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說 “前端已死”,講講我的看法
現狀
我記得去年脈脈的論調還都是 客戶端已死,前後端還都是一片祥和,有秀工資的,有諮詢客戶端轉前端的,怎麼最近開啟脈脈一看,風向變了?
隨便刷幾下,出來的資訊都是 前端已死,這種悲觀資訊,還有失業找不到工作的。
思考
我有時候會想,開源是個好東西,拉低了技術的門檻,好像再難的需求,只要善用搜索引擎,都能找到前人喂到嘴邊的答案,如果沒有開源文化,甚至自己能不能進入網際網路開發行業都不好說。
記得那一年:
我第一次接觸技術領域,開始在百度輸入前端開發相關的問題,發現出來的結果都是 csdn
、部落格園、簡書等網站的內容,打開了新天地,我開始吸取前輩們的經驗和心得,他們分享的各種書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解決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我感嘆 開源真好;
我發現程式設計師們都推崇谷歌搜尋和谷歌瀏覽器,於是自己也開始使用,發現 真香;
我日夜沉迷在技術研究上,為自己找到了一份興趣愛好和職業相結合的工作而慶幸和興奮;
大佬們都說要追求 高複用、高內聚、低耦合、易拓展,於是我忙不停蹄的學習這些概念和應用實踐;
後來社群開始討論 低程式碼,自動化,人工智慧,大家好像都蠻興奮的;
後來聽說 客戶端開發 不行了,小程式、h5 分走了大量的市場需求,我很慶幸,當初選擇了前端,但我隱隱有些不安,因為我發現自己達到了 瓶頸,從業務開發中已經難有太多的技術提升了;
我開始學習 Java
, springboot + mysql + mybatisPlus
做了一些簡單的 crud
,貌似並不是很難,我又有了些自信,以後前端幹不了了,還可以搞後端;
我相信 如果一種思想不能拿出來給公眾思辨,那麼它和不存在沒什麼兩樣,所以我開始寫部落格,我認為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但是我還不太擅長,22年一年才寫了20+篇;
然後 chatGPT
出來了,我註冊體驗了一番,它真的可以在很多場景下協助我提升效率,這點資本也看得到,所以直接後果就是市場可能不需要那麼多 開發者了, 這不侷限在前端,甚至 chatGPT
更擅長寫後端程式碼;
最後,網際網路市場已進入紅海之爭了,存量市場下,開源節流是正常的操作,去年就經常看到外國各大大廠裁員的訊息,國內就更不可能獨善其身了;
總結
若沒有開源文化,會不會網際網路開發,也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呢 [微笑]?我不知道,我是開源的受益者,我也願意為開源做貢獻,但是我不會期待它能給我帶來多大的商業收益了,開源和商業付費之間,是兩種文化之爭;
最近core-js 作者對開源社群的“控訴”更是印證了我的看法: core-js 作者快被缺錢“拖垮”了:全職做開源維護 9 年,月均收入從 2500 美元銳減到 400 美元
前端已死 更多的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表達,市場確實不太好,但這並不是針對前端,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衰敗的表現而已,對此持不同意見的怕是隻剩培訓機構了吧;
前端老鳥,市場還是需要和欠缺的,只是對於初中級前端太捲了,我建議應屆生不要繼續入門前端了,搞搞嵌入式開發,或者晶片之類的,門檻高一些。
總之,不用過於悲觀,網際網路風口過去了,還會有下一個風口,比如 web3
, 人工智慧,都可能帶來新的市場機會,作為時代前沿的參與者,程式設計師因該更容易抓住這樣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