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構建去中心化的Twitter
埃隆· 馬斯克 ( Elon Musk ) 收購 Twitter 的交易(顯然成功了)重新點燃了加密界長期以來的討論,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討論主要圍繞一個理論產品類別:“去中心化社交媒體”。
“推文上鍊,加密;傳送方選擇誰可以訪問它們(即誰可以解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將 DM 和推文結合了起來——DM 就是帶有“只有Jill”隱私設定的推文。”
——SBF (@SBF_FTX) 2022年4月14日
正如比特幣是抗審查的貨幣,理論上說,我們也可以使用類似比特幣的基礎設施來執行抗審查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從技術上講,至少一個概念驗證是肯定可以實現的。早在2014年,Casey Kuhlman、Tyler Jackson 和我就提出了一個名為 “Eris” 的 DAO,它基本上是一個分散式版本的 Reddit,可以執行在區塊鏈後端(確切地說,是 以太坊 POC 3)。
我們在2014年5月建造了這個,也就是8年前。注意到右上角的“我的DAO”按鈕了嗎?那時候人們認為我們完全瘋了。
雖然這個原型毫無進展,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2014年,當時市場還分不清智慧合約和蛋撻的區別,"DAO(道)"主要是在儒家思想的信徒中討論的東西,但今天,一些新加入者正在破解這個同樣的問題。考慮到我在比特幣/區塊鏈領域的長期經驗,我承認,考慮到目前有大量風險投資,拼湊一個融資平臺,籌集2000萬美元的種子前期產品,來打造這款爛東西是很誘人的。幸運的是,在我上一次創業之後,我發誓不再嘗試開發或銷售軟體,所以我將留在我的律師事務所,我屬於那裡。
誠然,設計一個原型比設計人們真正想要使用的東西要容易得多。即使在更簡單的 “web 2” 技術上,也有成千上萬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但只有少數是重要的。建立一個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很簡單,但運營一個成功的社交媒體業務卻異常困難。
之前的 “去中心化” 嘗試表現得很糟糕。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嘗試 Mastodon 是一個聯合服務,儘管是一個不完美的服務,單個例項不能很好地擴充套件(正如唐納德-特朗普的公司,Truth Social,發現他們分叉了Mastodon,試圖通過捷徑獲得社交媒體的明星地位,卻發現Mastodon的後端無法處理他們的流量)。
同樣的道理(雙關語),像 Bitclout 那樣,把所有的資訊都轉儲到一個區塊鏈,並且把所有的資訊都儲存在 clear 中,是很容易的,但是是完全不可擴充套件的。Facebook不需要就全球狀況達成協議,允許人們刪除自己的資料;此外,Facebook每天產生超過4pb的資料。任何試圖模仿比特幣的系統(如Bitclout)都會很快被降級到執行在資料中心的幾個節點,就像以太坊一樣。
也有法律問題。事實證明,社交媒體公司受到一系列法規的約束。除資料隱私外,這些法規在美國一般都是統一的,其他方面則因國家而異。在美國,這些規定涉及非法內容的銷燬和報告、版權問題、資料保護和使用者記錄的強制披露等。所有這些因素都需要在任何 "去中心化 "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設計中加以考慮。
非法內容
長期以來,研究去中心化儲存解決方案的律師一直認為,非法材料的問題是採用這些服務的主要障礙。
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目前存在的最普遍的非法內容是兒童性虐待材料,執法部門稱之為CSAM。儘管明知存在這些資訊的人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從高額罰款到長期監禁,但加密行業對這一長期存在的網際網路問題的迴應或多或少是完全忽視它。
託管使用者生成內容的 Web2 應用程式,如 Reddit、Twitter或 Facebook,對這類非法內容採取了非常主動的方法。聯邦法律要求“提供商”——這個術語指的是“電子通訊服務提供商”,法院很可能會理解,這是指區塊鏈節點運營商以及傳統的集中式服務提供商——在發現CSAM時刪除它,安全儲存它90天直到收到法律程式,然後安全銷燬它。Facebook和其他公司使用包括微軟的PhotoDNA在內的各種軟體來自動檢測、刪除和報告CSAM。
在沒有《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 這類東西的海外,“非法內容”的類別甚至更廣。如德國Netzwerkdurchsetzungsgesetz,或 “NetzDG”,要求社交媒體服務的運營商在政府註冊,達到一定規模後,遵守刪除要求;法國法律沒有。2020-766年針對網際網路上的仇恨內容,如果在釋出後一小時內沒有刪除包括“恐怖主義”內容在內的非法內容,將被處以罰款;或英國《2013年誹謗法案》第5條,該法案對涉嫌誹謗有類似於美國DMCA的通知和刪除程式。
據我所知,像Reddit和Facebook這樣的服務對上述所有請求和要求都有很好的迴應,而許多基於區塊鏈的服務,如StorJ或Sia,則沒有這樣的控制(或只有非常有限的控制)。**它們允許儲存加密資料,而不建立使用者記錄或服務提供者(在這種情況下,節點運營商)能夠確定哪些資料被儲存或評估儲存資料的合法性。
很有可能,我甚至認為很有可能,去中心化的資料儲存服務目前被用來託管非法的內容,很有可能是在託管節點運營商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於 "去中心化 "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來說,這種程度的故意視而不見是完全不可能的,它必須被設計成這樣一種方式,即在其他方面守法的使用者可以參與到網路中,同時安全地知道他或她沒有違反當地法律。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帶有儲存元件的區塊鏈解決方案甚至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任何希望成功的設計都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有入獄的風險,沒有人會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服務執行一個節點。
智慧財產權
同樣,我們的知識產權制度也不太適合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使用。
社交媒體節點運營商——是“為數字線上通訊提供傳輸、路由或連線……的使用者選擇的材料,不修改傳送或接收的材料內容”的實體。是《數字千年著作權法》所指的“服務提供者”,是《著作權法》所指的“出版商”,因此需要考慮以下兩方面:(a) 防禦性的;必須向版權局登記,以利用 DMCA 的安全港保護,以及 (b) 考慮自己因託管可能引起版權侵權索賠的材料而受到曝光。
至少,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對託管在一個節點上的任何第三方內容實施 DMCA 的通知和刪除程式(這將涉及到如果節點運營商想要從這種保護中受益,他們需要向版權局還原自己)。更糟糕的是,我們可能會看到版權釣魚者,由於可能缺乏經驗的被告數量的巨大增加,他們最近變得更加大膽,不斷地惡意攻擊節點運營商,以勒索小額和解金。在另一種選擇中,應用程式可以設計成讓使用者根本不託管影象或影片——這類可受版權保護的主題是那些煩人的版權執法律師事務所最常使用的。
很難推測在一個還不存在的通訊媒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侵權和強制執行。然而,從我們在 web2 中看到的情況來看,一旦 Web3 有利可圖,版權釣魚者的存在就幾乎是必然的。
資料保護和披露
當我們考慮到一個參與去中心化網路的人在操作他或她的節點的過程中可能會獲得大量的使用者資料時,又會產生一個問題。
讓我們假設,為了論證,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系統,該網路將允許使用者下載與他們相距兩度的所有人的使用者資料和帖子。因此,假設我關注了@A16Z,而@marmotrecovery也關注了我,那麼@A16Z將被允許下載和儲存我的資訊和帖子,以及所有關注我的人的資訊,包括@marmotrecovery。從@A16Z關注的使用者數量(50萬)來看,可以說,如果A16Z在這個假設的網路上執行一個節點,那麼根據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或其他當地法律,它可能是一個“服務提供商”,並可能需要實施一個合規計劃。
同樣,節點運營商也可能成為《儲存通訊法》(18 U.S.C. § 2701 et seq)所指的“電子通訊服務提供商”,因此可能被要求將其計算機上的記錄交給政府,而不需要政府首先獲得許可——至少,在這些記錄與節點運營商所擁有和控制的第三方有關的範圍內。使用者不太可能想執行一個邀請這種程度的入侵他們個人生活的網路。應用程式將需要被設計成在其節點上儘可能少地持有第三方資料。
關於未來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網路設計的一些粗略結論
以上確定的所有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素:社交媒體不需要就永久和不可改變的全球狀態達成協議。相反,社交媒體需要一定程度的審查和刪除。像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技術被設計成使刪除成為不可能或過於昂貴的方式。因此,一個去中心化的Twitter不會像比特幣那樣。
無論是出於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還是簡單的可用性,對內容刪除和稽核的需求都將是任何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系統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諷刺的是,在 Web2.0 系統中被認為是不公平的內容控制正是推動 Web3 系統去中心化的社會媒體的原因,這一點我沒有忘記。至少,內容控制對社交媒體使用者體驗的核心作用意味著,簡單地把所有東西都扔到區塊鏈上,就像 Bitclout 所做的那樣,然後把它複製到網路的每一個節點上,就像Sam Bankman-Fried似乎建議的那樣,把其他東西都指向IPFS的鏈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我的預感是,第一個真正成功的 “去中心化” 社交媒體系統將不會試圖成為一個全歌全舞的世界計算機,而是讓參與者複製網路運作所需的絕對最低限度的可行資訊。在我看來,在使用社交網路時,我要求社交網路提供的唯一意見是,特定的內容是否是由某個人釋出的。我對社交網路關於這個世界的任何其他意見幾乎都不感興趣。如果有的話,“區塊鏈”這一塊應該被歸結為提供一個使用者名稱和相關公鑰的登記簿,而不是其他。
“不可能。‘去中心化的Twitter’ 將有自我託管的內容。鏈條絕對應該是使用者的公鑰和使用者名稱的登記簿,這樣你就可以驗證某個特定的帖子是由某個特定的使用者手柄發出的。http://t.co/UF5vnb0tbX”
— Preston Byrne (@prestonjbyrne) 2022年4月14日
第一個成功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服務也有可能將使用者託管的資料種類限制為純文字,在大多數情況下。
首先,從刑法、版權和資料保護法的角度來看,只託管你和一群特定追隨者寫的文字是一個低責任的主張。它對頻寬的影響也更小,而且更容易進行點對點的傳輸。
其次,影片和影象託管,僅僅因為涉及的資料量,如果沒有其他原因,很可能會像現在一樣被外包。有很多第三方平臺(Bitchute, Cozy, Odysee)對影片內容有寬鬆的內容稽核政策,但並非不存在。這可以彌補目前由YouTube等老牌網站提供服務的市場缺口,同時也可以免除節點運營商監管內容的責任——如果要讓使用者遠離版權噴子,這將特別有用。為了提供這些內容,去中心化系統所需要做的不是阻止連結到這些服務(連結攔截是Facebook和Twitter都參與的做法),或者允許使用者通過操作第三方內容提供商的白名單/黑名單來控制他們看到的內容(例如,自由圖書館可以遮蔽所有右傾網站,而反對者可以遮蔽所有自由圖書館媒體)。去中心化的系統將成為這些網站的另一個流量來源。
當然,我可能是錯的。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某個地方的某個天才可能正在寫一篇長達六千字的博文,介紹一個“Zk-Dork證明鯊魚分片”的社交媒體提案,該提案將建立在某個全唱全跳、類似以太坊的Rube Goldberg機器上,承諾通過ConsenSys簡單地在AWS魔法上執行整個事情來解決所有擴充套件問題。然而,我的預感是,對於這個問題,更簡單的答案更可能是正確的。”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可能更像 RSS,而不是 Ethereum 。
雖然這個草圖描述了審查制度辯論的一個不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一個不完美的解決方案可能是一個充分的解決方案。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發生的大多數出於政治動機的 “審查” 不是針對影象和影片,而是針對第三方網站的連結、錯誤思想的純文字表達以及數字身份本身。
一個有效的 “去中心化” 的社交媒體審查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能只需要確保文字、連結和身份是不可審查的——文字和連結是自我託管的,而身份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我們把問題定位於解決這組有限的問題,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具有半成品使用者體驗的去中心化Twitter的可用版本是可以實現的。
後記
*一位律師朋友問道:“那些想要像deTwitter那樣的人,難道沒有一個設計目標是破壞審查法律,讓網路在儲存非法內容的情況下繼續執行嗎?”
這取決於你的設計目標是什麼。在抵制第三方審查方面,一個允許所有合法言論的網路將具有與允許所有非法言論的網路完全相同的設計特徵。使用者不應該能夠關閉任何其他使用者。
然而,對第三方的審查抵抗並不要求對自己的審查抵抗。這是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解決方案與Eth和比特幣等系統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後者對世界的審查抵制包括對自己的審查抵制(你不能刪除自己的交易)。使用者將需要對自己的硬體和自己的言論或多或少地成為絕對的獨裁者,這與第一修正案和任何將伺服器連線到公共網際網路上的人的法律義務相一致。如果一個使用者選擇託管非法內容,執法部門應該能夠在不破壞整個網路的情況下取締該使用者。這將使構成受保護言論的高價值言論通過從美國這樣的地方託管而在全網盛行,同時允許執法部門對諸如暴力威脅和其他零價值的言論作出反應。
雖然政府可以在這樣一個系統中追究人們對其言論的責任,但他們將無法通過使用法律程式或通過對私營企業施加非官方的壓力來”解除”某人的身份——我懷疑,這種壓力就是在幾乎所有主流技術產品中全面禁止像 Alex Jones 或 Milo Yiannopoulos 這樣的右翼人物的背後,對於我們這些記得的人來說,在24-48小時的時間裡,幾乎是在整個網際網路上對幾十家公司實施。這就是為什麼該系統唯一真正不可改變的部分將是去中心化的身份--據我所知,擁有一份地址簿的副本並不違法,即使其中一些地址屬於不良行為者。
**在發表這篇文章後,一位讀者指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服務 Sia 實際上已經開始引入此類控制,儘管似乎是有限的。這些控制並不試圖馴服整個去中心化的協議,而是將協議分成兩部分——付費服務 (SiaPro) 和不受監管的免費服務 (SiaSky),它們利用單獨的域,付費服務按規則執行,而不受監管的服務保持不受監管。
- 解析加密遊戲中的單代幣和雙代幣模型
- STEPN清退大陸使用者:實施GPS技術防作弊。確實跑不了了
- NEAR上的極光世界:全文解讀 EVM 相容鏈 Aurora 及其產品線
- Vitalik:評估演算法穩定幣的兩個思想實驗
- ConsenSys:速覽以太坊測試網簡史
- 專訪 STEPN 創始人:從地質勘探、開餐館,到 10 億美元的 Web3 殺手應用
- 鏈上指標表明:比特幣市場會進一步下跌
- Gnosis Chain生態概覽:共有237個專案,DeFi專案佔比超過兩成
- FaceDAO:直抵Web3世界的去中心化社交平臺
- 解密代幣經濟學:從代幣供需中制定投資策略
- OpenSea 內容治理困境:從 Okay Bears 最熱仿盤下架事件談起
- 深度調查:EOS 這五年發生了什麼?Block.one 為何出局?
- 音樂產業對Crypto的採用再加碼,全球最大的音樂集團為藝術家發行數字資產
- 深度解讀 Avalanche:從相容 EVM 的 L1到「子網先驅者」
- UST暴跌背後的穩定幣生意經:理財成賺錢套路,華爾街是幕後金主
- 加密「雷曼時刻」回顧,「UST 脫錨」帶來哪些次生災害?
- 怎樣構建去中心化的Twitter
- 如何使用SQL分析Web3中的資料?
- 估值34億美元,讀懂PayPal的web 3版本MoonPay
- Pantera 合夥人:熊市並不那麼糟糕,它是投資的絕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