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底能不能落地,去中心化有沒有必要
開啟掘金成長之旅!這是我參與「掘金日新計劃 · 2 月更文挑戰」的第 5 天,點擊查看活動詳情
各位JYM好,我是一名Android工程師,但我今天要講的內容跟Android沒有太大的關係。
首先闡述一點,本文僅從技術角度闡述區塊鏈這個新事物,不牽扯任何的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東西。如果你炒比特幣虧錢了,屬於個人的高風險行為,與本文無關。
區塊鏈概述
那麼什麼是區塊鏈?顧名思義,區塊鏈就是一個個區塊構成的鏈條。而一個區塊就是一個數據對象,裏面可以存很多信息。那麼將數據,按順序堆積起來,就形成了區塊鏈。有人説,這還不容易嗎?我把所有數據都存在自己的電腦裏面,不就行了嗎?這樣固然是沒有毛病的,但是如果你把電腦關了,或者硬盤損壞了,那麼數據是不是就沒了。那這樣的區塊鏈也太脆弱了吧!
去中心化系統和去中心化網絡
於是就有個叫中本聰的人,寫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叫作Bitcoin。這個系統就是一個簡單的記賬的功能,某某給某某轉了多少數字。你可以擁有這個系統中的一個錢包的地址,你通過私鑰可以生成錢包地址,但錢包地址不能反推私鑰。有了私鑰,你才能將這個地址的數字轉出。那麼什麼是去中心化呢?講這個之前,我們來理解下什麼是中心化。我們傳統的互聯網就是中心化的結構,一個星狀結構的網絡,很多人訪問同一台服務器或由一個機構或組織控制的服務器集羣。這樣的服務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控制服務器或服務器集羣的人的權限太大了,它可以隨意讀取用户的數據或對其進行篡改。這是一種不公平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讓你用錢買了服務之後,你就完全處於了劣勢,服務商可以隨意修改服務規則。再來聊聊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就是到處都是中心,也就是沒有中心,所有志願者提供服務器,任意一個或多個志願者退出,不影響服務的持續進行。因為有人退出就有人進入來更換新鮮血液。這些志願者有一定機率從這個去中心化的網絡中獲取到一定的數字,這樣別人也願意來一起維護這個網絡。去中心化網絡是一個網狀結構,技術層面基於P2P通信(Peer-to-Peer對等網絡),P2P通信是個成熟的技術,應用點主要在於聊天軟件的點對點的視頻通話和視頻會議。
共識是區塊鏈的基礎
這樣一種很多人一起做某件事是有共識來維持的,簡單來説,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如果你一個人搗蛋篡改數據,別人就不認你的數據。有人耍小聰明瞭,我有錢,我有很多的算力,可以篡改數據後然後還要讓其他的正確的數據認可我的篡改過的數據。有過半的算力,任性,對吧。沒有關係,這個共識的社區一旦發現有人有過半的算力,就會發生共識的分裂。你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説不公平的數據,就只有你一個去玩了,別人不跟你玩了。在技術層面我們有專業的術語,叫作分支的硬分叉。
回答問題一
區塊鏈到底能不能落地?準確來説,是能不能實現互聯網服務的落地。如果只是簡單的記賬,Bitcoin這個系統已經實現了。如果是幫別人實現記賬,Ethereum以太坊這個系統已經實現了。我們再來看看傳統互聯網都實現了哪些服務?聊天、點外賣、聽歌、刷短視頻、玩遊戲等。這些都是非常耗網絡帶寬的服務,因為大多數都牽扯到流媒體服務,儘管不是直接就是做流媒體行業的。而如果很多人同時訪問某一個互聯網資源,保存該資源的所有節點的提供者,能不能扛住併發的請求,並保證高傳輸效率傳輸流媒體數據,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不能高效傳輸數據,那麼就會流失用户,除非這個行業不太需要馬上給你你想要的數據,而只需要把正確的數據給到你。這種數據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數據。有這種數據嗎?有,鑑權的數據。平時不會用到,只有要確認所有權的時候才會拿出來驗證。這個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知識產權、房產證、大學畢業證等證件的數據。個人觀點,區塊鏈要想成功,也就是通常所説的Web3的説法,需要依賴高吞吐量TPS,這個就牽扯到硬件的革命。而每一次硬件的革命,傳統的説法也叫工業革命,都會大幅提升生產力水平,必然帶來軟件的革命。Web3絕對是區塊鏈最大的應用了,如果傳統互聯網服務都不是由單一的企業或集團能單方面控制的,那麼就標誌着Web3成功了。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個事件發生平均需要幾個世紀。所以從長遠看,區塊鏈的落地幾乎是一個必然事件,但在我們有生之年能看到則是一個概率不那麼大的事件。
回答問題二
我們再來看看去中心化到底有沒有必要?我的回答是,去中心化太有必要了。去中心化的革命將會是人類信任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human's trust。你可以不相信任何除你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但你必須不得不被迫相信代碼的執行。代碼可以不用知道你的小祕密,因為它沒有感情,你也可以毫不擔心它會泄露你的祕密,當你需要的時候,它就可以幫你證明你的這個祕密屬於你。再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世界的本源就不應該由誰控制或創造出來的。雖然工具由我們人類的意識所創造,但我們可以放棄控制權,而把控制權交給計算機。
總結
區塊鏈是一個前沿技術,我們主觀想讓它短期成功,但這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客觀條件達成。我們有生之年,可遇而不可求。
- Android性能優化之內存優化
- 區塊鏈到底能不能落地,去中心化有沒有必要
- Flutter開發 - 使用GetX框架實現類似MVVM架構
- Android電量優化,讓你的手機續航更持久
- Android對Firebase崩潰日誌和埋點分析的集成
- Android代碼實現新年賀卡動畫
- Android應用添加谷歌登錄(Google Sign In)
- Android自定義View - DoraEmptyLayout
- 全新升級的AOP框架Dora.Interception[6]: 框架設計和實現原理
- 如何高效讀寫百萬級的Excel?
- 紅人姜Dora:從雙非二本到頂級互聯網大廠,一個普通人的升級打怪之路
- 頭等倉:深度解析波卡生態 DAO 基礎設施 Dora Factory
- 6年,12dora終渡B劫
- 6年,12dora終渡B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