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估計今年全球面板產值下滑 15%,第二季嚴重供過於求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終端需求下滑,且面板廠商維持高稼動率的背景下,顯示面板供應大於市場需求,導致其報價一直下跌至今,部分尺寸液晶面板均價相較去年高點時已經腰斬。
集微網訊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終端需求下滑,且面板廠商維持高稼動率的背景下,顯示面板供應大於市場需求,導致其報價一直下跌至今,部分尺寸液晶面板均價相較去年高點時已經腰斬。
據工商時報報道, Omdia 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今年面板出貨面積成長率腰斬到 3%,而且在面板價格下跌的衝擊之下,估計今年全球面板產值下滑 15% ,這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隨著面板價格來到前一波低點,而且品牌廠為年終旺季拉貨而加單,預期面板價格將在第三季止跌,但價格能否反轉向上還要持續觀察。
謝勤益表示,2022 年是矛盾性、多變性的一年,整體經濟環境來看,俄烏戰爭、通膨和中國封閉管理都影響到終端市場消費,面板產業從去年短缺到供過於求,更是出現劇烈地變化,接下來面板價格變化也會造成供應鏈變化。
原以為供過於求第一季結束,但因為戰爭和通膨使得品牌下修今年的出貨目標, 第二季供需比 18.5%、嚴重供過於求 。預期今年下半年整機需求和採購會漸漸回升,因為價格已經到了低點,第三季也會為年終旺季拉貨而加單,供過於求的狀況會減緩,供需比約 10%、接近平衡。但需求是否強到面板價格反轉還是隻有止跌?還需要觀察。
從價格走勢來看,謝勤益分析,2019 年第四季是前一波低點,2021 年第二季到 2022 年第二季很多面板價格都腰斬,跌幅 50%、甚至是 70%,現在價格還是向下,像是 55 吋、65 吋、75 吋等面板因為 10.5 代產能供應的關係,還會下探歷史低點。過去幾個季度面板廠都是賺錢的,從第二季開始面臨虧損,面板廠近期展開調整,把現金轉為戰備儲糧,例如臺灣面板廠減資,大陸面板廠發行債券,還有董事會的變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 儘管市場行情不好 , 但 TCL 科技、深天馬等廠商仍擴建高世代線,以進一步擴充產能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廠產能的釋放,這些龍頭廠商將會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導致中國臺灣面板廠商以及國內二線面板廠商逐漸會退出市場,而行業也將會迎來新一輪洗牌。
- S23 Ultra 在路上,三星稱以後 Galaxy Note 手機每年都會以 S Ultra 形式出現
- 中興通訊:已憑藉 5G 等專利儲備獲得可持續許可收益
- 小米米家健康濾網(內建驅蚊模組)79 元開售:搭配空調,藥效 A 級持續高達 1080 小時
- 蘋果官網教育優惠下單 12000 元以下不再提供分期服務
- 全球變暖何解?麻省理工團隊激進設想:為地球造“太空氣泡”防護罩
- realme 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全球銷量達 200 萬臺
- 昔日國產手機巨頭金立再成失信被執行人,客服稱仍在生產手機
- 谷歌 Pixel 手機 DIY 維修套件現已在 iFixit 開售,可自主更換電池、螢幕等
- 雷軍卸任小米遊戲發行公司董事,新增三位高管
- 曝小米 13 旗艦機搭載 2K 120Hz 超窄邊框柔性曲屏,其他廠商驍龍 8 Gen 2 新機也上馬新基材新高刷螢幕
- 索尼調研 Xperia 手機系統,詢問使用者是否希望全面使用魅族 Flyme
- Nothing Ear (1) Stick 真無線耳機曝光:透明外殼,售價 99 歐元
- 售價僅 40 元,樹莓派 Pico 開發板加入 WiFi 模組,剛上市就脫銷
- 任天堂推出 Switch 付費保修服務,訂閱費每月 200 日元
- 分析師:未來三年內特斯拉美國市場份額暴跌
- 真我 realme 退出 OPPO 商城,相關手機已無蹤影
- 小米筆記本 Pro 2022 自研壓感觸控板:按壓面積提升 30%,「咔噠咔噠」變「噠噠噠」
- 深圳打造全球“鴻蒙尤拉之城”將加快培育生態,優秀專案最高資助 1000 萬元
- 蘋果美國線上商店下線維護,暫不清楚原因
- 【IT之家開箱】華碩無畏 Pro15 2022 圖賞:全能釋放,炫出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