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起訴手機廠商不正當競爭,結果或難有改變
5月18日,騰訊方面釋出了2022年的第一季度財報,交出了營收與利潤雙雙不及市場預期的一份成績,但這份財報並不是騰訊在當天登上熱搜榜的原因。就在同一天,“騰訊起訴vivo不正當競爭”一事明顯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這也意味著騰訊即將在濟南與去年國內手機市場銷量霸主的vivo對簿公堂。
據悉,騰訊方面此次起訴vivo的主體是騰訊應用寶。而原因則是因為vivo方面藉助手機底層系統優勢,通過插入彈窗、文字、按鈕、設定風險檢測等方式,限制使用者正常下載安裝應用寶以及通過應用寶下載安裝應用,同時誘導使用者到vivo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下載或安裝應用,以此獲得更多的流量和商業利益。
對此有網友表示,“幹這事的不止這一個牌子吧?騰訊找軟柿子捏”。其實真不是,因為除了沒有起訴蘋果外,自2016年開始,華為、OPPO、vivo等一線手機廠商幾乎都被應用寶起訴了個遍,幾乎可以說是專門盯著大廠。然而令人玩味的是,一邊起訴著vivo,但騰訊廣告平臺上,給vivo製作的廣告又被騰訊方面視作成功案例來展示,儼然使得這看起來更像是應用寶與手機廠商之間的“個人恩怨”。
事實上,應用寶與手機廠商之間的矛盾,都是圍繞“渠道”這個詞而展開。得益於蘋果天才式地創造出了App Store,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商店經濟,讓應用商店代替了PC網際網路時代各種下載站,成為了APP分發的樞紐。有了應用商店的存在,使用者只需要在應用商店裡瀏覽或搜尋APP、然後點選下載,等一會兒就可以在手機桌面上點選圖示進行使用,免去了此前在PC時代要去不同軟體官網,或是在安全性未知的下載站裡尋找軟體的煩惱。
儘管說Android並不是只能通過App Store下載應用的iOS,除了應用商店外,直接安裝APK包、或是從網頁下載都是安裝APP的種種途徑,但應用商店顯然始終是最為方便的。而應用商店這種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可以說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裡重塑了軟體行業,並奠定了移動網際網路繁榮的基礎。
應用商店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入口,無疑相當多使用者第一次下載APP都是通過應用商店,因此也使其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在2015年之前,這一市場上的主角還是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冤家對頭”360用360手機助手闖出一片天后,騰訊也不甘人後在2011年推出了應用寶,並且背靠著自家的社交帝國,應用寶也很快在第三方應用商店中異軍突起、迅速成為了市場中的前三。
然而到了2015年左右,隨著智慧手機市場格局初定,手機廠商不再完全聚焦硬體領域,軟體生態也成為了手機廠商獲取利潤的一塊寶地。畢竟對於幾乎是“貼著成本定價”的國內手機廠商來說,硬體的利潤率已然低到了不能看的地步,唯有用軟體業務的收入來補貼才能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去年魅族方面就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目前國內手機廠商中,這一套依賴網際網路後向收費的商業模式。而用硬體圈住使用者、用軟體獲取收益的軟硬一體策略,最直接的障礙顯然就是第三方應用商店。
後向收費其實就是所謂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真正被抽成的是開發者,而且國內安卓端應用商店的抽成更是普遍超過50%。但開發者其實是接受了這一套商業模式的,畢竟應用商店幫助了他們觸達使用者,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分發的難題。然而問題是,不同於只有App Store可用的iOS,Android生態的開放造就了開發者能夠選的應用商店是極為豐富的,如果開發者不選擇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也就意味著手機廠商掙不到這份錢。
因此手機廠商要通過應用分發獲取利潤,自然就得“排除異己”,讓開發者只能選擇自家的應用商店,所以作為第三方應用商店的代表,應用寶自然就被手機廠商“排擠”了。而具體的方式,應用寶在起訴書上其實就已寫明,通過系統攔截、提示應用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乃至直接在自帶應用商店裡遮蔽應用寶等方式,使得其從巔峰時佔據25%以上的市場份額,變成了如今騰訊方面在財報中都不會提及的“小透明”。
而應用寶現在的問題,就是自身定位有些尷尬,並且這種尷尬不僅反映在其去年4月與微視、騰訊影片一起合併為線上影片BU,但顯然應用寶一個應用商店與線上影片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更反映在微信小程式的出現,導致應用寶的分發能力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沒錯,在小程式出現後,應用寶的地位也變得愈發尷尬。
有了小程式的微信,和QQ本身就有著超級APP的地位,使得兩者已然成為了新的應用分發渠道,可應用寶又是藉助微信、QQ的流量才得以壯大,所以當微信與QQ將流量傾斜到自己身上,應用寶也就成了無根浮萍。為了擺脫如今的境遇,起訴手機廠商、讓手機廠商拆掉圍牆,應用寶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喘息之機。
然而不同於iOS的是,開放的Android生態給了應用寶等第三方應用商店成長的空間,同樣也給了手機廠商免除壟斷的藉口。事實上,應用寶此前起訴手機廠商的同類案件就從未獲得過實質性的勝利, 這一次或許也很難例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IT-3eLife) ,作者:三易菌,36氪經授權釋出。
- 36氪首發丨搭建美妝大眾評測平臺,“集小美”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 大廠offer泡泡機爆炸了|深氪
- 寧德時代定增450億:高瓴認購30億,曾毓群仍控制23%股權
- 虛擬貨幣7個月蒸發2萬億美元,“馬斯克們”終結15萬人暴富夢
- 不愛喝水星人,喝水有多貴?
- 盲池基金“失寵”,專項基金“當立”?
- 番茄資本為什麼敢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
- 快狗打車為何急著IPO?
- 全球冰淇淋都在漲價,但我們為何“罵的更狠”?
- 一年近6萬家殺入換電賽道,這場新能源遊戲,是大玩家的角鬥場
- 年漲粉800萬,被唱衰的美妝賽道還能卷出新頂流?
- 研報淘金丨機械板塊強勢反彈30%,誰是下一個聞「機」起舞的10倍大牛股?
- 短影片挺進線上音樂腹地
- 焦慮的年輕人,開始逃離叫賣式直播間
- 英偉達:web3的機遇與隱憂
- 抖音與當代明誠:體育版權,向左或向右
- “不上課不考試,1500元包拿證”,誰在幫你填報高考志願?
- 品牌,來1TB反向傳播?
- 早期專案| 開闢供應鏈代採服務,成品油交易B2B平臺鼎油科技尋求融資中
- 誰在A股重倉了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