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PF為雲原生應用可觀測性開啟更多可能性

語言: CN / TW / HK
 
來源

雲杉網絡創始人兼 COO。雲杉網絡旗下開源項目 DeepFlow 是一款面向雲原生開發者的高度自動化的可觀測性平台,使用了 eBPF、WASM、OpenTelemetry 等新技術,創新地實現了 AutoTracing、AutoMetrics、AutoTagging、SmartEncoding 等核心機制,極大避免了埋點插碼,顯著降低了後端數倉的資源開銷。

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聯合發佈了《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雲杉網絡創始人兼 COO 來源 在報告中對開源雲原生領域發展進行了解讀,以下為原文。


eBPF為雲原生應用可觀測性開啟更多可能性

Alexei Starovoitov 在 2014 年引入了擴展 BPF (external BPF) 設計,可以直接將 BPF 虛擬機開放至用户空間,為內核運行用户空間程序。誰也不會預想到,它在 2022 年被火熱追捧。

eBPF 具備的安全以及高效的特點,在雲、容器以及微服務應用發展迅速的今天,使基於 eBPF 的應用程序有了更多契合場景,在雲安全、容器網絡、分佈式應用追蹤以及可觀測性等方面得到了廣泛使用與創新。

在可觀測領域,eBPF 提供了一個面向雲原生環境各層面數據獲取的方式。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不僅降低監控數據獲取代價,而且有效地覆蓋運行雲、容器平台之上的所有應用、系統、網絡的監控與觀測數據。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能力,它讓基礎設施緊密結合到應用成為可能。

應用間 API 的調用、分佈式性能追蹤、容器平台彈性擴展後,直接關聯到所屬虛擬機或容器 POD 間的拓撲、網絡流,包括異常、吞吐與時延等。類比宇宙中的蟲洞,連接了不同時空的通道,多層抽象本身就是 IT 系統的特點,在雲環境中,多分層的特點更為突出。eBPF 使應用、系統、容器、雲等不同平面的觀測數據整體化獲取並關聯成為可能,並且擁有所有這些數據的總體代價達到足夠低。

此外在實踐中,觀測數據拉齊以及彙總關聯後,可在不同數據消費場景體現價值,如極大地提升部門間的協作效率,標準化的觀測數據也將推進 AIOps 的進步,在技術運營、量化服務等提供支撐。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報告由”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 ” 中國開源創業觀察 2022“,以及” 開發者畫像分析 “ 三個章節組成。

在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部分,多位在其領域有所建樹的一線開發者和開源商業化公司創始人,對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前沿開源技術領域過去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洞察,覆蓋開源雲原生、開源 AI、開源大前端、開源大數據、開源 DevOps、RISC-V、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編程語言九大領域。

欲瞭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擊:https://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