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署行政令:限制對美國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相關企業的投資
摘要:9月16日訊息,據外媒報道,美國拜登總統簽發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審查外國投資者對於美國的投資事項,以確定每項交易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其中,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領域成為了重點審查的領域。
9月16日訊息,據外媒報道,美國拜登總統簽發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審查外國投資者對於美國的投資事項,以確定每項交易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其中,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領域成為了重點審查的領域。
CFIUS被要求審查對美國的投資是否來自一個“具有已明確或宣佈的戰略目標,即獲得一種將影響美國在與國家安全相關領域的領導地位的關鍵技術或關鍵基礎設施的戰略目標”的國家。
CFIUS審查的具體方向包括:與供應鏈安全相關的關鍵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及相關網路安全、與敏感資料相關的國家安全問題。
供應鏈安全相關的及關鍵技術
在供應鏈和關鍵技術方面,該行政令稱,某些外國投資可能會破壞美國的供應鏈彈性,從而使美國容易受到未來供應中斷的影響,從而破壞美國國家安全。比如,如果一項投資轉移了與某些製造能力、服務、關鍵礦產資源。因此,CFIUS需要考慮相關投資對於美國國防工業基礎內外的製造能力服務、關鍵礦產資源或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的供應鏈彈性和安全的影響,重點包括:微電子、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量子計算、先進清潔能源(如電池儲能和氫氣)、氣候適應技術、關鍵材料(如鋰和稀土元素)、農業產業基礎元素對糧食安全等方面。
即便國外投資在許多情況下有助於促進國內創新,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護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具體方法是,解決可能採取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行動的外國人的投資所帶來的風險作為交易的結果,並通過解決這些人是否具有可能導致交易構成此類威脅的相關第三方關係。
關鍵基礎設施及相關網路安全
CFIUS在審查受管轄交易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時,還應考慮關鍵基礎設施相關交易導致的網路安全風險,必須確保對美國企業的外國投資不會侵蝕美國的網路安全。
對於具有進行網路入侵或其他惡意網路活動的能力和意圖的外國人的投資,例如旨在影響聯邦、州、部落、地方或地區辦事處任何選舉結果的活動;投資或涉及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運營,或美國通訊的機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將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受管轄的交易是否可能使外國人因交易而採取可能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行動,或其相關第三方關係,可能導致交易構成此類威脅,直接或間接訪問能力或資訊資料庫和系統,威脅行為者可能在這些資料庫和系統上從事影響美國或美國人利益的惡意網路活動,包括:
(A) 旨在破壞儲存或資料庫或包含敏感資料的系統中資料的保護或完整性的活動;
(B) 旨在干擾美國選舉、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國防工業基礎或 2021 年 5 月 12 日第 14028 號行政命令(改善國家網路安全)中規定的其他網路安全國家安全優先事項的活動;
(C) 破壞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包括智慧電網。
對於以上相關,CFIUS都需要酌情考慮。
此外,CFIUS還應酌情考慮該外國人和美國企業的網路安全態勢、做法、能力和訪問許可權,這些情況可能允許外國人採取可能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行動由於交易或可能導致交易構成此類威脅的相關第三方關係,美國在美國境內表現出網路入侵和其他惡意網路活動。
與敏感資料相關的國家安全問題
該行政令指出,資料是對個人或個人群體進行監視、追蹤、跟蹤和瞄準的日益強大的工具,對國家安全具有潛在的不利影響。因此,CFIUS需要考慮受管轄的交易是否可能“直接或間接地暴露美國公民的個人身份資訊、遺傳資訊或其他敏感資料,以訪問可能以威脅國家安全的方式利用該資訊的外國政府或外國人。”
此外,技術的進步,加上對大型資料集的訪問,越來越多地使曾經無法識別的資料重新識別或去匿名化成為可能。所以,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及時瞭解此類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威脅非常重要,包括考慮外國人可能會利用對美國人的某些資料的訪問許可權來針對美國境內的個人或團體危害國家安全。
CFIUS還應考慮對美國企業的外國投資是否可以訪問或儲存美國人的敏感資料,包括健康和生物資料,是否涉及可能採取威脅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行動的外國人。美國作為交易的結果,包括該外國人是否可能與可能導致交易構成此類威脅的相關第三方關係。
因此,CFIUS需要考慮受管轄的交易所涉及的美國企業,是否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A) 可以訪問美國人的敏感資料,包括美國人的健康、數字身份或其他生物資料,以及任何可識別或去匿名化的資料,可被利用以威脅國家安全的方式區分或追蹤個人身份;
(B) 可以訪問美國亞人群的資料,這些資料可能被外國人用來以威脅國家安全的方式針對美國的個人或個人群體。
CFIUS還應酌情考慮受管轄的交易是否涉及將美國人的敏感資料轉移給可能採取行動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國人士,以及外國人是否有相關第三方關係試圖利用此類資訊或有能力利用此類資訊損害國家安全,包括通過使用商業或其他方式。
小結:
雖然美國的這份行政令並沒有明確提及任何特定國家。但是從相關的細節來看,該行政令更多的指向中國大陸。比如,目前中國大陸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領域已經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同時中國大陸也在持續努力提高國內的半導體制造能力。而近年來,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打壓中國的科技產業,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各種禁令持續加碼。近期,美國還通過限制NVIDIA、AMD應用於資料中心的高階GPU對中國大陸的出口,來打壓中國大陸的人工智慧產業。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 三未信安闖關科創板:主營產品市佔率僅0.41%,國產化步伐待加速
- T3出行入駐微信,網約車行業運力爭奪戰升溫
- 社交泛娛樂出海有三難,開發者如何闖關?
- TopHolderX微博數字藏品頭像全面開放!國內社交化數字
- 網約車市場再起波瀾:騰訊、華為相繼入局 聚合模式加速攻城略地
- 首發三週後,蘋果就在印度啟動生產iPhone 14
- 柔宇科技及其法定代表人劉自鴻被限制消費
- T3出行進駐微信交通出行板塊,在南京、成都等全國96城上線
- Meta 展示新研究,僅使用 Quest 頭顯就能實現全身跟
- 健世科技-B(9877.HK)正在招股,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的新星
- 核電,大時代的藏寶圖
- 信通院報告披露5G訊息發展的四大硬傷
- 有線電視會像恐龍一樣滅亡嗎?觀點:不會很快消失
- 美團外賣“保衛戰”,張一鳴深入王興腹地
- 中國電氣裝備:以“力”破局,邁出堅實第一步
- 呷哺佈局燒烤賽道 創始人賀光啟詳解跨界戰略
- 那一夜,周鴻禕夢見百萬雄兵
- SEMI:2023年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將破700億美元
- 中國移動政企科創專題:OneOS帶來工業網際網路“鯰魚效應”
- ICT行業首家“零碳工廠”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