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开源操作系统 因云而与众不同
杨勇龙蜥社区技术委员主席,阿里云操作系统团队技术总监。曾就职于 EMC、甲骨文、 SUN 中国工程研究院等公司,领导过业界一系列存储、 操作系统产研团队的创新和工程项目。在体系结构,IO 虚拟化,资源隔离,存储产品架构有丰富的经验积累,目前主要负责龙蜥社区的技术路线的演进和社区协同研发,个人主要兴趣在数据中心和云上的操作系统创新,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能和 QoS 的保障,软硬协同等优化方向。
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联合发布了《2022 中国开源开发者报告》。阿里云操作系统团队技术总监杨勇在报告中对开源操作系统领域发展进行了解读,以下为原文。
下一代开源操作系统 因云而与众不同
算力增长缓慢是目前信息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后摩尔定律时代,产业界也提出了领域专用架构(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 DSA)来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对算力增长的需要。而云计算的业务形态,使其可以将底层异构芯片的算力进行抽象, 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异构芯片和 DSA 架构。操作系统是支持芯片最为基础的系统软件,对于优化算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22 年全球操作系统市场格局稳定,微软借助 Azure 不断增加公共云的市场份额,红帽除了 RHEL 的大本营之外,也在 openshift 等领域投入重兵,操作系统+云协同趋势越来越明显。
2023 年,操作系统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是“云原生”。操作系统作为企业 IT 架构中承上启下的交通枢纽,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基于 K8s 的云原生操作系统,屏蔽底层一系列异构的、混合的资源,来进行统一管理,包括业务的负载、数据库、大数据、机器学习、基础中间件等等。云原生操作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将整套技术构建在社区开源技术之上,不被单一厂商绑定,更灵活地切换云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弹性。
云原生操作系统要落地各行各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兼容性,兼顾传统业务应用与云原生应用,让用户不会顾此失彼。其次是安全可靠,尤其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来说,更有效地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保证云原生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可追溯的是重中之重。最后是生态建设,云计算的发展依靠的是持续壮大的生态,而云原生操作系统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要与上下游的软硬件进行适配,即以操作系统为核心,连接从芯片到硬件系统再到各种应用软件的完整生态,进而推动整个云产业链的国产化,惠普于民。
当前国内的云原生赛道上已经有不少兼具技术实力和产业影响力的厂商,比如统信软件打造了一款云原生操作系统,又叫“统信有燕”或“USwift”,龙蜥社区面向云时代打造了下一代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 23和龙蜥云原生套件ACNS(Anolis Cloud Native Suite),二者组合即是面向行业云原生业务场景的落地方案。
《2022 中国开源开发者报告》报告由” 前沿开源技术领域解读 “ ” 中国开源创业观察 2022“,以及” 开发者画像分析 “ 三个章节组成。
在 “前沿开源技术领域解读” 部分,多位在其领域有所建树的一线开发者和开源商业化公司创始人,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前沿开源技术领域过去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洞察,覆盖开源云原生、开源 AI、开源大前端、开源大数据、开源 DevOps、RISC-V、开源操作系统、开源数据库、编程语言九大领域。
欲了解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https://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
- 从云原生到 Serverless,我们对数据库还有哪些想象?
- 2022 年大前端总结来了,我们能抓住什么?
- 15 大分论坛不容错过,GOTC 2023 即将拉开帷幕!
- WebGPU 尚未发布,Orillusion 提前公测,我们先和创始人聊了聊
- 多样性算力、全场景支持是操作系统刚性需求
- Thoughtworks 技术专家 Phodal:2022 年前端趋势总结
- 云原生业界生态空前活跃,要落地仍然考验创造力
- eBPF为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开启更多可能性
- 白鲸开源代立冬:数据技术快速更迭, DataOps 应运而生
- 下一代开源操作系统 因云而与众不同
- 争执不断,但低代码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 网关基础设施或迈出走向标准化的关键一步
- 前后端开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 为什么说 AI 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来临?
- 平台工程理念崛起
- 云原生成为数据库产品的重要演进方向
- 开源数据库赛道为何吸金?
- 数据湖与 LakeHouse 依然炙手可热
- 操作系统根社区或能应对停服难题
- 统信王耀华:把握开源操作系统供应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