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发超薄燃料电池 仅利用人体自身糖分就能发电
财联社上海5月23日讯(编辑 黄君芝)众所周知,葡萄糖是一种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它是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的能量来源。但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它最终有一天或许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
近期,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慕尼黑技术大学(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葡萄糖动力电池,可以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先进材料》杂志上。
据悉,该装置比其他提出的葡萄糖燃料电池更小,只有400纳米厚,大约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而且每平方厘米可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这是目前环境条件下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
此外,这款新设备也很有弹性,能够承受高达600摄氏度的温度。如果将这种高耐热性集成到医疗植入物中,将允许动力电池在所有植入装置适合的高温灭菌过程中保持稳定。
新装置的核心是由陶瓷制成的,这种材料即使在高温和微型尺寸下也能保持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人员设想,这种新设计可以制成超薄薄膜或涂层,包裹在植入物周围,利用人体充足的葡萄糖供应来为电子设备供电。
“葡萄糖在体内无处不在,我们的想法是收集这些现成的能量,并用它为可植入设备供电,”Philipp Simons表示。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DMSE)开发了这一设计,作为他的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葡萄糖燃料电池的电化学。”
“电池一般占据了植入体90%的体积,现在你可以制作一个带有薄膜的设备,你将拥有一个不需要占用空间的电源。”Simons的论文导师、DMSE客座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固态电解质化学副教授Jennifer L.M. Rupp表示。
「其他文章」
- 由于设备短缺:俄罗斯 Rostelecom 停止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 快播创始人,再创业跌了一跤
- 坚守红色电信初心中国电信加强云安全服务
- Gartner:浪潮服务器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 红星观察|“翼龙”与成都,如何比翼齐飞?
- 创世伙伴周炜:VC没有躺平的借口
- 看直播找工作!6月30日,我们等你!
- 28页PPT,拆解元宇宙、web3、新能源、生命科技、商业航天等11个科技创新前沿领域
- 一场属于理想的“科技日”
- 美知名零售商泄露2300万用户信息案落幕:赔50万
- 元宇宙标准正在构建:Meta、微软牵头,字节、百度只是旁观?
- 网招平台巨头回归!BOSS直聘:即日起恢复新用户注册
- 新基建提速 推动我国算力产业生态日渐完善
- 透过华为军团看科技之变(五):智慧园区
- 弹窗广告关了,系统通知广告又来轰炸,手机厂商是幕后推手?
- 社交媒体让我们更加愤怒了吗?
- 全国行程码“摘星”!想去哪玩?热门目的地搜索暴涨300%
- “造车”,腾讯抄了华为后路
- 小米游戏升级未成年保护:开发者可零成本接入防沉迷系统
- 涂鸦智能出海欧洲,推动欧洲智能家居应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