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居家隔离,我收获了什么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隔离管控还未结束,有些人已经崩溃了,也有些人变得更强了,生活的走向永远取决于主导它的人。
在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方针的大环境下,不论你在哪个城市,都有可能不定时被隔离在家中,以支持防疫工作。所以在我们行动自由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为这种不定时的不自由未雨绸缪。
背景介绍
本人在上海疫情隔离管控期间,学到了一些生活技能、看到了一些社会百态、总结了一些人生观点,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希望所有人用不上 。
自从被隔离开始到这篇文章起稿为止,已经是双满月的时间了,这段神奇的经历的确算是见证历史,但应该是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历史。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的心态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期盼早点解封,到如今的即使有防范区可以定时出门买东西,也有很多人质疑出门会让无疫小区徒增感染风险,而拒绝到线下门店排队采购;从一开始考虑到感染风险,坚持认为忍一忍很快就会熬过去,从而坚决反对团购、外卖等物资采购形式的一些老年人,现在也因为封控时间过长,亟需年轻人帮助其通过接龙、外卖等渠道采购生活必需品。
邻里关系达到了现代社会巅峰。以往在电梯里碰到也不会打招呼的邻居们,自从开始居家隔离,互相之间变得无比热络,甚至已经超越了我印象中 90 年代的那种邻里关系。如果家里缺少一些目前不方便购买的必需品,如杀虫剂、蚊香、打印机墨盒等,乃至家里电饭煲坏了,只要在小区群里吼一声,马上就有人送到你的楼栋门口,而且基本都是放话说: 只送不卖 。
居家隔离,对所有人的适应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非亲身经历不能感同身受,本文将在多方面讲述个人体会。
吃饭这件大事
做饭真的是被逼的
在本次隔离发生之前, 我是不会做饭的。我唯一得心应手的就是用电饭煲煮白米饭,我爱人倒是会做一些简单菜式,但是由于白天她需要居家办公,无法腾出大把的时间在厨房制作一日三餐,那么关于两口子的吃饭问题,就自然而然落到了居家而不办公的我的头上。
自己烧还是吃速食?这是我们刚开始隔离时想到的问题。吃速食的话,比如速冻馄饨、饺子,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时间,只需从冰箱里拿出来,到厨房用锅加热,煮熟捞出即可食用。近两年又有一些更方便的产品开始面向家庭消费群体,那就是预制菜,甚至无需起锅,微波炉加热即可吃到「大厨味道」,方便快捷、质量相对稳定。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在隔离管控期间,实在是很难买到。 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只有两次成功从美团买菜上抢到了几盒速冻馄饨,之后再没见到它上架过了。
当然,随着小区团购的兴起,隔三岔五也会有各种熟食售卖,但因为品种相对单一、保质期较短等因素,仍然无法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正餐供应渠道。
事态的发展到了几乎没有选择权的时候,也就只剩下自己烧这一条路。我害怕做饭,具体一点其实是由于害怕炒菜、煎炸食物时溅出来的热油接触皮肤导致烫伤。而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围裙穿好、袖套戴好,也要勇往直前地上了。
虽然我们平时很少做饭,但得益于有囤货习惯,家里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库存还是比较充足的,这让我在特殊时期对做饭这件事更加有底气。
万事俱备,只欠厨艺。
烹饪学习成果
学习初期的最佳途径是模仿,第一道炒青菜,在虚心请教我爱人后,从最基本的备菜开始学起,然后是热锅冷油、翻炒方法、赏味、放调料等。 出锅的时候盛出来的除了菜还有满满的自豪感 ,这意味着自己从一个只能采摘野果充饥(吃熟食)的猿,变成了能利用工具进行烹饪(自己烧饭)的原始人了,自从点开了这棵天赋树,一发不可收拾。
从简单蔬菜开始,慢慢熟悉之后,开始学习做小荤:蒜苗炒肉片、芹菜炒肉末、番茄炒肉末等小炒菜,然后接着就是大荤:红烧肉、炖猪蹄、香煎翅中、土豆炖牛腩、清蒸鲈鱼等。
吃饱喝足,渐渐地也不再满足于家常菜式了。我作为一个平时一天三顿吃食堂,认为吃饭就是为了填饱肚子的人,以前是断然不会去看美食节目的。但是在居家隔离期间,我居然点开了东方卫视去年录制的一档美食综艺节目《打卡吧!吃货团》,边看边流口水。 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 ,于是我开始解锁各种奇怪的美食菜单:米布丁、米锅巴、黄金玉米烙、贵阳洋芋粑、炸鸡、迷你旋风土豆等,虽然制作工序比较麻烦,制作两小时,上嘴两分钟,但也算是一种单调生活的调味剂,让人在隔离期间不至于太过烦闷。
经过一个多月的烹饪学习,在身上收获了不少热油烫伤痕迹的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小经验:对于新手厨师,如果家里有摩托车头盔这种东西,建议在比较容易溅油的操作时戴上,此款神器 在切洋葱时也有奇效 。
烹饪学习途径
对于没有烹饪经验的我来说,《下厨房》是我用的最多的美食 app 了,我会选那些跟做数量较多,评价较好的无门槛上手教程来学习,只需要跟着教程依葫芦画瓢,大致都能做出一些看上去还不错的菜肴来。口味方面因人而异,所以在制作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喜好,酌情增减调味料即可。当你相中一份菜谱教程的时候,先别忙着下手,到评论区看一看大概率会有意外收获。有很多教程中没有细说,但是别人在制作过程中发现的坑,可能 在评论区就会有解决方案 。
小红书、短视频平台等,偶尔也能挖掘到一些精致的零食菜,因为这类平台的内容篇幅相对较短,一般不会详细地写出每一个步骤,在自己有一定烹饪基础之后,作为一些感兴趣的菜式尝试一下也是可以的。
囤货这件事,你真的会吗?
封控之前,用投资思维囤货
遇上此次封闭管理之前,我们家还是比较喜欢囤货的,每次 618、双 11 等电商活动日,都会屯一些消耗量大、保质期长的日用品,这得以让我们在封控时期不用担心常用的日用品被消耗殆尽。事实证明,遇上这次的突发管控, 除了食物之外,其他生活必须的日用品都很难买到 ,要么因为供应链断了,要么因为有库存的商家也被封闭管理了。
不爱囤货的小伙伴们,平时牙膏、洗发水这些日用品直到接近用完,冰箱里的冻品、鸡蛋等接近吃完才出门购买的话,在这种常态化疫情管理模式下,可能需要转变一下思维模式。
著名投资人E 大提出过一个很好的囤货理论:冰箱保留一个 「底仓」 ,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正常取用,少了就及时补充;然后根据你所在地周边省市的疫情情况适当 「加仓」 ,来应付突如其来的封闭管理期间生活所需。这样即使突然被通知明天开始居家隔离,今晚也无需跟其他人一样蜂拥至超市排队抢购了。
没事的时候可以地毯式清点一遍家中的物资,列出现有存货清单后,根据实际生活需求和储物空间的空余情况适当补充,充分做到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否则一旦进入封闭管理,可能会出现像我一样,因漏买洗发水而需要向邻居借用的尴尬情况。
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有些冰箱会结霜。如果平时没有定期除霜习惯的话,厚厚的霜会让本就不富裕的冷冻空间变得更为狭小,严重影响囤货数量。家里有这种冰箱的话,强烈建议 近期抽空进行断电除霜 ,一旦被封闭管理,就没有机会腾空冰箱了。
封控期间,合理利用有限空间
若你已经处在居家隔离的时期,合理根据家庭食物消耗情况进行食材采购即可,别因焦虑而过量囤积导致食品过期和腐烂。随着各地防疫经验愈发丰富,我相信每个地方的物资储备工作会做的更充足,采购渠道也会更加畅通,放宽心,你的情况应该不会比我经历过的更糟。
肉制品是相对容易储存又很耐消耗的食品,根据疫情发展可以适当囤货。 绿叶蔬菜和水果较易腐坏 ,如果当地采购渠道畅通,线上平台物资充足的情况下, 不建议一次性采购太多 ,即便冰箱能放下,因为消耗能力的关系,到后期很容易进入「什么快坏了吃什么」的循环。根茎类蔬菜,比如西葫芦、胡萝卜等,妥善包装冷藏后,存放两三周不成问题。其中土豆的保存方法是低温、干燥和避光,冰箱若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用纸包起来,放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存放两到三周的时间不成问题。
在居家隔离期间,记得 别让抢菜这件事占据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要看见什么都想买,买回来才发现根本消耗不掉,造成无端的浪费。若是在封控之前就已经做到了物资盘点、适量囤货,那么此时只需要适时适量补充即可。
掌握小葱、蒜苗的种植方法,现在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易腐的调料菜品,在家自己种一些,就足够日常烹调所需。也不用在各种买菜平台因为一把两块钱的葱,还得强行凑到起送价了。
成瘾性食品的现状
香烟
据我观察,烟民在封控期间的日子,真的不太好过。虽然各种团购群里,偶尔还是会有烟酒店的老板发出香烟的售卖信息,但是价格上已经明显上涨了,具体涨幅高低不一,而且购买此类商品一般需要请外卖小哥跑腿,跑腿费在这特殊时期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经常会看到有人在群里抱怨 「香烟都抽不起了」 。再者因为上海市烟草供应已经完全停止,各类烟草供应商手上的存货品种是不多的,这也会导致烟民们没得挑,除非忍着不抽,否则再贵也得乖乖掏钱,经济负担一下子就大了。
特殊时期,对某些人群来说是「必需品」的香烟,因为数量稀少,流通价格变高,一下子就变成了所谓的「硬通货」,所以你会在一些网络文章上看到建议屯香烟以换物资的论调。但实际观察下来,屯香烟并不是一个好方法。首先,以物换物在公平性上本就很难具体衡量,搞不好最后你还觉得自己亏了。其次如果你打算私自出售而大赚一笔,这件事本身就存在法律风险,所以 此方法不推荐 。
最后,如果你是烟民的话,我的建议是 就地戒烟 。理由有三:第一,节约了大笔开销,连续封控的时期,买烟的开销占据很大比重;第二,戒烟后不必再为购买渠道不畅,抽完上顿没下顿而焦虑,减小心理负担,身、心健康都得到了保障;第三,平日里各种导致戒烟失败的因素和障碍,在居家隔离期间全部一扫而空(买烟比较方便、价格不贵、同事发烟不好拒绝等), 这是你戒烟的最好机会 。
咖啡
众所周知,咖啡是我们打工人的「续命药」。三月中下旬封控刚开始时,「我要买咖啡啊」上了热搜第一,接着因为一些负面因素,上海就有了「咖市」的别名。咖啡在这种时候也能「续命」吗?
事实上由于居家隔离,有很多人在家并不需要工作了,即便需要居家办公,因为节省了通勤时间,大多数人也不需要像在公司上班一样早起。既没了提神的需求,也没有了咖啡社交的圈子,曾经消费量全国第一的地方, 咖啡的地位也逐渐不保 。真实的情况是,因为需求量太少,我们小区里关于咖啡的团购几乎就没有成功过。
刚被封在家的时候,我还抱怨过家里没有一台咖啡机挺不方便的,而现在,即便有咖啡机,恐怕我也懒得起身去泡一杯了。
快乐水
据传,可口可乐在四月初荣登「硬通货排行榜」第一名,这点毫不意外,居家隔离躺平的时候,谁能拒绝一瓶快乐水呢?
但是,在此不得不泼一盆冷水,想要 屯可乐换物资也是不切实际的 ,以物换物的话,邻居们并不会因为它是可口可乐而多给你一颗菜,毕竟正餐吃饱吃好,才是封控期间大家的根本诉求。
实地介绍一下可口可乐这类快乐水在上海的现状: 买得到,价格涨幅在可接受范围内 。京东上一箱 24 罐装规格为 330ml 的可口可乐售价大约在52元左右,目前在上海市各大外卖平台,不含运费能买到手的价格大概在 70 元到 80 元左右,涨幅在 30% 到 50% 不等。虽然涨幅挺高,但由于总价偏低,并且买一次能喝好久,所以总体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啤酒、各类饮料跟可乐的供货情况大致相同,但品种相对较少,馋的话还是有渠道可以买到的,涨价幅度基本和可乐等同。
居家隔离,也要记得开心
游戏机,你的居家娱乐好伙伴
非常庆幸家里有一台 Switch,在最初的一个月里,白天除了研究菜式的时间,基本都贡献给它了。
自从两年前买到家之后,只玩过旷野之息,其余时间一直处于吃灰状态。想必很多人的情况跟我差不多,平时上班挺忙,回到家看看电视就差不多洗洗睡了,周末的时间也不见得就能属于自己,可能纯粹是补觉日。这下可好,白天除了捣腾吃饭的时间,都可以拿来玩游戏了,顺带把塞尔达无双给通了。不得不说,这两部塞尔达,故事情节一部承前一部启后,加上大量精美的动画片段,给玩家描绘了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上一次给我这种感动的游戏,还是 2005 年 6 月的「魔兽世界」。
近期《Nintendo Switch Sports》也上线了,全程体验下来,除了足球的点球模式,双脚基本不需要挪动,家里只要有足够手臂挥舞的空间即可开玩,作为一款轻锻炼的游戏,也非常适合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参与。
当然如果你觉得只需要有手机和 Wi-Fi ,就可以通过刷抖音或者玩手游的方式来度过这段无聊的日子,那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有一台像 Switch 一样的娱乐设备,更容易将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带动起来,而不至于被念 「天天只知道打游戏」 。
追剧,消磨时光的利器
不管家里几口人,追剧这件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拥有姓名。居家隔离期间,吃过晚饭,开一罐价值 3 元的可口可乐,在沙发上选一个喜欢的姿势,快乐立马就来了。
我利用这段时间,把之前攒在备忘录里没来得及看的一系列精选剧集追个了遍,甚至还二刷了一些特别喜欢的剧集。平时跟我一样没时间笃笃定定躺在沙发上观影的你,爱优腾之类的视频会员在这种时候该开就开吧。记得 按月开通 ,既节约钞票,又不会因为广告浪费宝贵的休闲时间。这要是在平时,大块大块的追剧时间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反正外面的世界都已经这样了,安安心心呆在家里就是对防疫工作最大的支持,那就让我们来好好享受一下这难得的休闲时光吧。
毕竟,退休前也 不一定会有第二个这么长的假期 供你挥霍了。
抱怨没有用,不如提升自我
利用学习来对抗焦虑
在此之前绝对没有想到,随着新冠疫情的事态升级,有一天我需要被隔离在家整整两个月。事业单位、国央企还好,收入的影响不会特别大,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自从 2020 年初那场疫情开始,就一直勉强在存活的红线边缘挣扎。当疫情防控越来越严格,每个人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考虑,以后的日子里是否需要探索一些 在家就可以获得收入的工作方法 ,以便应付这类突如其来的状况,不至于一下子坠入窘迫之境。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虽然无法居家办公,但还是尽量保持着工作时的生活作息。一方面,我希望在通知解封或返岗召回的时候,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作息管理,很可能会被本能的惰性带进无意义的嗜睡状态——没有睡饱了的满足感,反倒更加疲惫。浪费时间同时,还会活在对自我的愧疚之中。
保持自律的生活作息之后,自然而然,本该工作的时间就空出来了。利用这段时间,强化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之余,也可以尝试学习一些新的工作技能。 这是最好的自学时间 ,只要家里有一台电脑,甚至只需一台平板、手机,就能获取到你想学习的资料和教程。学习让我即便隔离在家,每天也很充实,不会焦虑。
自学更讲究方法
之前看到过一个论点:学习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情。大致意思是,早期人类社会因为食物匮乏,能量显得极为珍贵。少做深度用脑可以节省能量,使得人类在极端条件下繁衍下去,而喜欢深度用脑的基因就在自然选择之下被淘汰了。
关于自学,我深有体会的四个字是 「兴趣使然」 。你一定会有跟我同样的感受:做感兴趣的事情,不知不觉就过了几个小时;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不知什么时候眼皮就自己合上了。学习这件事,没有兴趣,一定很难坚持下去。
所以在选择自学方向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对什么方面比较感兴趣,然后有方向性地去寻找相关学习资料,虽说我们不可能在居家隔离期间达成 一万小时定律 ,成为某方面的世界级专家,但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也足以让你将某些技能从入门到精通。
自学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难点在于持续的自律和坚持 。此时此刻一定不要忘记自我犒赏。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在达成目标之时,好好地奖励自己。可以是平时不舍得吃的一顿星级餐厅美食,也可以是躺在购物车里没舍得买的数码产品,甚至是一趟心心念念的旅行。当你达成心中的目标时应该清楚,因为自己的自律和坚持,在带给自己不平凡的人生阅历的同时,也节约了一笔不菲的学习开销,你比所有人都值得这一份犒赏。
强身健体别忽略
这次疫情隔离在家,网友们开玩笑说:咱们的活动空间,只剩下了房产证上的使用面积,公摊面积都去不了。当活动空间被局限在家里,时间长达数月之久,你必须在意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的身体状况。
四月初,我用一个周的时间,从起床开始戴上 Apple Watch 直到晚上睡觉,实际考察了一下一整天的行走步数,平均每天不到 4000 步。在封控之前,我的日均行走步数大约在 10000 步到 12000 步这个范围,也就是说,居家隔离导致我的 日常活动量只剩下了平时的三分之一 左右。
值得警惕的是,身体肌肉用进废退,长期保持低消耗量,最终会导致身体机能严重下降,一些疾病也会随之而来。不管你被封在家里多长时间,一周也好一月也好,仍然 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 ,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这时我又开始庆幸家里有一台 Switch,健身环和一块瑜伽垫,让我每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可以尽情在客厅挥洒汗水。
四月上旬,刘畊宏的健身直播间一炮而红,热搜持续了近一个月,我也已经跟着直播间跳了快一个月的毽子操,体重虽然没什么变化,但小腹明显平坦了一些。
运动安全是需要特别留心的。因为交通管控的原因,目前如果在家发生意外, 去一趟医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不但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方面也存在很多障碍。而且,医疗场所人员相对聚集,去医院治疗存在感染风险。不单单是运动方面,隔离期间各方面人身安全都是需要留心的问题。
关注心理健康
关于物资引发的心理问题
免费物资发放的公平性,是居民们最关心的问题。此前关于这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也诞生了以物资发放次数和质量,来作为二手房销售亮点的笑谈。
除了徐汇区的几个神级街道之外,大部分街道的居民,还是需要通过小区里的团购、外面的保供超市和外卖平台小商家,来补充家中日常生活必需品。
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一直在关注街道与街道之间,物资发放公平性的问题,非常容易让你在隔离期间心态严重失衡,焦躁易怒甚至惹出祸端的同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及时与邻居、楼组长、小区居委会深入沟通,有困难及时提出,通常这时最能帮上忙的是你的邻居。 切忌到无米下锅之时再求救 ,因为当求助信息过于集中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得到救助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以往的时间。
谨防陷入「信息茧房」
疫情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则新闻:在四川北路海宁路路口,一位来上海看病的老先生,因为突发疫情管控居无定所,只能露宿街头。好在最后上海虹口公安分局北外滩派出所民警,将其妥善安置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让我揪着的心终于放下。
我无法评价这种城市管理衍生出的相关问题,但我知道每时每刻,一定会有类似的情况不停地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发生。 长期关注疫情的负面信息,很容易陷入到负面信息构建的「信息茧房」当中 ,让你不停地想要从网络中深挖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这时我建议你放下手机,跟家人、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说不定倾诉一番之后会让你感受好一些。
频繁检测,也会带来焦虑
没有体验过居家隔离的人,可能无法理解隔离期间的睡眠质量,会比正常工作时期更糟糕这件事。正常生活节奏中,我们的睡眠连续性很强,一般晚上睡下去之后,直到早上才会起床。然而隔离期间, 连续睡眠竟成了一种奢望 。
封控初期,为了尽快辨别阳性患者,几乎每天都需要做核酸检测,但核酸采样的时间却是不固定的。有可能是早上 5 点,也有可能是 6 点或者 7 点,有时你早早地起床等待做核酸,可能却轮到了下午做。包括居委会在内,得到通知的时间也取决于这批负责采样的医护人员,在上一个小区采样完成的时间。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经常会在早上 5 点到 8 点的任意时间段,被突如其来的拍门声吓醒,然后睡眼惺忪地出门排队等待采样,采样完毕后,根据当时的时间情况决定是否睡个回笼觉。如此一来,睡眠质量可想而知。
后来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划分,我们小区因为一直保持无感染状态,被划分为防范区之后,做核酸的频次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每天两次的抗原自测。巧合的是,抗原自测上传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每天早上由楼组长在微信群里临时通知今日的抗原自测上报时间,为了不错过通知,迫不得已,我每天临睡前都必须将这栋楼的微信群聊关闭消息免打扰模式, 第二天在微信的通知声中不定时醒来 。
不停地核酸采样和抗原自测,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最开始做抗原自测的时候,等待试纸反应结果期间的那种忐忑和不安,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在这种长期睡眠不足、频繁检测的状态下,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将压抑在心里的焦虑和不安释放出去,然后继续配合和支持防疫工作,期盼早日解封。
隔离期间必备生活技能
房屋维保
在封控环境下,生活中遇到的寻常问题,解决起来都会变得异常不便。
比如最近,我们家卫生间洗拖把的水龙头,开始不停地漏水,猜测是因为水龙头老化,阀芯密封性出现问题。以前的话,直接请物业的水电师傅上门更换水龙头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抱着侥幸的心理还是先拨通物业电话求助,得到的回复是水电师傅被隔离在其他小区,暂时无法提供服务。
此路不通,转念想起前几年在小区附近的五金店买过东西,并留存过老板的电话。一番联系后,我顺利地通过跑腿小哥采购到了一个新的水龙头,老板还附送了一卷生料带。上网随便找了几个水龙头更换的视频学习了一下,摸清所有步骤和注意事项后我就自己动手更换了。
先关掉总水阀,拆卸坏掉的水龙头,清理管道积水后给新的水龙头顺着丝口缠上生料带,对准管道用扳手拧紧,接着封好装饰盖,最后打开总水阀后验证密封情况,困扰我好久的滴水声终于被解决了。
触类旁通,类似于更换厨房、卫生间的集成吊顶灯、下水道排水管等, 在有一定安全知识和准备的前提下,自己维修保养并不复杂 ,网上也很容易找到相关教程,先学习再操作即可。
善用互联网产品
在特殊时期我们会更加需要依托互联网产品。所以会发现,居家隔离期间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大部分都是对互联网产品不敏感的老年人,不会点外卖,不会线上买药,也不会上传抗原自测结果,通常需要热心邻居帮忙解决各方面的生活难题。
封控初期,虽然大部分商家仍然处于营业状态,但在岗的外卖员已经无法承载爆炸式的订单数量,三公里距离以内的跑腿订单在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上,打赏金额加价到 30 元也无人接单。这时打开顺丰速递小程序,点开同城急送模块,你会发现里面也有一项业务叫「万能帮买」,仅仅打赏 10 元就有快递小哥接单。现在这项业务已经下线无法找到,但在当时的情境下也给我们打开了思路。
云文档产品在各种团长手中,变成了得心应手的好工具。大家通过接龙确定需求后,团长将内容转换成云文档表格,并让购买人到表格中确认需求和价格,依次付款,完成后隐藏该行,让未确认的邻居能更快地找到自己的订单。团长不需要添加任何一位邻居的私人微信,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敲定交易内容,高效且方便。
经此一役,我改变了什么观点
想说想做别犹豫
我与父亲之间是典型的中式父子关系,通常我们的联系间隔,是以月为单位计算的,平时有事需要电话沟通,说完事情便直接挂断电话,连再见也不会说。虽然彼此都互相关心和牵挂,但却羞于表达。
这次居家隔离让我们迈出了很大一步,反正闲在家里,有事没事打个视频电话,跟父母沟通一下当下情况,顺便问一问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和需要,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一聊,畅快沟通的感觉非常不错。
平时说忙得没时间回去,一到周末只想补觉和葛优躺,父母也知道忙是借口,其实回趟家也就一小时车程。等疫情过了,一定常回家看看,跟父母坐着喝喝茶、聊聊天,一起出去兜兜风,吃吃饭。
我们经常会在电话中跟好朋友说「好久不见了,改天抽空一起吃饭吧」,挂了电话之后就像忘记了一样,再也没人提起这档事了。我上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去年的五一,跟在浦东的大学朋友说的,一年过去了也没兑现,现在的情况下甚至都无法兑现。趁有时间多出去与朋友见面、吃饭吧,别因为洗头麻烦、化妆麻烦而一拖再拖, 谁也无法预料见面吃饭这件事情,是否会在今后变得更麻烦 。
我需要两台冰箱
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认为家里只能放一台冰箱。在疫情之前,我一定会对一个家里放两台冰箱这件事嗤之以鼻,每周出去买两次菜不就省了 0.4 个平方的使用面积?按实用主义来看,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问题。
直到我看到别人家放了一台正常的冰箱和一台立式冰柜,里面琳琅满目的冻货如同进了超市一般,瞬间我明白了,多出来的一台冰柜并不是为了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它直接将家里吃饭的质量 拉高了一个档次 。
传统的冰箱分为保鲜区域和冷冻区域,保鲜区域的空间一般都会比冷冻区域的空间大上一些,普通家用三门立式冰箱总容积大约在 200L 左右,冷冻区域的可用容积大约只有 70L,那么去菜市场买菜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今天买了猪肉和鸡肉,就不买牛肉或鱼肉了,因为冷冻区域的空间不足以塞下更多的东西了。如果平时喜欢吃火锅,那么牛肉片、羊肉片、各类丸子,这些冻品就更是典型的 空间杀手 。为了在家吃一顿火锅,几乎需要特地腾出半天时间去超市采购一番,现买现吃,还得算着量买,否则吃不完的话,冰箱也没有多余空间去存储。
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家里还有一台 200L 的立式冷柜,专门储存冷冻食品的话,可以给吃饭这件事带来多少变化?
首先,我可以在菜市场采购时既要又要,因为储存空间不是问题, 没有了计划吃饭的束缚 ,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天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出来,品种多样性的问题有了更方便的解决方案。其次, 采购渠道彻底拓宽 ,以往只能去小菜场或连锁超市零星采购,有了另一台冷柜之后,完全可以从山姆、开市客这类超市采购大包装商品,或者趁电商做活动的时候,大批量采购,获得更低的商品单价。再者,应对疫情封控这类极端情况,多一个冰柜之后,至少也能保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获得优质且丰富的食物供应。
关于冰箱的选购,已经有作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索,可以移步这里查看: 《疫情当头,有冰柜不慌:美的 96L 冰柜体验与选购思路分享》
如果世界回不到 2019 年的样子,该怎么办?
2020 年新冠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我曾想过这么一个问题,难道我这辈子出门都需要戴口罩了吗?这让我觉得太荒唐了。
经过这次奥密克戎的肆虐,我开始明白,与其奢望病毒尽快灭绝,或者毒性降低到无需特别关注的地步,不如先从自身出发, 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预案 。无论是马上解封复工复产,还是继续支持防疫居家隔离,我都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对策,不会为突然被通知复工而慌乱,也不会为需要继续封控在家而焦虑。
因为我已经有了一种更好的生活理念, 无论世界将变得如何,都有相应的对策支持我好好生活下去。
最后,我相信疫情终究会过去,太久没看到陌生人的笑脸了,我想他们了。
- 题图由 Vinzenz Lorenz M 在 Pixabay 上发布
> 下载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newspaper:
> 实用、好用的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ocket:
- Apple 与「聚光灯」下的开发者们:App Store 交出阶段性成绩单
- 无需 Root,一键分辨手机自带系统应用用途或卸载: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 从盲目崇拜到理性使用,谈谈我眼中的「双向链接」
- Figma 的核心概念:Frame
- 消费者的高端梦先碎:作为米粉我究竟期待过什么?
- 一日一技 | 我开发的这款小工具,轻松助你将飞书文档转为 Markdown
- 闭关家中,我将监控摄像对准了自己
- #热门话题的两端藏着一段历史#
- 派评 | 近期值得关注的 App
- 站在用户的角度,聊聊「旗舰芯片」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改变
- 我是如何将旧设备的 Micro-USB 改为 Type-C 充电口的
- 科普 | 下载应用这件事,Play 商店为什么比国内软件商店更好?
- 一日一技 | 从原理出发,聊聊如何简化二维码
- 怎样一键并列显示双语网页
- 咖啡地图 | 哥伦比亚的咖啡与宗教
- 译文 | 无障碍字体指南:如何让字体更为友好
- 新玩意 106|少数派的作者们最近买了啥?
- 旧酒换新杯,Linux 游戏的春天
- App 1 | 国产小组件库,为笔记嵌入可视化模块:NotionPet
- 两个月的居家隔离,我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