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化大屏業務之「需求理解」(上)

語言: CN / TW / HK

在視覺化大屏業務中, 設計師 如何 快速 解業 務併產出合理的 方案 呢?我們把日常工作做了梳理,為了大家更好的閱讀體驗,文章將拆分為需求理解與設計方案制定兩部分,本篇介紹視覺化大屏業務之——需求理解。

 一   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基礎 

(1) 概念以及特點

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是以大屏為顯示載體,用直觀形象的圖形語言表達抽象複雜的資料;讓使用者易看易懂,幫助他們輔助決策等等。

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具有以下特點:硬體種類多且各家尺寸和比例不一,具有獨特性;業務涉及行業廣、場景多且空間有限、具有專業性;設計視覺要求炫酷,需掌握多種技能,並且運用設計語言準確的表達出來,具有綜合性。

(2) 需要具備的知識體系

在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本文將從大屏硬體環境、業務理解力、視覺表現力三個方面做陳述與說明。

大屏硬體環境,需要了解大屏顯示終端的硬體各種型別: DLP、LCD、LED以及特性。 針對不同物理硬體的特點,我們採取不同的設計方法; 設計前必須瞭解大屏比例尺寸。 例如: 拼接屏單屏解析度是1920*1080 。 那麼,大屏總解析度寬是1920*N,高是1080*N(其中N代表橫向和豎向拼接屏個數 );

除此之外,大屏的物理環境還受終端硬體特性、坐席最佳視距,室內採光等因素的影響。 因此,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會根據這些因素考慮字號的大小和整體螢幕的色彩明度。

業務理解: 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因為涉及的業務領域較為廣泛,所以需要設計師具備一定行業基礎知識和業務積累,再把這些業務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大屏場景的設計中去,學會用合理的設計表達來講故事。

講好故事前提是需要對業務有深刻的理解,我們可以通過拆解業務目標、分析並重組業務模組進行設計。正確的選擇合理的指標,準確的採用形象的圖表,用大資料之美來幫助使用者快速理解業務的核心內容。

以筆者多年的設計經驗,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多應用在:企業展示、實時監控、輔助決策、戰略指揮、城市執行、領導駕駛艙、運營彙報、 展會中心 等場景。所以,針對以上場景的應用,我們平時應該多多關注這些方面的資訊,做好必要的知識沉澱。

除此,設計師還需要具備綜合的設計能力。不僅僅只是具備基本的介面設計能力,還需要具備三維建模、渲染動畫、動效設計等,數字孿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就要求設計師必須熟悉地理資訊和三維引擎等技術。

 二   大屏資料視覺化設計需求拆解 

(1) 初步溝通後,如何拆解需求

以下,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需求事例來具體說明

我們先看一段產品經理和設計師之間的對話:

通過以上對話,我們可以針對需求中的關鍵字進行挖掘,獲取有用資訊(隱藏需求)。

例如:

- “某地”就可以考慮採用代表該地域特徵物產或地標建築,可準備相關地域問文化素材或向量地圖;

- “產業大腦”自帶行業屬性。設計師可以提前準備下與此相關的行業知識。

- “大屏電腦都用”說明需要適配大屏端和PC端。所以,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大屏尺寸比例與電腦尺寸比例是否一致;

“ LED ” 表明硬體終端型別,需要了解LED螢幕畫素間距大小,設計時可考慮字型規範;

“ 5.8m*3.2m ” 有了物理尺寸可以換算畫素以及比例,方便設計師確定介面尺寸大小;

“ 緊急! 明天要 ” 說明任務緊急,設計需要快速,可考慮採用已有元件快速搭建;

通常我們拿到產品經理的需求原型,先熟悉整體的業務由那些各個模組構成、各個模組之間的主次關係以及互動行為等。

以上原型主要模組有:

頂部: 主標題

中間: 地圖展示企業分佈區域、預警企業以及預警詳情 (主場景)

左右兩側和底部: 圖表展示產業相關資料報表 (次要)

模組佈局: “回”字型佈局

層級方式: 底圖為地圖,上層浮層為圖表

以上初步瞭解原型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參加產品原型評審會議進一步詳細瞭解需求,有問題可以再評審會上提問交流解惑。

我們對需求瞭解清楚了,需要進一步對各個模組需求分析理解:

標題: 要言簡意賅,如冗餘可進行優化;

指標: 指標應考慮名稱、指標資料展示多情況下保障足夠的擴充套件空間;

圖表: 準確選用合理表達業務內容的圖表;

例如:全鏈營銷模組

標題: 全鏈營銷

指標: 指標名稱,2~6個字元,指標數值,1~6位數;

圖表: 業務表達,近一年銷售量和訂單量的趨勢變化,選用兩條折線圖表達;維度:月份1~12月;度量:銷售額1~4位數,單位萬元;訂單量:1~4位數,單位:件

通過分析理解,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業務模組的內容,以便於我們著手開始設計:

在對業務理解中,我們先以講故事的方式,幫助使用者理解業務場景。比如:某市的領導駕駛艙大屏設計,哪部分資料是最重要的,使用者最關心的內容是什麼?在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會著重刻畫這部分資料內容的展示。

我們可以通過行政區域的下鑽或者介面資料的聯動等互動分主次,分層級的讓使用者知曉業務重要資料指標和內容;

在設計中我們運用對比等形式,圖表準確的表達,能夠讓使用者一目瞭然,易看易懂,從而提升使用者體驗。

在對需求理解的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的分析、拆分、重組各個業務的模組,以便於我們更好的吃透整個大屏資料模組,整理出對設計更有價值的資訊來設計介面,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另外也會有一些硬性需求植入。所以需要設計師整體整理大屏思路。例如,某屏需求最後分析輸出如下:

A. 需求側(客戶方&產品經理): 大屏介面資訊展示要有層次、突出核心指標、便於領導觀摩,並且要適配PC端;

B. 設計側: 大屏硬體特點、尺寸比例、坐席環境以及設計目標

  • 指標卡清晰

  • 圖表表達準確、層次分明

  • 業務邏輯清晰

  • 設計元件快速搭建介面

C. 研發側: 使用莫奈配置大屏,後臺接入指標系統;

關於視覺化大屏之「需求理解」的分享就到這裡, 下一篇我們講講《視覺化大屏業務之設計方案制定》。

下期見!

伸出你可愛的手指給我們 點個贊 在看

如果能 分享 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