖然預算充足,但車貸、保險、保養,還有最重要的油錢都是我自己負擔。我這點工資光是車貸就夠費勁了,現在油價馬上“破十”,我哪還敢買40萬以上的油車啊?
據傳浙江某地此次調價後的預期油價 來源:受訪者供圖
於是,我開始關注特斯拉Model Y。雖然新能源汽車從去年年底開始也一直在漲價,但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一次性漲價肯定比後續用車成本不斷上漲更容易接受一些。
雖然電車普遍貶值率很高,但車子對我來說是消費品,不是投資目的,我應該不會輕易賣掉,所以也沒有過多考慮折損。
只能說,這波油價上漲,每次都更加堅定了我買電車的決心。很多次,看到我家附近的加油站有十幾、二十輛汽車扎堆趕在漲價前加油,就會想別人為加油這麼拼,我真的不如買電車了。
據說我們杭州的汽油,不論是92號還是95號都要漲到10元/升以上了,我估計今晚可能會有更多人卡點兒加油,(加油站)大概得有30-40輛車排隊。
但公共充電站裡,我目前還沒有看到有這麼多車排隊的現象。一般來說,有公共充電樁的停車場至少會有十幾個樁位,論容量其實不比加油站小。
我對於油價調整已經無所謂了,油價越高,我越會買電車。很多人擔心的充電問題也不是難題,我們小區地下停車場也可以安裝家用充電樁,不少車位都已經安裝了。
只是出遠門要提前規劃好充電路線,其他時間在市區內充電很方便,大大小小的公共充電站、專屬充換電站有很多,使用起來很方便。有時我甚至覺得沒有家樁都可以接受,而且公共充電站再貴,算下來每百公里用車成本也比油車便宜不少。
人均接待5位車主,還得騰出一人去拉架
來源:視覺中國
最近每次漲價前我們站都“如臨大敵”。原本常規排班是上24小時,休24小時,現在每次漲價前都會安排近乎全員到崗,就怕忙不過來。
忙的時候,從晚上六點開始,就會有十幾二十輛車陸續進站了。最多時有一次,晚上八九點的時候排了40-50輛汽車,一個員工需要同時照顧四五位客戶。
這時候難免會有人因為插隊吵起來,我們本來就人手緊張,還得安排一位員工去勸架,最後往往還是我們背鍋,顧客會埋怨加油站引導工作沒做到位。
某晚王亞龍所工作的加油站排著二三十輛車卡點加油 來源:受訪者供圖
不過,別看漲價前能有40-50輛車來加油,相比去年,今年我們可是閒多了。
去年同期日均能加25噸油,今年日均只能加20噸油,出貨量跌慘了。
新能源汽車發展這麼好,本來對我們的衝擊就很大,現在油價一漲再漲,銷量下滑也是意料中事。
(應受訪者要求,李倩、姜國忠、趙釉溪、唐強、周度、王亞龍均為化名)
未來汽車日報
- 每日優鮮的錢都去哪兒了?|小敗局
- 智慧薪酬與一站式員工管理平臺「hotpay火星雲」完成4820萬元天使輪融資,專注僱傭與結算自動化
- Babycare創始人李闊:今天我講的有些事情不一定正確|專訪
- 「股王」茅臺交卷:半年淨賺298億,增速創近三年新高丨智氪點評
- 當出海玩家遇上海外大廠
- 全球攝影攝像配件品牌「Ulanzi」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持續佈局海內外線上線下渠道
- 阿迪達斯Q2財報:營收增長10%,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降35%
- 「雪糕刺客」後半場,鍾薛高們怎麼走?丨氪金 · 大消費
- 明星直播,退,退,退?
- 現在的人,為什麼越來越極端?
- 36氪首發|覆蓋多病種醫療AI產品,“復星杏脈”完成超億元戰略融資
- 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中盈跨境」完成2000萬元Pre-A輪融資,致力於以金融科技服務跨境電商
- 36氪首發|“珈和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加速拓展下沉市場
- 碳管理SaaS企業「碳阻跡」完成B輪億元融資,紅杉中國領投
- 被興趣消費支配的名創優品,向「美好」前行
- 新加坡人力資源技術初創「Omni」Pre-Seed輪融資240萬美元,面向新加坡及印尼市場提供產品服務
- 36氪首發|映馳科技獲近億元B1輪融資,大陸、商湯聯合領投,地平線追投
- A股公司海外上市潮,瑞士成最大贏家?丨氪金 · 大事件
- 2022年上半年“一帶一路”貿易分析
- 迴歸線下、品牌價值、公益行動……海外消費者在關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