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帶有中心化服務的Web 3 應用依然屬於Web 3
區塊律動BlockBeats |2022-1-24 10:00
Web 3 中會有中心化服務,Web 3 提供了一種網路構建新方法,將 Web 1 的公有網路效應與 Web 2 的高階功能相結合。
相關討論文章: Signal 創始人:開發了兩個dApps後,我發現 Web3 可能是偽命題
原文作者: Chris Dixon
編譯標題: a16z合夥人:帶有中心化服務的Web 3應用還算是Web 3嗎?
1 月 24 日,a16z 合夥人 Chris Dixon 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市場上對 Web 3 存在不少批評是因為許多人認為 Web 3 其實並不是去中心化的,因為許多 Web 3 應用混合了中心化服務,比如 Opensea NFT 市場,以及 Alchemy 資料可用性服務。但是,這種批評其實基於了對「去中心化」的錯誤理解。
Web 3 中會有中心化服務,就像 Web 1 中一樣。Web 3 的關鍵問題是網路效應究竟是基於「私人物品」(Web 2 中所做的那樣)還是基於「公共物品」(Web 1 中所做的那樣)產生。網路效應是吸引使用者和開發者的源頭,如果大 V 們離開推特就會失去多年來累積的粉絲,因為在 Web 2 中,網路效應是推特這樣的私營企業推動的。
相比之下,我們可以離開網路託管服務提供商,通過切換 DNS 記錄來保留入站連結、搜尋排名等。這是因為在 web1 中,由於 HTTP 和 SMTP 等開放協議、以及 DNS 等社群擁有的服務,網路效應是作為公共資源累積起來的。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其實是「網路」——Web 和電子郵件是網路、Instagram 和推特等社交應用是網路、Uber 和 Airbnb 等市場也是網路。網路效應使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公司擁有的網路能夠獲得主導地位並獲得非常高的獲客率(Web 2 市場獲客率範圍在 30 %-100%)。
區塊鏈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新方法來構建網路,其中網路效應作為公共產品累積,就像在 Web 1 中所做的那樣,比如以太坊 NFT 可以被視為使用者和 NFT 互操作並形成連線的網路,該網路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使用者可以完全控制他們的資料。有許多中心化服務可以讓你訪問網路,包括 OpenSea、Zora、LooksRare 等,但它們不會產生網路效應。
Web 3 中會有中心化服務,事實上,正如我們在 Web 1 中看到的那樣,圍繞公共網路開啟了大量創新和創業浪潮。90 年代的企業家和投資者知道他們可以自由地建設和投資,而不必擔心網路會改變他們的經濟狀況或限制他們的訪問許可權。Web 2 被大型企業控制,導致網際網路存在嚴重風險,例如,社交廣播服務被一些佔市場主導地位的公司擁有,並且沒有為初創公司和新想法提供空間。Web 3 提供了一種網路構建新方法,將 Web 1 的公有網路效應與 Web 2 的高階功能相結合。
作者:區塊律動BlockBeats
本文為PANews入駐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PANews立場,不承擔法律責任。文章及觀點也不構成投資意見。
圖片來源:區塊律動BlockBeats 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 深入探究:Layer1 的估值, 經濟機制和MEV問題
- Hashkey Capital:再陰暗的夜也會迎來清晨,給加密勇敢者的實用建議
- 經濟學人:目前的市場波動不能阻止數字技術吞噬世界。
- 熊市該如何生存?這裡有份擼空投策略指南送給你
- Terra離職員工驚爆:Do Kwon是失敗穩定幣專案Basis Cash的幕後推手
- 三個熱門 Trustless 跨鏈橋實戰 PK,孰優孰劣?
- 低迷市場「避險」指南,如何通過流動性質押使被動收益最大化
- 如何"養號"拿空投?我們分析了幾個教科書級的空投
- Angry FalconsNFT發行在即,這張全球通用的會員PASS值不值得投?
- 一文了解 Binance Labs 第 4 季全球孵化計劃的 14個專案
- 萬字長文探討:ZK Rollup 價值如何捕獲,會產生什麼樣的創新應用?
- 元宇宙的創作者經濟:讓你最愛的社交媒體相形見絀
- 覆盤NEAR彩虹橋攻擊始末,黑客攻擊未成反遭損失
- OthersideNFT銷售創造多項歷史記錄,這些細節值得關注
- “無聊猿”元宇宙Otherside來了!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 深度分析 | ZK Rollup 能否在 Layer2 競賽中突出重圍?
- 從阿桑奇 DAO 聊起,萬字長文分析 DAO 賽道的進化
- 流動質押(Liquid Staking)賽道迎來新競爭對手:Stader
- CC0 NFT:一場關於共享智慧財產權和收益的大型實驗
- a16z領投的鏈遊資產“加速器”BreederDAO在Copper上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