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高手博納影業衝擊A股,苦等五年能否一朝揚眉吐氣?
苦等五年,博納影業終於要推開A股的“大門”。
2022年7月28日晚,證監會披露的資訊顯示,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博納影業”)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獲核准。
圖源:證監會
這並不是博納影業首次衝擊IPO。早在2010年,博納影業就帶著“中國內地影視第一股”的榮光登陸納斯達克,成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影視公司。
不過博納影業在美股卻沒能強有力地吸引投資者關注。2010年12月9日,博納影業以17美元/股的發行價登陸美股,當天即“破發”,股價一直處於地位,最高市值也不過60億元左右。
作為對比,2015年,選擇登陸A股的眾多頭部影視公司已風光無量。比如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市值分別為900億元左右以及和500億元左右。
對此,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曾表示,“在美國上市55個月裡,博納影業沒有一個季度是不盈利的,可以說我們被嚴重低估了。”也正因此,2016年後,博納影業相繼完成了私有化,提交A股IPO申請等舉措,試圖離開美股,迴歸A股懷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博納影業登陸A股之路可不是信手拈來。衝擊A股時,於冬曾預測,“最慢不會慢過3年”。但結果,博納影業苦苦等了五年左右。
博納影業苦熬五年才邁出衝擊A股的“臨門一腳”,固然與疫情、“陰陽合同”、會計師事務所“爆雷”等因素有關,但結合招股書來看,業績飄忽不定,或許也是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主因。
博納影業推開A股大門的“關鍵先生”,或許是《長津湖》系列。
2022年上半年,博納影業總營收為14.73億元,同比增長81.89%;淨利潤為2.36億元,同比增長783.15%。 2022年春節檔,博納影業主投的《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奪得了40.6億元票房。
事實上,博納影業2021年的業績也基本是靠《長津湖》系列支撐的。首部《長津湖》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最終取得57.75億元的票房,位列中國影史票房冠軍以及2021年全球票房亞軍。
圖源:招股書
得益於此,2021年,博納影業的總營收為31.24億元,同比增長94%;淨利潤為3.56億元,同比增長89%。“招股書”顯示,2021年,首部《長津湖》的營收分別佔公司投資業務營收以及發行業務營收的69.77%以及62.34%。
其實《長津湖》系列成為博納影業的營收支柱並不是偶然,自2014年壓準《智取威虎山》後, 博納影業就摸索出了“主旋律”電影的發展路徑。
透過“招股書”來看,2017年以來,博納影業幾乎每年都會產出幾部“主旋律”電影。比如2017年有《明月幾時有》,2018年有《紅海行動》,2019年有《中國機長》。
財報顯示,“山河海三部曲”(具體影片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及《紅海行動》)、“中國驕傲三部曲”(具體影片為《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及《決勝時刻》)系列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成為中國主旋律電影商業化運作的成功典範”,合計票房收入達47.43億元。
如果再加上近兩年的《中國醫生》和《長津湖》等片,近兩年博納影業的“主旋律”電影票房甚至已突破100億元。
結合募資資訊來看,博納影業還希望進一步深耕“主旋律”市場。
圖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擬募資12.43億元,其中10.3億元,將用於博納電影專案,佔總募資額的82.86%。據瞭解, 博納影業的“電影專案”將投資10部影片,名字分別為《智取威虎山前傳》、《紅海行動2》、《虎鯨行動》等,幾乎全部都是“主旋律”電影。
值得注意的是,十億級別的募資並不能滿足這些影片的“胃口”。“招股書”顯示,上述10部影片預計總資金需求為48億元,除10.3億元的募集資金外,“其餘使用自籌資金”。
這其實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博納影業運營壓力與風險。
誠然,近兩年博納影業憑藉“主旋律”戰略,成為影視行業少有的可以持續性盈利的企業。但是將視線放大來看,博納影業也沒能擺脫影視公司業績忽高忽低的“頑疾”。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博納影業的總營收分別為31.16億元、16.10億元、31.2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5億元、1.91億元、3.63億元。
誠然,2020年,博納影業的營收下跌與突如其來的疫情有一定聯絡。但回溯歷史,博納影業的關鍵財務資料也沒有明顯的增長趨勢。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博納影業營收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以及31.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和3.15億元。
更重要的是,博納影業精心籌備的《緊急救援》等電影票房撲街,也從側面說明,2020年即使沒有疫情,前者的業績也不會有亮眼表現。
《緊急救援》最初定檔2020年春節檔,但因疫情持續蔓延,該片被迫撤檔,調整至2020年賀歲檔上映。官方資訊顯示,《緊急救援》總投資7億元左右,但最終票房僅為4.85億。
事實上,博納影業2020年陷入低谷,恰恰揭示了影視股“豪賭”的特性。 與傳統制造業或科技公司可以憑藉持續性的研發構建核心競爭力不同,由於文化具有一定的風向,觀眾的審美取向也在不斷變化,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往往只會階段性關注影視股。
以最近的熱門電影《獨行月球》為例,其由中國電影出品。2022年7月19日,《獨行月球》官宣定檔29日上映,當日,中國電影的股價上漲了2.57%。7月19日-7月29日,中國電影的股價從11元/股上漲至最高的12.09元/股,上漲9.9%。
不過隨著《獨行月球》開畫,屢屢衝擊票房高點(截止2022年8月4日,其票房已破15億元),中國電影的股價卻開始斷崖式下跌。截止2022年8月4日,中國電影的股價僅為10.72元/股,較12.09元/股的高點下跌了11.33%。
圖源:百度
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中國電影短期的業績惡化所致。2022年7月13日,中國電影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公告顯示,扣非後,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800萬元到-5500萬元,同比下跌115%到121%。
說回博納影業,其正向的淨利潤其實也不完全得益於“主旋律”電影的偶發性賣座。“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博納影業計入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56億元、6646.79萬元以及1.36億元,分別佔各期歸母淨利潤的49.5%、34.9%以及37.5%。
在“招股書”中,博納影業也表示: “如果未來國家產業政策和補助政策出現不可預測的不利變化,將對發行人的利潤規模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與汽車、智慧手機等大眾消費品可以靠品牌沉澱積累消費者不同,正如《戰狼》、《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沒有投資者關注的影片會異軍突起,電影行業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夯實資源的基礎上“拼運氣”。
透過“招股書”來看,博納影業的各方資源在中國影視行業中無疑處於拔尖水平。比如,博納影業的前十大股東除了於東之外,更多的是張涵予、章子怡、黃曉明等知名電影人。
圖源:招股書
此外,博納影業還通過合約的方式,與黃建新、徐克、林超賢、陳凱歌等知名導演建立了緊密的聯絡。前文提到的爆款電影《長津湖》系列正是由徐克、林超賢、陳凱歌聯合指導的。
不過,電影終究是要觸及觀眾的,在演員、導演、資金等資源之外, 博納影業最緊迫的任務想必還是加碼院線業務。
“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募資的另一大目的是推動電影院專案落地。據瞭解,博納電影院專案總投資約2.10億元,主要用於電影院的裝修、銀幕、座椅等。在“招股書”中,博納影業直言,“影院建設成為公司未來重點發展的核心之一。”
其實博納影業的影院業務並不能帶來豐厚的利潤。“招股書”顯示,2021年,博納影業的影院業務營收為8.5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27.49%,但毛利僅為1472.17萬元,佔比僅為1.18%。
圖源: 招股書
從行業維度來看,因疫情反覆波動、短視訊等內容吸引觀眾注意力,影院行業一直萎靡不振。
調研資料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約172億元,同比下跌38%,創八年來最低記錄。與此同時,中國電影市場總觀影人次約3.97億,同比下跌42%。
在行業不景氣,並且毛利率不佳的基礎上,博納影業依然押注影院業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電影院的“戰略意義”。在“招股書”中,博納影業表示, “影院行業處於電影票房收入分賬的首個環節,是公司取得穩定現金流和經營收益的重要保證。”
拓普電影資料顯示,2021年,票房收入前500名的影院中,博納旗下加盟影院佔比為3.2%。這些優質的影院資源一方面可以幫助博納影業快速回血,另一方面也能成為博納電影更大程度接觸市場的推手。
但值得注意的是,拋開電影的電影院只是“空中樓閣”。再多的電影院,也需要優質的電影內容才能助力公司業績勇攀高峰。
因此,現在擺在博納影業面前的挑戰是,如何穩定地輸出市場接受度高的電影。
如果只靠“運氣”,亦或者是觀眾口味不再喜好“主旋律”,乃至政府不再補助,那麼即使登陸A股,博納影業的股價或許也難逃週期性波動的命運。
- 看不見的益生菌,今年賣過千億元 | 那些年,我們一起交過的智商稅
- 再發30億債券,東方盛虹破釜沉舟推進新“故事”
- 創新火鍋正規化,慫火鍋如何在紅海中脫穎而出?
- 火鍋巨頭身陷冰封,巴奴憑什麼逆勢崛起?
- 注入價值型企業基因, 孩子王為何是母嬰行業破圈關鍵?
- 二次創業迎來階段性勝利,解密中報背後的“洋河公式”
- 快遞行業擺脫低端競爭,“瘋狂兔子”愣在原地
- “主旋律”高手博納影業衝擊A股,苦等五年能否一朝揚眉吐氣?
- “夫妻店”我樂家居踩雷地產,借錢擴張能否逆天改命?
- 你的遛狗自由,養活了這家賣狗繩的企業
- 中國人吃喝升級的幕後推手,距離IPO還差一口氣
- 預製菜的“囚徒困境”|新消費的冰櫃戰爭
- 德州扒雞趕考IPO:一場“雞你不美”的故事
- 百億加密貨幣迎來“做空阻擊戰”,嗜血鯊群難逃“鐵壁銅牆”
- 塗鴉智慧“赴港求生”,上市難救萎靡業績
- 雪糕還是雪“高”?
- 電商之都迎來關鍵時刻|618觀察
- 董老師火了,但這並不是直播電商的全部
- 沒有Carplay你會和4S店吵一架嗎?
- 解碼乳業ESG樣本,看中國飛鶴如何將可持續發展寫入成長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