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傳言,300億新能源巨頭突然漲停!小米造車,北汽突圍
繼華為之後,北汽藍谷或許又要和另一位網際網路巨頭開展合作了。
8月26日下午,澎湃新聞傳出訊息,稱小米正在與北汽集團商談製造電動汽車事宜。
對於這則傳聞,雖然盤中北汽藍谷便已經澄清“目前暫無可以對外透露內容”,而作為母公司的北京汽車也迴應稱“沒有聽說過此事”,但兩家公司的股價並未出現大幅回落;截至8月26日收盤,北汽藍谷股價依舊封死漲停,而在港股上市的北京汽車則大漲14.78%。
作為曾經的新能源巨頭,早在5年前,北汽藍谷就已經和華為開展了合作,推出了高階品牌極狐,不過在5年後的今天,極狐依舊不溫不火,今年上半年銷量才只有6000臺出頭,或許正是因為和華為的合作並不成功,才讓北汽藍谷和小米攜手造車的傳聞顯得格外真實。
從財報來看,目前北汽藍谷的境況並不樂觀,其已經連續兩年業績出現“鉅虧”,股價也已經大跌59.5%。從週五的股價異動來看,投資者顯然對其和小米的合作充滿了期待,那麼小米到底有多大的概率會選擇和北汽藍谷進行合作呢?小米又會是北汽藍谷的解藥嗎?
“過氣”的新能源巨頭
上半年銷量只有1.7萬輛,從慘淡的資料不難看出,如今的北汽藍谷已經“過氣”。
不過,雖然北汽藍穀風光不如當年,但作為國內首批新能源車企,北汽藍谷也有過輝煌的過去。
關於北汽藍谷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年前的2009年,背靠北汽集團這棵大樹的北汽藍谷,在創立沒多久便成功拿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成了國內首個獨立運營、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車企,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
在創立之後,北汽集團投入重金研發三電技術,一直到了2013年,北汽藍谷才開始批量生產新能源汽車,不過第一年的銷量也並不算高,只有1628輛。
但是,就是從那一年開始,北汽藍谷的銷量開始幾何倍增長,走出了“低開高走”的走勢。
到了2018年,北汽藍谷的銷量更是達到了15.8萬輛,連續7年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冠”,其中在2017年時,北汽藍谷的銷量甚至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那麼,為什麼北汽藍谷的銷量會增長得這麼快呢?這背後其實和其定位B端市場有關。
上面已經提到,北汽藍谷是北汽集團的子公司,而北汽集團又是北京計程車公司的主要供應商,此外北汽集團旗下還有自己的出行公司,正因為有了北汽集團這棵“大樹”,所以北汽藍谷的汽車根本沒有必要對個人銷售,把B端市場做好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在2013年推出首款純電汽車後,北汽藍谷便和北京多家計程車公司簽署供貨合同,憑藉著為多家計程車公司“供貨”,北汽藍谷迅速打開了市場。在2017年乘聯會發布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統計”資料中,北汽藍谷的電動車佔了全國純電動乘用車將近五分之一的銷量。
不過,隨著2019年之後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再加上B端市場接近飽和以及各大“造車新勢力”的崛起,此前聚焦B端市場的北汽藍谷,也迅速跌下神壇。
根據資料顯示,在2018年年銷量達到15.6萬輛的北汽藍谷,到2021年銷量只有2.6萬輛,而截至今年的上半年,北汽藍谷的銷量更是隻有1.7萬輛,只有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左右。
深陷虧損泥潭
除了銷量大幅下滑之外,連續兩年鉅額虧損,則是北汽藍谷面臨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根據財報顯示,2020、2021年,北汽藍谷分別實現營收52.72億和86.97億,實現淨利潤為虧損64.82億和虧損52.44億,兩年虧損合計117.26億;若從扣非淨利潤進行計算,截至2021年,北汽藍谷已經連續7年扣非淨利潤虧損,合計虧損高達138億。
而從最新的資料來看,北汽藍谷仍未走出虧損泥潭。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再度虧損21.81億,僅以上半年資料來計算,3年時間裡北汽藍谷就虧損接近140億。
面對銷量下滑、業績虧損的現狀,北汽藍谷曾將希望寄託在了華為的身上,希望通過和華為的合作,解決銷量下滑的難題。早在2016年,仍在巔峰期的北汽藍谷就成立了新品牌極狐;到了第二年,極狐就開始和華為簽訂合作協議,用上了華為提供的全套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不過,從目前來看,雖然抱上了華為的“大腿”,但北汽藍谷除了此前股價出現過一輪拉昇之後,現實的經營狀況卻並沒有得到改善。
從最新的資料來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今年上半年銷量約為1.7萬輛,其中極狐銷量6000輛,平均一個月銷量僅為1000輛左右,再看另外一家和華為深度合作的小康股份,其與華為合作的問界系列月銷量已經破萬,兩者顯然差距甚遠。
而受到銷量遲遲無法改善的影響,二級市場上,北汽藍谷的股價也持續走低。截至8月26日收盤,北汽藍谷股價報收8.04元/股,雖然已經較低點有所反彈,但和2021年5月的最高點19.87元/股相比,如今北汽藍谷的股價仍大跌接近6成,市值則蒸發超過了500億。
傳攜手小米造車,北汽藍谷勝算幾何?
由於和華為合作並沒有太多的收穫,最近幾年來,北汽藍谷一直在尋找新的機會。
去年的6月,北汽藍谷還和百度進行了合作,兩者聯合釋出新一代量產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不過由於技術的原因,北汽藍谷和百度的合作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
而到了最近,市場又傳出訊息稱,小米正在與北汽集團商談製造電動汽車事宜,北汽藍谷有望和小米合作造車。雖然北汽藍谷和北京汽車都做出了澄清,但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出現了大漲,其中北汽藍谷股價應聲漲停,而在港股上市的北京汽車股價則大漲14.96%。
很顯然,雖然北汽藍谷和小米的合作並未落地,但投資者對兩者的合作充滿了期待。
實際上,北汽藍谷和小米的合作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媒體報道,在8月17日的時候,小米汽車已經敲定了兩家主力電池供應商,分別為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這可以被視為小米汽車造車事業的一大步。
在敲定了電池供應商之後,小米的下一步自然就是開始生產汽車。根據媒體報道,由於小米取得獨立生產汽車的許可證有所延誤,小米有可直接購買擁有汽車生產許可的北京現代第二工廠來進行生產,這也和目前眾多造車新勢力採取的方法較為類似。
而對於北汽藍谷而言,由於連續三年出現鉅額虧損,面對巨大的經營壓力,為小米代工生產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從多家為造車新勢力代工的老牌車企來看,為新品牌代工可以帶來一筆不錯的收益,能夠極大地緩解經營上的壓力。
從種種角度來看,若最終真能跟小米合作,北汽藍谷的經營壓力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不過,目前兩者的合作並未敲定,在訊息落地之前,北汽藍谷或許還要為“減虧”而繼續煩惱了。
免責宣告: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 小米汽車新專利公佈,可預判車輛落水併發出訊號
- 深網|掉隊的小鵬,如何惹了眾怒?
- 無線充電有望解除電動汽車“里程焦慮”
- 小鵬汽車,揮刀自宮?
- 靴子落地!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徵購置稅,一輛車可省萬元
- “蔚小理”,離“BBA”有多遠?
- 中國人當然能造超跑,但是……
- 成立獨立電動車公司,福特重梳在華新能源業務
- 寶馬賣保險,到底為了啥?
- Mobileye與吉利控股集團進一步擴大在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合作
- 雷軍投的小跑車來了!零百加速3.9秒,售價30萬以內,明年就交付
- 比亞迪遭“假公章碰瓷”背後:頻頻佈局南寧 加碼電池產業鏈
- 百度、騰訊、阿里等競逐汽車雲賽道,資料安全成行業發展新挑戰
- 豐田加速在中國推進氫能應用,氫燃料電池車 MIRAI 應用場景擴大
- 創新雷達·汽車數智內參|拆解10家高潛供應商,國產車崛起更進一步?
- 從1.9萬條推文,看馬斯克與推特的愛恨糾葛
- 上海首批燃料電池網約車將於 9 月底前上路
- 地平線獲得奇瑞汽車戰略投資 首款車型E03將於2023年落地
- 訊息稱聯發科車用晶片量產出貨,已打入亞洲、歐洲汽車品牌供應鏈
- 上市在即,訊息稱零跑汽車計劃在香港 IPO 中籌資 8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