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不斷,但低代碼的發展已經成為趨勢

語言: CN / TW / HK
王海虎
雲智慧大數據可視化&低代碼專家,中國信通院低代碼專家,AIOps 社區專家,開源項目 FlyFish PMC。主攻低代碼領域、可視化方向、3D 引擎、3DGIS 等方向。

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聯合發佈了《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雲智慧大數據可視化 & 低代碼專家王海虎在報告中對開源大前端領域發展進行了解讀,以下為原文。


爭執不斷,但低代碼的發展已經成為趨勢

從 2014 年 Forrester Research 首次提出“低代碼開發平台(LCAP)”這一概念開始,低代碼行業便備受關注。隨着 SaaS 場景的加持,aPaaS 場景也被孵化了出來。與此同時,隨着近兩年 Outsystems 的快速發展,讓其成為一方獨角獸的同時,也加速了低代碼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 2022 年整個互聯網行業陸續裁員的背景下,各大企業開始關注“低代碼”, 期望通過 Lowcode 的方式為企業降本提效。此外,從開源策略到各大平台峯會,也可以看出低代碼的身影越來越多,該賽道上加入的企業也越來越多。雖然低代碼的爭執不斷,但低代碼的發展已經成為趨勢。

2022 年,隨着 HTML、CSS、JS 原生三大塊和框架、工程化、兼容、狀態、插件等技術領域的更新,以及一些特有場景的處理與優化,致使個人開發人員的學習成本以及企業用人成本均更高。個人精通所有技術棧沒有任何問題,但讓企業團隊所有人精通顯然不太現實。低代碼技術可以通過降低技術門檻,讓企業團隊形成梯隊,代碼質量的好壞不再依賴具體技術人員,從而提升開發質量。這是低代碼技術的第一個價值體現——“降低門檻,提高質量”。

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企業開始推崇敏捷開發,期望開發人員通過快速迭代、快速得到反饋,從而快速適應變化,做出有價值的產品。這是低代碼技術的第二個價值體現——“快速應對變化”。

企業為減少“人”的工作,通過自動化提高研發效率,進一步推進了 DevOps 的落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低代碼是 aPaaS 平台的原因。這是低代碼技術的第三個價值體現“提效” 。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報告由”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 ” 中國開源創業觀察 2022“,以及” 開發者畫像分析 “ 三個章節組成。

在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部分,多位在其領域有所建樹的一線開發者和開源商業化公司創始人,對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前沿開源技術領域過去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洞察,覆蓋開源雲原生、開源 AI、開源大前端、開源大數據、開源 DevOps、RISC-V、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編程語言九大領域。

欲瞭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擊:http://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