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直送遍地開花,快遞網點價值未來蕩然無存?

語言: CN / TW / HK

除了多地停發、業務下滑、網點暫停等情況外,不少加盟商向億豹網反應,省區總部近期紛紛試水驛站直送模式,並在某些區域大力推行驛站直營化,快件由總部分撥直達社群驛站,引發加盟商關於網點價值的擔憂。

以圓通鄭州市三全路網點為例,憑藉前期自動化裝置的鋪設和驛站直送模式的開啟,在河南此輪疫情進入常態化管控後,今年一季度同比去年,業務量提升近30%。

目前,三全圓通下屬共115家驛站,有7名驛站直送專員,7條直送線路,每條線路配送12—15家驛站,每條線路約1200-1500票。隨著業務量的增加,現在三全圓通已經開始從每天二派變成每天三派,時效上也能有效保障。

不僅是圓通,中通、韻達的網點也在總部的支援下進行驛站直營化,甚至有的地方直接由總部來運營驛站,探索未來的末端新業態。

億豹網發現,驛站直送的模式並不複雜,這些驛站由加盟商直營,很多原來做承包區的快遞小哥變身為驛站直送的司機,負責幾個驛站的送貨與寄件回收,而一部分問題件的處理,直送小哥也需要處理。

不少地方的二級網點已經意識到生存危機,並低價出手了加盟區域。驛站直髮解決的就是中間商賺差價問題,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共同前提下,總部與一級網點的訴求不謀而合。

一位河南的一級地級市加盟商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天進港按照7萬票投入驛站,原來給二級0.8元派費,現在直投驛站0.5元,每票節省0.3元,一天就是2萬1,一年就節省756萬。

即便去除了車輛與司機成本,一年的毛利潤也可以達到236萬。如果投入350萬上線全自動分揀線,基本上兩年之內就可以回本,之後的都是利潤。

這一過程中,直送專員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驛站站長和現有承包區的快遞小哥直接轉化為直送員;二是外聘司機為直送員;三是外包直送員(自帶車)。

對於一級網點與總部來說,驛站直送的硬體裝置全自動分揀線必不可少,三全圓通上線一套有80個格口的直線自動化分揀裝置,有24個小車。現在開了40個格口,每小時就能分揀8000票快件,三段碼直接設定為末端驛站,一個格口對應一個驛站,件量少的驛站可以合併共用一個格口。

驛站直送模式減少了中間商,在派費下降的情況下,直達末端有利於降本增效。億豹網認為,這一模式對於二級網點的存在價值形成了挑戰,但對一級網點來說,短期來看,總部全面推行直達驛站並不現實,還需要一個過程,這一演變過程中還需要網點來擺渡。

一方面,通達系一級加盟商普遍在三四千家,而末端驛站數量在四五萬家,如此龐大的驛站數量,總部全部實現直投並不現實,但在一些區域可以施行,比如一些有總部分撥的地級市等,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通達系各家驛站各自為政,有的驛站件量並不足以養活門店,這樣不划算的生意總部肯定不會直營。如果通達系將來繼續兼併整合,這一趨勢就無法避免。

億豹網瞭解到,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總部參股的情況下,支援加盟商進行驛站全面直營化升級,待時機成熟,總部再直接接手。

驛站直髮無疑可以提高效率,又節省時間,還能提高小哥的積極性。但驛站直送面臨的送貨上門、攬收下降、客戶投訴等問題仍然需要重視。

一位通達系加盟商表示,驛站回收的都是散件,大客戶都掌握在總部手裡,包括送貨上門等這些問題都不難解決。他擔心的是,如果這一模式運營成熟了,會不會被總部切走,或者降低直送費用等等,還都是一個未知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快遞觀察家”(ID:exobserver) ,作者:億豹網,36氪經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