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石頭」續集:昌敬100億身價夠不夠造車?
從石頭科技到石頭汽車,昌敬的“瘋狂石頭”之路還在繼續。
2014年,名不轉經轉的昌敬決定創業,他邀約3名合夥人共同出資20萬元,創辦了智慧掃地機器人專案——石頭科技。兩年後,搭上了小米生態的快車,讓石頭科技從兩輪腳踏車升級到了四輪越野車。
2020年,石頭科技登陸科創板,股價一度飆升至1494.99元/股,成為科創板第一高價股、A股市場上僅次於貴州茅臺的第二高價股。石頭科技也被市場稱為“瘋狂的石頭”、“掃地茅臺”。
而昌敬作為這輛“石頭賽車”的締造者,身價也坐上了火箭,直飆200億,7年時間,超過1000倍的回報。
就在看似功成名就之時,市場上傳來昌敬將親自領軍成立石頭汽車的訊息。在蔚小理的頭部陣營已經成型之時,市場上仍有投資人用資金投票,選擇為昌敬站臺。投資人的第一個賭注是,這位80後創業者,能否融到更多的、足夠的錢,支撐到石頭汽車的量產。
昌敬,可以嗎?
一
1999年,昌敬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他前腳剛剛邁進校園的同時,另一位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走出了校門,這個人叫何小鵬。
命運埋下伏筆,20年後,他們兩個師兄弟,站在了同一條賽道上,同場競技。
華南理工培養了不少大佬,最被外界熟知的,當然是赫赫有名的“三劍客”——TCL李東生、創維黃巨集生、康佳陳偉榮。3人是同班同學,都就讀於78級無線電專業,日後,各執掌一家彩電企業,佔據中國彩電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同於師兄們的創業之路,昌敬畢業後,踏踏實實的過了8年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從13號線轉4號線,地鐵馬上就要開了,我趕緊衝過去,剎那門正好關了,我被夾住,估計幾秒後就掛了。一群人拼命把我往車廂內拉,終於在地鐵啟動前把我拉進車廂。死裡逃生,要珍惜生命啊。”昌敬曾發微博記錄。
自畢業後,他先後加入了遨遊天下、微軟、騰訊等公司就職,按照這樣的節奏,昌敬似乎就要被命運所磨平稜角了。
2010年,騰訊營收達到196億,年利潤80億,讓那些當初錯失機會的投資人悔得直拍大腿,但他們想象不到的是,十年後,騰訊營收4820億,年利潤為1227億。同一時間,在大廠待了一年的昌敬每天擠地鐵,等機會。終於,他決定“下海”,自己搏一把。他躍躍欲試的創辦了美圖軟體——北京魔圖精靈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雙創之風漸起,投融資開始走熱,以李開復為代表的投資人也出了名。而魔圖精靈背後的金主——北京創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就曾由李開復擔任。雖然賽道是模式創新的主線路、投資人也正當紅。但不到一年時間,百度收購了魔圖,讓昌敬再次離開併入職百度任高階經理。昌敬恢復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和每一位程式設計師一樣,一邊加班,一邊吐槽幼兒園費用高的生活。
直到2014年,昌敬拉著從微軟出來的前同事丁迪、毛國華、吳震共同出資20萬元,創辦石頭科技。其中昌敬認繳出資 12.24 萬元,佔61.2%,丁迪認繳出資 3 萬元、毛國華認繳出資 3.4 萬元、吳震認繳出資 1.36 萬元。
但誰也沒想到,昌敬這12萬塊錢,讓其成為福布斯排行榜中人。
二
“2013年,我在國內搜尋掃地機器人,只有兩家品牌,也沒有什麼資料。我調研了20多個掃地機器人產品,很多都是隨機清掃,體驗不好,沒有一款產品讓我覺得真正取代掃地的產品。另外,掃地機器人是一個軟硬結合非常複雜的產品,而我自身的優勢就是機器人愛好者,又有軟體背景。”
有了計劃,昌敬和另外3個技術人員湊在一起開始著手產品的研發。一開始,昌敬琢磨著,硬體就是組裝個輪子、加個馬達風扇,但在具體操作中,團隊發現,刷子什麼形狀、吸口多大、都沒有答案可抄。
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昌敬招募了一批來自微軟、華為、英特爾的技術專家,組建了研發中心。經過40天的努力,團隊開發出了一個Demo。
當時,小米產業鏈正在全行業搜尋專案,而智慧掃地機器人這一細分賽道剛好撞上了正在崛起中的小米生態,藉助小米的背書和投資,石頭科技迅速發展起來。昌敬曾回憶第一次見到雷軍的情景,“雷軍對產品有嚴格的要求,第一次見他非常忐忑,他給我們提了很多細緻的意見,包括蓋的縫隙能否小一點等等。”
經過26個月的研發,石頭科技的產品終於落地。2016年9月,公司推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慧掃地機器人”。之後陸續推出了自有品牌“石頭智慧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慧掃地機器人”。自此,石頭科技開始進入“瘋狂的石頭”旅程。
產品商大刀闊斧拿下市場之外,石頭科技的資本之路也是順風順水。2020年,石頭科技登陸科創板時,距離昌敬創業不過五六年時間,而距離石頭科技第一款產品上線,也僅僅3年。
誰也沒有想到,石頭科技的上市,締造了一次科創板神話,10個月時間,石頭科技市值突破700億,更曾一度超過1400億。幾年前還在抱怨幼兒園高額費用的程式設計師昌敬,身價最高時達到了231.66億元,更是以25億美元財富位列全球福布斯第1249名。
但好景不長,但4個月後,石頭科技股價跌至675.89元/股,達2021年年內最低值,昌敬的身價也由231.66億元跌至104.73億元。
股價慘遭戴維斯雙殺,市場有疑慮:“掃地機器人,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在股價暴跌之際,石頭科技的營收能力也似乎觸到了天花板,一直以來培養其長大的小米生態,正在制約其發展。昌敬陷入兩難。
三
一直以來,石頭科技都被視為小米生態中的一環。
成也蕭何。背靠小米,石頭科技成立第四年,收入就超過了10億。2017年,石頭科技收入10.11億,其中超90%的收入來自小米。
敗也蕭何,小米生態鏈產品的質優價低的要求,決定了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的成本壓縮到極致。對於生態鏈企業來說,做小米的生意,毛利天花板觸手可及。
昌敬決定,去小米化。
由於石頭科技前期對小米的依賴性過強,以至於去“小米化”之路坎坷難行,2020年上半年營收下滑正是小米定製產品訂單減少導致。雖然去小米化帶來業績陣痛,但從昌敬的角度看,石頭科技要打破長期低利潤率的危機,就不能再當“小米打工仔”,堅持自主品牌道理已經是不得不走的路。
昌敬是個戰略高效主義,決定後,石頭科技幾乎是斷臂求生,2019年到2021年,石頭科技國內收入分別為36.23億、26.62億、24.72億,連續兩年出現下滑。但營收下降之時,石頭科技的獨立生存能力在增強。2019年到2021年,石頭科技自有品牌收入佔比分別為66%、91%、99%。
這不僅是昌敬的選擇,同為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華米也在去小米化。在兩家同步去小米化的時候,似乎走上了相同的路,一方面,去小米化的成功,石頭和華米的自有品牌出貨量都在增長,另一方面,兩家都走上了海外擴張之路。
2021年華米自有品牌出貨量超過80%自有品牌來自國際市場,北美地區自有品牌出貨量同比增長200%。石頭科技也走上了國際化之路,併為此建立起了全球分銷網路,同時,在美國、日本、荷蘭、波蘭等地設立海外公司,開啟當地的人員招聘,拓寬海外渠道。
石頭科技2021年年報中,海外資料尤其搶眼。石頭科技營收同比增長28.84%,其中境外收入增速超80%,達到33.64億元,成為其最重要的營收來源。同一天公佈的2022年一季報也繼續以22.30%的營收同比增速。昌敬又一次賭對了方向。
無論選擇在2014年做智慧掃地機器人,還是痛下決心去小米化、開拓國際化之路,昌敬幾次選擇都踩中了時代的機會。8年工作經驗,讓昌敬敢於望天,同時也有低頭耕地的能力。
在石頭科技飛奔之際,昌敬關注到另一個時代機會:新能源汽車的時代來了。他決定,再一次下注。
四
早在2020年,昌敬就已經醞釀著造車大業。不過,他一沒技術二沒人。做掃地機器人出身的昌敬跨界做汽車,訊息傳開,市場譁然。有業內人直言,“是要做超大型掃地機器人嗎?”他意識到,要真正的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故事中,首先需要拉來一個靠譜的技術負責人。為此,他找來了前威馬汽車CTO閆楓加入團隊。
業內盛傳,昌敬是個越野車愛好者,這次跨界創辦石頭汽車,產品初步定位是與賓士G級相當的硬派越野車,並採用增程式混動技術路線。
雖然是越野車迷,但昌敬大概率只是一個超級玩家,從自身的技術背景、從業背景看,和汽車產業毫不相關。如果一定要說些許關聯,昌敬此前曾表示,“一方面,掃地機器人上的鐳射雷達,是和谷歌無人車的鐳射雷達邏輯一樣,我們相當於把無人車技術運用到了掃地機器人領域;另一方面,我們把相關路徑規劃和定位技術搬到了室內,運用在掃地機器人上。”
但即便如此,仍有投資人選擇相信。
2020年4月,北京石頭啟迪科技有限公司(“石頭汽車”)完成2.4億美元天使輪融資,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頭科技”)的老股東高榕資本、北極光創投等機構已投資該專案。
投資人的下注,值得玩味。
行業的格局初定,後來者能否居上?這是問題一;
石頭汽車的首款車型選擇了高階型越野車,價格能否被市場認可?這是問題二;
今年以來,蔚小理因晶片問題,產能下降,自產晶片的能力如何?這是問題三。
但最重要的是,錢的問題。當初,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說,沒有400億造不了車,如今,昌敬能否在汽車量產前,融到這麼多錢?
今年1月,據36氪援引多位知情人士訊息報道,昌敬的造車專案洛軻汽車(石頭汽車),已於2021年底完成新一輪由騰訊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騰訊作為領投方,在本輪融資的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而此前並無造車經驗的昌敬,其專案洛軻科技已估值20億美元,還在進行新一輪融資。
另據資方人士透露,蔚來資本和美團也曾有相關人士與昌敬有過接觸,洽談投資事宜,不過遭到拒絕。該資方人士分析稱:“可能在昌敬眼裡,蔚來資本意味著蔚來,美團意味著理想汽車。”
從當前的市場格局看,新能源市場仍處在百花齊放的階段,市場不會被一兩家企業壟斷。但後來者不少,這不僅是技術競爭,更是融資大戰。昌敬過去的創業經驗,有時代賦予的機會,同時還有小米生態的助力。而這一次造車,全新的領域、全新的玩法。
作為同門師兄何小鵬,已經率先出發,稍晚一步的昌敬,能否造車成功?還要畫一個問號。時代造就英雄,更多時候,不是人推動產業的發展,而是在剛好的時候,有一個願意下注的人出現。過去,昌敬賭對過,這一次,機會與挑戰並存。
節點財經宣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節點財經”(ID:jiedian2018) ,作者:電解液,36氪經授權釋出。
- 36氪首發丨搭建美妝大眾評測平臺,“集小美”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 大廠offer泡泡機爆炸了|深氪
- 寧德時代定增450億:高瓴認購30億,曾毓群仍控制23%股權
- 虛擬貨幣7個月蒸發2萬億美元,“馬斯克們”終結15萬人暴富夢
- 不愛喝水星人,喝水有多貴?
- 盲池基金“失寵”,專項基金“當立”?
- 番茄資本為什麼敢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
- 快狗打車為何急著IPO?
- 全球冰淇淋都在漲價,但我們為何“罵的更狠”?
- 一年近6萬家殺入換電賽道,這場新能源遊戲,是大玩家的角鬥場
- 年漲粉800萬,被唱衰的美妝賽道還能卷出新頂流?
- 研報淘金丨機械板塊強勢反彈30%,誰是下一個聞「機」起舞的10倍大牛股?
- 短影片挺進線上音樂腹地
- 焦慮的年輕人,開始逃離叫賣式直播間
- 英偉達:web3的機遇與隱憂
- 抖音與當代明誠:體育版權,向左或向右
- “不上課不考試,1500元包拿證”,誰在幫你填報高考志願?
- 品牌,來1TB反向傳播?
- 早期專案| 開闢供應鏈代採服務,成品油交易B2B平臺鼎油科技尋求融資中
- 誰在A股重倉了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