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這是真的機器人,不是合成動畫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西部世界》電視劇剛推出五年,就有科技公司把接待員造了出來?起碼錶情這塊是拿捏得死死的。
一段 41 秒的影片,讓我深刻理解了什麼叫「恐怖谷效應」。
影片的前幾秒沒有什麼特別,畫面裡的機器人活動了一下肩骨,看上去非常靈活:
然而,到了第七秒,畫風突變,它睜開了眼睛:
緊接著,它看向自己的手臂,就好像大夢初醒:
但這可不是 CGI 動畫,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機器人。它的每一個微表情,都過分逼真:
冷靜分析,稍加思索,決定露出一個職業假笑:
這款機器人的名字是「Ameca」,來自一家英國公司 Engineered Arts,它將出現在下個月開幕的 CES 2022 展會上。
Ameca 包含了一些可以被描述為「人工智慧」的軟體,但它暫時不會成為《銀翼殺手》、《2001:太空漫遊》等電影中描繪的那種「人工智慧」。
不過,Ameca 的每一個微笑都「意味深長」,讓你覺得接下來會有什麼重大劇情轉折:
Ameca 先是做到了栩栩如生,開發者的主要目標是讓它成為 AI 開發平臺:「機器人不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不僅與機器人有關。」
眼下,Ameca 還沒學會走路。作為一個模組化機器人,它的能力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升級,總有一天 Ameca 能學會步行。
Ameca 的製作公司 Engineered Arts,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康沃爾的一家機器人公司,旨在成為英國領先的類人娛樂機器人設計者和製造商。
除了 Ameca,該公司其他機器人也都主打模仿人類表情。這些機器人在眼神交流方面非常逼真,讓人不禁懷疑它們是「活的」。
不過,和 Ameca 一樣,這些機器人都長得不太好看......
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Engineered Arts 表示,一些形象誇張的機器人是為了貼近電影中角色形象製作的。比如上面這個「怪物」機器人名叫 Kong,只有一個巨大的頭部。
Kong 的眼睛會跟隨它面前人們的位置轉動,讓人覺得 Kong 在注視著自己。當條件合適時,Kong 的鼻孔還會將壓縮空氣噴射到其訪客的臉上。這大概就是怪物電影的沉浸式體驗了吧。
當然,Engineered Arts 也嘗試過製作具有非常逼真人臉的機器人,比如下面這位 Owen,它是以 Mesmer 為骨架定製的模擬機器人。
Mesmer 是一個用於建造模擬人形機器人的系統,它功能強大且節省成本,被用作機器人的內部骨架,其表現力無可替代,能夠「表達」出非常廣泛的人類情感。每一臺 Mesmer 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都以對真人的 3D 掃描為基礎,因此幾乎能夠「復刻」人類的骨骼結構、面板紋理和表情。
Mesmer 機器人原型。
還有,Owen 的「頭」是可以整體摘下的:
Engineered Arts 公司還曾與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合作,定製了栩栩如生的電影演員井柏然和「胡巴」在《捉妖記 2》中的形象。
和 Engineered Arts 一樣,還有很多公司在走這種逼真到極致的仿人機器人路線,而且更加劍走偏鋒。
前段時間,一家名為 Promobot 的俄羅斯機器人公司向全世界發出了一份特別的採購需求:用 20 萬美元購買一張「親切友好」的人臉的永久使用權,目的是為某匿名客戶創造一個超真實的機器人系列,服務於酒店、購物中心、零售店等公共場所。
除了人臉,他們還要求申請者錄製 100 小時的語音資料,然後拿著這些資訊去製作可以發聲的 3D 模型。
訊息發出後,Promobot 收到了 2 萬多份申請,而且申請人數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但 Promobot 的客戶卻決定暫停這一申請,相關文章也已經從 Promobot 官網移除。不過,Promobot 告訴大家,這次沒來得及申請也不用遺憾,之後還會有新的專案。
在生產仿人機器人方面,Promobot 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他們此前打造的「Robo-C」系列機器人就聲稱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外觀,售價約 2.5 萬美元。
這裡的「任何人」就包括好萊塢影星、《終結者》主演阿諾 · 施瓦辛格。在去年的 CES 展會上,這家公司展出了以施瓦辛格為原型的一款機器人,但表情似乎有點僵硬。
由於沒有事先向當事人徵求版權,Promobot 很快就被施瓦辛格告上了法庭並索賠 1000 萬美元。有了這次慘痛的教訓,Promobot 這次終於肯花錢買人臉版了。
但是,如果人臉真的仿得那麼逼真,刷臉支付還能用嗎?
參考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ukuYb9xWw
- “中國芯”,助力射頻中國芯
- 友達展示最新款480Hz顯示面板,將分別面向桌上型電腦和膝上型電腦
- 新型人工智慧交通訊號系統有望減少擁堵
- 特斯拉召回10.7萬輛國產電動汽車,以消除安全隱患
- 納微半導體:下半年營收、毛利率將逐季回升,全年營收或翻倍
- 我在產品上線前不小心刪除了7 TB的影片
- 谷歌公佈13GB 3D掃描資料集:17大類、1030個家用物品
- 搜狐2022年Q1營收1.93億美元 淨利900萬美元超預期
- 用毒雞湯貼訓練出的對話AI,弱智程度爆表
- 火星驚現“神祕入口”?好奇號發現的這道門,玉兔二號看著挺眼熟
- 你的AI模型可能有後門!圖靈獎得主發53頁長文:小心惡意預測
- 慧榮: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下半年反彈,力道將比想像中強勁
- 千萬人一起線上塗鴉,爭鬥還是協作?最終造出了啥?
- 三年虧損27.86億,沒想過掙錢的快狗,靠什麼上市?
- 中國人壽2022年客戶節5月16日正式啟動
- 配可拆卸氫氣罐 法拉利設計公司推氫燃料電池車:比加油還方便
- 億聯銀行五週年:錨定普惠金融,做強科技風控
- Quintar與AT&T合作 用AR為體育產業賦能
- realme Pad 預熱:真我第五塊智慧生態屏本月見
- 索尼 WH-1000XM5 耳機將於 5月19 日在國內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