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產作業系統產業的四大變化與兩大挑戰

語言: CN / TW / HK

國產作業系統自“八五”攻關計劃啟蒙以來,已經走過了三十餘個年頭。2022年,伴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援、科研人員的努力、市場機會的擴大,國產作業系統迎來四大變化與兩大挑戰。

變化一:CentOS停服造成市場缺口,國產作業系統廠商需承接CentOS生態延續與技術兜底需求

2020年12月,紅帽公司宣佈於2021年12月31日停止維護CentOS 8,2024年6月30日停止維護CentOS 7,這意味著使用廣泛的CentOS伺服器系統即將停服。對於使用者來講,CentOS停服後將無法得到官方的系統升級和補丁安裝支援,一旦出現新的安全漏洞並被黑客利用,將帶來宕機、服務中斷、資料洩露等風險,網路安全風險陡增。

2022年5月工信部啟動《CentOS停服應對實踐指南2.0》編寫。作業系統廠商(如麒麟軟體、統信軟體)及相關開源社群等產業力量推出CentOS停服應對專區及解決方案,並專題研究編制《CentOS伺服器作業系統停服應對實踐指南》,為使用者提供對CentOS更換或安全接管的解決方案。

變化二:地緣政治引發開源作業系統供應鏈安全擔憂,中國建立自主開源根社群

開源社群是開源作業系統的創新源泉和主要的開發場所,對於供應鏈安全極其重要。受俄烏衝突影響,俄羅斯作業系統受到影響。2022年3月,微軟宣佈退出俄羅斯市場,暫停相關商品銷售及服務;SUSE和RedHat宣佈不再為俄羅斯提供任何業務支援;4月,Ubuntu的開發方Canonical公開表示將終止為俄羅斯企業提供服務。易地處之,如果Ubuntu、RedHat等停止對中國的服務與支援,國產作業系統將面臨重大危機。

此外,2022年開年以來,開源軟體安全問題屢屢成為熱議話題。CentOS停服、Apache Log4j2安全漏洞事件等,均凸顯開源供應鏈安全和資訊保安的重要性。對此,構建中國主導的根社群成為我國網路空間安全發展的必然要求,以統信軟體、麒麟軟體為主的國產作業系統廠商和以華為雲、阿里雲、騰訊云為首的雲端計算廠商,率先在國內成立開源社群,努力掌握其在底層系統軟體的話語權。

變化三:國產作業系統商業模式逐步完善,銷售渠道多樣化發展趨勢顯露

一般而言,作業系統廠商主要有四種商業模式,分別是通過銷售許可證和開發工具產生的商業許可收入、雲服務收入和軟體商店收入。經過多年探索,紅帽公司已經率先開闢出成功的商業模式,即提供免費的軟體許可,通過按年的訂閱服務收費。2021年開始,國產作業系統廠商由定向模式向定向、產品、方案三種模式共同發展,銷售渠道由傳統的直銷模式向多元化銷售渠道擴充套件,市場推廣速度加快。

變化四:國產作業系統在重要行業中逐步應用,國產化採購比例逐年上升,經過業態收縮,兩強格局逐漸穩定

目前我國作業系統整體國產化率不足5%,從“2+8+N”的體系來看,黨政體系作業系統國產化率高於行業體系,在行業中金融行業和電信行業國產化率逐步提升。根據億歐智庫測算,國產作業系統通用市場增速將超過20%。

挑戰一:國產桌面作業系統軟硬體生態適配數量預計未來1-2年內面臨百萬臨界點

目前,國產作業系統採取了成熟的開源作業系統Linux的技術路線,同時也投入了大量研發,從效能上已經較好的實現了追趕,基本達到了好用階段。而導致國產作業系統受制於人的關鍵問題不在於技術能力,而在於生態建設。目前國產作業系統完成適配的應用數量與海外的MacOS和Windows作業系統相比,仍然存在數量級上的差距。

生態建設是作業系統產業的核心,而生態系統建設的核心在於儘快突破 “臨界規模”。一旦突破“臨界點”,使用者會因為應用軟體的豐富而加入 ,應用軟體開發商也因為使用者基礎而投入更多資源進行與作業系統的適配,從而形成良性迴圈。目前業內普遍將臨界點設定在百萬大關上,有專家表示未來1-2年可能會突破這個臨界點。

挑戰二:我國作業系統根社群建設還在初期階段,從社群運營到產品釋出有待完善

Debian於1993年由Ian Murdock首次釋出,有著將近30年的歷史沉澱。儘管我國正在逐步構建作業系統根社群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處在發展期與協作期過渡階段,僅部分社群開啟了商業化拓展,相較於Debian、Fedora等成熟的根社群成立時間較短,從社群運營到產品釋出都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未來,億歐智庫將持續密切關注國產作業系統未來發展,通過對行業的深度洞察,持續輸出更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歡迎讀者與我們交流聯絡,共同助力國產作業系統產業的持續創新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檢視 《2022年中國作業系統發展研究報告》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