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論之邊界替代(一):講定位更要講邊界
編輯導語:現在很多事情都講究“定位”,但也有人不這麼認為。近期,華杉老師怒懟了定位理論,對此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作者針對該事件,總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一起來看看。
最近業內發起了一場論戰,華杉老師怒懟定位理論,推出了抖音直播《華杉講透“定位理論”》,微信公眾號也釋出了全程直播的文稿實錄,看了大家熱熱鬧鬧地探討,也不禁想說兩句,權當給大家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在尊重的基礎上表達,共同做大做強行業。
華杉老師直接開戰,氣場全開,火力凶猛,直撲定位,目標是從理論底層對定位進行絞殺。
- 《定位》不是理論,它不符合理論的質量標準;
- “第一思維”的錯誤和“人類理解性的共性缺陷”;
- 消費者的四個角色;
- 心智定位的理論前提不存在;
- 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講的不是競爭,戰略定位不是定位,是“詞語假象”;
- 《整合營銷傳播》是學術勝心的誤人子弟。
當然定位系也不是吃素的,要戰得戰,也派了幾員大將應戰。
一、華杉老師為什麼要和定位爭呢
表面上是相互怒懟,是學術探討,但本質上是品牌諮詢話語權爭奪,並且以一種急不可耐的方式。
搶到品牌諮詢第一話語權的價值是什麼呢?
就是客戶紛紛歸順,都找華與華做專案。
這是一個很大的野心。
二、為什麼策劃/諮詢行業都試圖用自己表述體系替代別人
本質上都試圖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解釋世界。
並且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這套方法勝過別人的方法。
其實就是華杉老師說的“勝心”,“其說本已完備,非要另立一說以勝之。”
懟是勝的一種方式,並且要在大眾面前以更為激烈的方式取勝的一種方式。
華與華內部的所有文字中是不能出現定位這兩個字了,一出現這兩個字就是對老大權威地位的蔑視,就是內部純淨的思想中出現了異教徒的種子,就是這個教派的叛徒,就會被這個派別的所有人唾棄。
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策劃/諮詢行業是隱形規則,心照不宣。
其實根本上是大道相同,各有表述而已。
比如,定位叫定位語,華與華叫超級話語,華與華做漢庭專案的時候超級話語是“愛乾淨,住漢庭”;換成定位表述,漢庭定位在乾淨酒店,這就變成了定位語。
這個有本質有區別嗎。
肯定沒有。
但你問這兩家,一定會告訴你有的。
這也是華杉老師說的”思維泡沫和精神迷霧”吧。
三、為什麼大家都沒有分清認知、思想、理論、方法論、方法、工具
1. 認知
認知本質上是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層次。
你要做一縣的生意,要有一縣的認知;要做一省的生意,要有一省的認知;要做一國的生意,要有一國的認知,要做世界的生意,要有世界的認知。
解決哪一層的問題,就要有哪一層的視野,哪一層的認知及哪一層的知識。
張一鳴說“你對事物的認知,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毛主席說“人中間有三歲小孩子,三歲小孩子有許多道理都是對的,但是不能使他們管天下國家的大事,因為他們還不明白天下國家的道理”。
2. 思想
哲學級的思想是對普遍性底層規律的總結,思想是所有理論、方法、模型、工具的基礎,思想帶有廣泛適用的特徵,思想家就是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的大家,歷史程序往往由思想家推動的,人的成功源頭是思想,公司的成功源頭是思想,國家的成功源頭是思想,偉大的品牌背後一定是偉大的思想,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領導,就是思想領導。
毛主席首先是偉大的思想家,再是偉大的戰略家、革命家、理論家及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締造者。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是對普遍規律的總結,這個思想是跨越時代、跨越環境、跨越條件通用規律。
3. 理論
理論是公認的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系或系統。
理論則需要成為各家各派的公論,成為社會的共識,具有普遍適用性。方法論很多,但能上升到理論高度的方法論則少之又少。
4. 方法論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系或系統,是對方法進行系統總結並提煉出一般性的原理及原則,並加以體系化。
方法論可以是一家一派之說,具有區域性適用性。每家每派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論,但只有博大精深的方法論才能成就名門大派,就如少林派與嵩山派之間的關係。
5. 方法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及行為方式構成的解決方式。
方法是系統工程中的一個元素或子元素,而方法論則是整個系統工程;方法是具體的解決方式,方法論則是在抽取共性基礎上的高度抽象
6. 工具
完成一個具體任務的具體手段,既可以是一個有形工具,也可以是一個抽象工具。
工具是在操作層面的,而方法則是對具體手段做了總結及抽象概括。
四、為什麼策劃/諮詢行業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方法的邊界
是方法就一定有邊界。
方法有邊界、方法論有邊界、理論也有邊界。
方法、方法論及理論都是在一定的情況和條件下才能用的,一帖藥治百病,一本本書打天下,這個無論是商戰還是真正打仗都會是一個笑話。
《孫子兵法》中有這樣一條法則:“投入亡地然後存,陷入死地而後生”。
韓信據此背水一戰,大敗趙軍;馬謖據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同樣是根據《孫子兵法》,但因具體條件不同,解決具體問題的具體方法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
要從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來認識事物,時間不同了,地點不同了,條件不同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必然不同。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絕對不變的事物,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事物總會呈現出新的特點,要了解事物的真實情況,理論必須和實際結合,並且是實際情況的靈活應用,否則就變成了套模板,僵化、教條地使用理論是註定要失敗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原理運用於實際活動中的生動體現。在哲學上,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特殊性,或曰共性+個性的矛盾結合體。
分析問題,既要分析普遍的共性的一面,把一事物和他事物相聯絡,把握同類事物的本質,找到理論指引;更要分析特殊的個性的一面,把一事物與他事物相區別,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要從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來認識事物,時間不同了,地點不同了,條件不同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必然不同。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絕對不變的事物,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事物總會呈現出新的特點。
不承認自己的邊界,試圖用一個方法解釋世界,就是最大的“欺騙”,雖然行業中大家都會不騙人三個字貼在自己額頭上。
不騙人就要把自己的邊界亮出來,告訴別人,什麼情況下適用,什麼情況下不適用。
這才是最大的“沒私心”。
大家為什麼不願意承認自己方法的邊界呢?
根本上是這個行業需要資訊不對稱,資訊不對稱背後有“暈輪效應”,“暈輪效應”的本質是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優勢,形成對方主觀推斷的泛化,擴張和定勢的結果,從而達成對自己有利的條件。
將自己的方法斷言化及泛化本質上是調動了企業家取巧的心理。
承認了自己的邊界,就喪失了這個優勢。
這個可能是大家都不願意承認的原因吧。
五、為什麼說定位與符號並沒有交鋒,其實只是在各自邊界中打轉轉而已
華杉老師在怒懟定位理論中說:
市場不是隻有第一沒有第二,餐飲業是定位在中國最早的戰場,那大家想想餐飲業誰是第一?你只記得一家,就只吃一家東西?並不是。廣告公司誰是第一?原來說4A第一的是奧美,本地第一是葉茂中,那你就不記得華與華了?事實並不是。
華杉老師舉例的餐飲業是一個“消費者尋求多樣化購買”消費的且有明顯地域壁壘行業,這樣的行業集中度必然很低,註定有大量的企業及品牌會共存,華杉老師用這個例子來證明消費者心智中數一數二規律不成立,顯然是不適當的。
消費者尋求多樣性的市場餐飲很典型,今天我要吃蘭州牛肉麵,明天我要吃餐飯,後天我要吃火鍋,大後天我要吃莜麵,再後天我要吃西餐,週末還要吃一次日本料理,消費者不會一直吃莜麵,也不會一直吃火鍋,這樣各個品牌就有了生存空間, 品牌成功的關鍵要在自己這個類目中進入消費者的心智,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生意就會很成功,這樣的市場的優勢在於叢林效應,即叢林中很多大樹都能生存,但因缺乏標準,沒有絕對的參天大樹。
除了餐飲是一個消費者尋求多樣化購買的行業,女裝也是一個典型的消費者尋求多樣化的行業,女生永遠覺得自己的衣櫃中缺一件衣物,不會盯著一種款式、風格、品牌,而是嘗試不同的穿搭、風格、品牌;所以女裝很容易做到1~3億,但是做到10億以上就寥寥無幾,之前女裝龍頭拉夏貝爾也僅30多億,也轟然倒地,女裝註定了是一堆品牌共同成功的市場;而男裝則標準化,因為男裝尋求多樣化遠低於女裝,男裝一家海瀾之家銷售額就超過了200億。
營銷界根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同,購買驅動力不同,通常會分為:
- 習慣性購買行為
- 複雜性購買行為
- 尋求多樣化購買行為
- 減少失調性購買行為
因消費者購買驅動力、供需關係、履約集中度、規模效應,行業發展到終局,行業格局會呈現以下的不同型別:
- 贏家通吃:網際網路是一個典型的贏家通吃市場,微信你只會用一個,不會用第二個,因為網際網路是一個充分競爭,消費者遷移成本為零的市場,馬太效應明顯。
- 雙寡頭效應: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波音和空客、格力與美的、摩拜與OFO、蒙牛與伊利,許多行業細分市場經過一系列的摸爬滾打,最終都不約而同般留下了“雙寡頭”的市場格局。
- 6/3/1格局:三足鼎立一種階段性的穩定性格局,這就是典型的三姬分金,即在一個市場中,存在實力最強的A,相對較強的B和較弱的C,三者相互博弈,既需要共同抵禦外來侵入者,又需要保持現有的平衡關係
- 多強並立:比如在白酒行業中的次高階白酒,因為次高階白酒品類的消費特點是以價格帶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因為在同一個價格帶,不同品牌的系列產品都有一定存活空間。
- 叢林品牌效應:叢林效應是指尋求多樣化消費的市場,消費者天然就喜歡嚐鮮,在這個叢林中註定會有很多品牌能共同成功,但叢林往往會成為灌木叢,因為大家都長得比較矮。
- 一強多弱格局: 比如辣醬行業中的辣椒醬,品類關注熱度適中,品類競爭終局很可能形成一強多弱的局面,最終是老乾媽具備知名度,佔據領導地位,但是市場份額也不到20%,剩下的各個地方的辣醬品牌呈離散型分佈。
- 多弱並立:比如在家裝行業,硬裝公司眾多,但幾乎沒有品牌,截止2017年,家裝行業公司數量13.2萬家,而我國家裝市場CR5僅佔1.2%,消費者幾乎對家裝行業的公司品牌無感,家裝行業的品牌認知僅限於行業內部,在市場端認知非常薄弱。
你翻一遍定位系案例,你會發現基本上沒有女裝、時尚、奢侈、體驗產品,為什麼少呢?
邊界所致。
這類市場把自己做到極致是王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發展空間,最大的競爭是不競爭。
你翻一翻符號類的案例,你會發現50%可能都是餐飲,很少強競爭環境如網際網路、快消等成功案例。
邊界所致。
這類市場必須在正面戰場與競爭對手廝殺,必須瞄著競爭對手建立競爭優勢,必須在競爭下壓制對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你再翻一翻定位系及符號類的案例,你會發現在長價值鏈行業如建材、工業品、家裝等,成功的案例都比較少。
邊界所致。
因為長價值鏈行業,本質上不是品牌驅動戰略,而是戰略驅動品牌。
本文由 @歐賽斯何支濤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 新手博主如何從0到1?試試這5大步驟【建議收藏】
- 產品設計:單列還是雙列,該如何抉擇?
- 淺聊一下廣義供應鏈的前中後臺
- 產品設計中的延遲資料
- 案例拆解:從抖音FACT 全域經營方法論拆解「東方甄選」的運營策略
- 有價值的“對標分析”應該怎麼做?4000字全詳解
- 一條提示資訊的N種表現方式
- 【大健康案例】私域引流轉化超45%,我只用了一招!
- 客戶成功實戰筆記(18):客戶成功管理三板斧
- 從老闆的角度看電商思維——喚醒購物慾望
- 00後整頓職場:一次精心設計的出圈“群聊”
- 探討 | 品牌升級的兩種誤區和三個步驟
- B端設計師的競品分析方法
- 怎樣搭建媒體廣告商業化體系(二)
- 賦能型內容產品——功能迭代覆盤(一)
- 聚合物流系統(4PL)解決方案該如何搭建?這是我的設計思考
- 網易雲的新App:MUS真的是高顏值高學歷的“探探”嗎?
- 3000字講透什麼是“業務思維”
- 譯體驗|Gartner:建立洞察力驅動的客戶旅程地圖
- 2022-2023設計趨勢ISUX報告· NFT虛擬形象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