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信王耀華:把握開源操作系統供應鏈安全

語言: CN / TW / HK

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聯合發佈了《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統信軟件桌面操作系統產線總經理王耀華在報告中對開源操作系統領域進行了解讀,以下為原文。

 


把握開源操作系統供應鏈安全

操作系統作為信息產業之魂,不論從信息安全角度還是從產業發展權的角度,都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雖然開源操作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操作系統發展的問題,但並不意味着開源就無國界、絕對安全,要想避免受制於人,還需要掌握開源操作系統的發展權、社區主導權。

2022 年 4 月,Ubuntu 開發商 Canonical 發佈公告稱,他們已終止為俄羅斯企業提供支持和專業服務,並終止與俄羅斯企業進行渠道合作的夥伴關係。Ubuntu 停服事件再次證明,中國的操作系統不能依託 Ubuntu 等商業廠商控制的發行版,而應該從 Linux 內核、其他開源項目、自研項目組件開始,面向桌面應用場景,構建一個全新操作系統架構和開源社區。

從技術能力和規模上看,中國主要 Linux 操作系統公司的研發人員規模已經超過 Ubuntu、SUSE,位居全球前三。因此,中國已經具備建設桌面操作系統根社區的天時、地利、人和。根社區是指從 Linux kernel 和其他開源組件來構建產品,不依賴上游發行版,採用開源社區運行模式,有大量的外部個人貢獻者與企業參與貢獻,可衍生出不同分支或下游社區,並且與各開源組件社區溝通暢通的操作系統社區。

建立根社區不僅可以解決我國操作系統產業的發展不可控、無法建立社區主導權的問題,又可以培養產業人才,為國內的開發者提供平台,集中我國廣大開發者的力量,藉此走出國門,在國際上形成影響力。深度操作系統(deepin)自 2015 年開始,就放棄基於 Ubuntu 作為上游,而選擇了 Ubuntu 的非商業上游社區 Debian 作為研發的基礎,提前做了未雨綢繆的考慮和準備。

如果説操作系統是一顆大樹,那麼生態就是操作系統的枝葉,枝繁葉茂才是大樹生長好的證明。國產操作系統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平台由國人設計和開發,並且能發展出強大的自有生態,最終實現技術體系自主創新。而當前國產操作系統的軟件生態主要來源於開源軟件、兼容支持軟件、跨平台軟件等,基於國產操作系統新開發的比例微乎其微,發展國產操作系統開發平台和自有生態勢在必行。

王耀華

現任統信軟件桌面操作系統產線總經理、開源社區中心負責人。2013 年加入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任職研發主管至今,一直專注於國產操作系統研發工作,擅長終端操作系統桌面環境研發、系統架構、內核特性應用和開源社區治理等。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報告由”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 ” 中國開源創業觀察 2022“,以及” 開發者畫像分析 “ 三個章節組成。

在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部分,多位在其領域有所建樹的一線開發者和開源商業化公司創始人,對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前沿開源技術領域過去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洞察,覆蓋開源雲原生、開源 AI、開源大前端、開源大數據、開源 DevOps、RISC-V、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編程語言九大領域。

欲瞭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擊:https://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