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写小说:我甘心当韭菜
theme: healer-readable
十万字
没有想到,我竟然这么能坚持,将小说连续写了43天。目前累计10万字,而且也获得了官方的推荐。
我做了12年的程序员,今年突然冒出个想法,那就是写一本小说。
因此,我还发了一条沸点。那是在2023年1月19日,我写下:番茄写小说 001。
这一路
这本书,其实之前是有个底稿的。那是我上高中时手写的原稿。
因为那时我写得极其幼稚。因此,这次便重写了一遍。人物名称、性格都变了,甚至叙事角度,也从第三人称改为了“我”这个第一人称。
我写作的速度很慢,大约四个小时才能产出2000字,作为一章。
我自幼受经典文学影响,读路遥那类人的书比较多。因此,即便是在番茄这类网络平台,我也是反复地斟酌词句。
那时,我记得我一进作家后台,平台就提示我:加油写,写到2万字,就能和平台签约。
于是我就努力写,努力写。终于到了2万字,签约成功了。
签约了之后,除了填个银行卡号用于收稿费之外,其余啥动静也没有。
然后,系统就提示我:加油写,到了8万字,就可以上推荐。
上了推荐,平台就会把你的作品主动推给读者看。否则,只能搜索书名才能查到。
于是我就努力写,努力写。终于写到了8万字,并提交了推荐申请。
此时,我依然是零收益,读者的数量也是零。
终于,申请通过了。
这时,平台又来了个“推荐验证中”的状态:加油写,到了10万字,才能正式推荐。
于是我就努力写,努力写。终于写到了10万字,现在已经是推荐中了。
回头看
可能有朋友看到平台的政策,会觉得恶心人。
这不就是套路吗?一步步地引诱你,就跟公司老板画饼一个样。
先是说签约,后来又说推荐,达到要求后,它又个十万字验证。到末了,还是一分钱没见着。
其实,这也正是我想探讨的话题。
在一定前提下,这可能不是压榨或者被割韭菜,反而是促进。
大家先别喷我,我不是跪久了起不来。听我说完,我是说在一定的前提下。
我看了一下统计,其中2月份,我没有休息过一天。
我有家庭、有孩子,有忙碌的工作。但是,我依然还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输出。
但是你们知道吗?之前,不管是减肥跑步,还是学英语,我都坚持不了半个月。
第一点,它逼着我做了一件长久坚持的事情。
我现在回头想想。我上个月每天拿4个小时写书都做到了,难道拿半个小时跑步健身,做不到吗?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愿意做,会成功的。
第二点,触发我思考的事情:我没写小说之前,每天都在干啥?
再往前推一个月,我没写作的时候,我也没有啥惊天动地的事情做啊,无非就是刷刷短视频嘛!
刷短视频也是过了一个月,写作也是过了一个月。同样是一个月,结果却不一样。
前者是你消磨了时间,看别人的作品;后者是你花费了时间,给别人提供作品看。
而且,因为需要拿出固定的写作时间。我的业余时间被严重压缩,我又学会了规划时间和观察生活。
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周末如何兼顾遛娃和准备素材?
甚至,上下拥挤的电梯时,我看到两名商务人员在互相谦让“您先上!”“不,王总先上!”“哎呀,还是赵总先上!”。最后,一番谦让之下,两个人终于上来,但是电梯却超载了。
我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会拿出手机,写在记事本上,当做素材。
所以,这个前提就出来了。
当你自己没有更好规划的时候,当一名被平台安排的韭菜,这反而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为平台,尤其大一些的平台,它是要推出典型的,是要造星的。这时,你按照它的规划走,你获得它的流量,它获得你的剩余价值,各取所需。
当你一文不值的时候,能被利用,并非是什么有损尊严的事情。
但是,如果超出这个前提,你再这样做就真的傻了。
比如,你现在是一个知名作家,多少出版社都盯着你,你写一个字他们能给多少多少钱。那你就不用来这里默默写10万字了。再比如,你有私活,干个项目十天能挣一万。那你也没有必要跟着瞎掺和。当然,有情怀另算。因为情怀这种东西,不能去计较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我写小说,可能更多的也是一种情怀。
我是一个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性格又孤僻,朋友也少。
我感觉自己很孤独,找不到说话的人。我就把我想说的话,写在小说里。
我写的情节一点都不狗血,也不虐心。即便最擅长篡改小说的影视编剧,看到我这本书之后,都会偷偷抹眼泪。
我也没想着赚钱,就是单纯地表达自己,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什么。
我写过,我曾经在懵懂时遇到过的女孩。
我也写了,我遇到过的好老板。他人很好,却不会经营企业,他认为对别人好就能成功。
我还构思了一幕幕场景,从南到北,由山到水,河流的上游是高坡,下游有桥头。
甚至,我还把心目中的女主角的形象也找到了。一个温婉恬静,一个大方爽朗。
不过还好,没有太失望。就像在掘金这里一样,在番茄也收获了一些粉丝。
粉丝不多,但是他们和我是一路性格的人。
我想,不管有没有收益,有没有名气,我先把它写完吧。
原本只是为了自己,现在还为了一众读者。
- 60分钟的文心一言发布会:我带你5分钟看完
- 程序员写小说:我甘心当韭菜
- docx格式文档详解:xml解析并用html还原
- 评论二则:年龄大了能否写代码、上大学不喜欢IT专业咋整
- ChatGPT火了,我连夜详解AIGC原理,并实战生成动漫头像
- 咱不吃亏,也不能过度自卫
- 兔年了,利用AI风格化实现剪纸兔、年画兔、烟花兔
- 傻吗?谈男人们饭桌的拼酒现象
- 他扔出一张对话截图:王总说的
- 老张说:快过年了,搞个AI作曲,用TensorFlow训练midi文件
- 为什么大家都看中学历?
- 年底了,裁兄弟当职员那哥们儿,如今咋样了?
- 老张让我用TensorFlow识别语音命令:前进、停止、左转、右转
- 在掘金第一次记录失眠
- 十五分钟简介人工智能,以听懂为目的
- 认知史 12:积累阶段,没资格攀比
- 认知史 16: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 认知史 4:普遍共识
- 一文讲通OCR文字识别原理与技术全流程(科普版)
- 认知史 7:选择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