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格力逆境求生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今年五月份,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曾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提到,未來三年家電行業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寒冬。從目前的大環境來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形勢的確不容樂觀,方洪波的推斷似乎正在得到驗證。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相關報告稱,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利潤為1218億元,同比增長4.5%,利潤增速遠不及收入增速。其中,製冷行業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衝擊最大,行業平均利潤率跌至4%。可以說,增收不增利已經成為目前家電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家電業進入階段性瓶頸期
在行業整體下行之下,美的、格力這樣的家電巨頭也難逃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據美的財報顯示,美的2021年全年實現營收3434億元,同比增長20.2%;實現淨利潤290億元,同比增長5.5%。另據格力財報顯示,格力2021年全年實現營收1878.69億元,同比增長11.69%;實現淨利潤230.64億元,同比增長4.01%,二者的淨利潤增速均大幅落後於營收增速。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家電行業增收不增利?
一方面,由於家電產品的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直接導致了企業毛利率的下降。以家電產品常用的鋁材料為例,2021年LME(倫敦金屬交易所)現貨鋁平均價格約為2480美元/噸,較2020年上漲45.5%,而同樣出現價格大幅上漲的還有銅材料。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勢必會導致生產成本上漲,導致企業營業成本增加。
據美的財報披露,在美的集團的營業成本中,原材料成本佔比為84.47%,總額高達1751億元,同比增長21.20%。格力的原材料成本佔比也比較高,超過88%,行業巨頭尚且如此,那麼整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成本問題可見一斑。為了緩解成本問題,今年以來多家家電企業紛紛開始漲價,格力4月1日上調格力家用零售機型、工程機型產品的價格,美的也於同日上調了樓宇科技全系列產品的價格。
另一方面,當下國內家電市場消費疲軟,家電規模體量難以實現進一步的增長。家電市場與房地產市場高度相關,由於房地產調控不會大幅放鬆,且國內樓市進入下行階段,直接導致了國內消費者的電器更新需求降低。可以說,現在國內的家電市場已經從增量時代進入了存量時代,C端市場趨於飽和,利潤難以進一步增長。
總之,原材料價格上漲、房地產行業管控趨嚴、疫情反覆、製造業缺芯等多重因素,都直接導致了家電企業的營業成本上漲、毛利率下滑,從而使得整個家電行業進入了階段性瓶頸期。在C端市場規模難以繼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家電企業勢必要做出戰略調整,尋找新的增長點。
多措並舉鞏固C端基本盤
在企業盈利能力承壓的情況下,家電企業紛紛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對於家電企業來說,C端市場始終是它們的主戰場,所以以美的、格力為代表的行業巨頭一直在不斷採取措施鞏固其C端消費市場。
其一,家電企業穩步推進C端智慧家電家居業務以開拓高階市場,以此來開拓新的消費市場。以美的為例,自2013年家電下鄉政策結束以後,伴隨著行業進入調整期,美的將目標瞄準了高階消費群體,以“硬體+軟體+內容+服務”為發展思路,為使用者提供全屋智慧解決方案。據美的2021年財報顯示,C端智慧家電家居業務佔總收入的76%,總額高達2349億元,這意味著智慧家電家居業務,已經成為美的的主要營收來源。
同時,為了打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美的在智慧家居領域加大了研發力度,研發範圍包括提升智慧家居配網速度和便捷度、智慧場景需求落地、智慧家居安全、不同品牌相容等消費者關切的問題。美的希望在未來的三年內,可以實現1億件裝置連線、1億~2億使用者使用美的美居智慧產品。另外,董明珠也表示,格力正在謀求高階領域的突破。
其二,家電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尋求C端市場的增值空間。以格力為例,空調業務作為格力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一直都是處於行業領先的地位,這主要得益於格力在空調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研發優勢。據悉,格力在空調壓縮機、晶片、智慧化霜技術方面,均有著全球領先的解決方案。其中,格力完全自主掌握了空調系統最為核心的壓縮機生產技術,並且其所掌握的智慧化霜技術,已經具備全球領先的製冷效率和節電率。
目前市面上的格力空調,幾乎都加入了格力研發的獨有技術。而且最新的一則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6月,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國內專利100030件,專利授權量57683件。正是因為格力堅持自主研發,才為其空調產品帶來了更高的附加值。據財報顯示,2021年格力空調的毛利率為31.23%,高於美的暖通空調僅21.05%的毛利率。
總之,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等諸多舉措,格力、美的等家電企業正在打響鞏固C端基本盤的新戰鬥。
開拓B端第二增長曲線
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美的、格力等家電企業除了穩步推進C端業務之外,還在積極向B端轉型,打造第二條增長曲線。
一方面,美的、格力爭相進入新能源賽道,整合渠道、服務、技術、資金等多方面的資源,佈局光伏、儲能等新能源專案。其中,美的除了涉足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之外,還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包括風儲、光儲、風光儲、光儲充等多場景使用者及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而格力也正在研發“光伏+儲能+空調”的新技術,解決缺電問題。
另外,格力鈦研發的鈦酸鋰電池具有明顯的儲能優勢,已經廣泛應用於我國最大的風光儲輸示範工程、中科院智慧儲能系統平臺、粵港澳大灣區熱電廠能源專案等,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應用價值。而且格力鈦的電池儲能產品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投入運營,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投入運營。
另一方面,美的、格力的B端業務也涉及其他領域。以美的為例,美的在樓宇科技板塊也勢頭正勁,其產品覆蓋多聯機組、大型冷水機組、單元機、機房空調、扶梯、直梯、貨梯等,並且提供樓宇自控軟體和建築弱電整合解決方案等;至於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則主要圍繞未來工廠相關領域,隨著美的全面收購庫卡(世界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並私有化,此板塊的業務有望持續復甦。除此之外,美的在商業模式的變革中還孵化出了新型的數字化創新業務,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軟體服務、無人零售解決方案等。
而格力則將目光投向工業製品、智慧裝備領域。其中,格力的工業製品業務正在穩健增長,包括凌達壓縮機、凱邦電機、新元電子(電容)、格力電工漆包線等在內的一系列高階工業零部件,為格力電器的供應鏈自主可控提供了堅定地支援力量。而格力的智慧裝備業務,不僅服務內部,還服務於汽車、新能源、機械加工等行業,未來也是增長亮點。
艱難的B端轉型之路
看得出來,美的、格力都在積極主動地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不僅對C端業務進行了轉型和升級,還積極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轉型B端。不過,相比C端而言,B端的轉型之路並不好走。
一來,B端業務的營收體量小,短期內難以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以美的為例,據美的集團釋出的2021年財報顯示,新興 B 端業務收入734億元,佔比24%,同比增長45.06%,貢獻了新的增長曲線。具體來看,其工業技術事業群、樓宇科技事業部、數字化創新業務、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營收分別為201億元、197億元、83億元、253億元,同比增長43.5%、54.8%、51.4%、22.8%。雖然營收增速迅猛,但與美的2021年的營業總收入3434億元相比,體量還是很小,短期內難以成為集團的利潤增長點。
這種情況也存在於格力電器。據格力2021年財報顯示,格力電器工業製品、智慧裝備、綠色能源業務營收分別為31.95億元、8.58億元、29.07億元,同比增長38.6%、42.77%、63.13%,佔營收比例為1.7%、0.64%、1.55%,B端業務對格力的營收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二來,家電企業在C端市場所積累的經驗與資源,無法直接複製和應用於B端市場。美的、格力過去主要面向C端市場銷售家電,但轉型B端不僅僅是所售產品(主要是智慧化解決方案和裝置)不同,更大的挑戰在於產品設計理念和生產流程的轉變,以及競爭壁壘的建立等,這些都是家電企業需要直面的問題。
總體來說,雖然美的、格力向B端轉型可以加快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程序,但目前B端業務仍處於打基礎的階段,其核心基本盤還是C端業務。在此背景下,美的、格力如何搞好C端業務的同時平衡好B端業務,就很考驗其後續的經營管理能力了。
- 2022企業漏洞管理狀況調查:7成企業缺乏有效的漏洞管理計劃
- 依舊高虧損背後,B站需要一個價值契機
- 逆境之下,企業培養數字化人才:要“內外”兩手抓、慢計劃快行動
- 首家網路與安全廠商!Fortinet在亞馬遜雲科技Marketplace(中國區)上線按需付費模式(PAYG)
- 騰訊淨利潤持續下滑,遊戲業務印鈔機為何失靈?
- 快手新財報:向盈利邁進一小步
- 權威認證|極盾科技獲中國信通院首批“可信數安”評估評測
- 重新整理電競顯示新高度,京東方構建“電競生態”對話5億玩家
- 對話極盾科技CEO丁楊:初創企業,所有客戶都是創始人
- 慢性子的網易,走不快的B端?
- IT運維服務融合保險,賢牛科技的新賽道|科技前線
- 從高階到接地氣,虛擬人進入營銷戰場需警惕“恐怖谷”
- 企業直播:會暢通訊、好視通、飛書見仁見智
- 美的、格力逆境求生
- 每日優鮮“畢業”,生鮮電商如何價值迴歸?
- 阿里雲慢下來了?
- 派學車融資、YY學車倒閉,網際網路駕培旱澇兩重天
- 鐳射雷達戰場越來越激烈了
- 戶外移動電源:華寶新能、EcoFlow上演“龍虎鬥”
- 北信源安全專家:信源密信的信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