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在華收入5822億、過半晶片產自成都 英特爾禁用新疆產品為哪般?
作者 | 王欣
編輯 | 趙澤
英特爾又來“作妖”了!
近日,英特爾官網釋出了一封致供應商的信,信中公然聲稱禁止使用新疆產品。英特爾的這封信使用了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版本。
圖 : 英特爾官網中文版致供應商一封信
這封信釋出於今年12月,是英特爾對供應商的最新要求。英特爾在信中稱,“英特爾需要確保我們的供應鏈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地區的勞工、採購產品或服務。”
這不是英特爾在新疆問題首次“玩火”。2021年7月份,有美國政客拿新疆問題逼Airbnb、可口可樂、英特爾、寶潔以及Visa等5家美國企業表態,當時只有英特爾高管聲稱,相信美政府結論。
英特爾來華做生意已經36年,僅最近三年,英特爾從中國(包含香港和臺灣地區)獲得的收入就超過5800億元,佔其總營收的比例超過四成。
英特爾此番操作被曝光後,網友紛紛怒批其“吃中國飯,砸中國鍋”。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也發文稱,“英特爾太囂張”。
英特爾的做法也遭到公開抵制。12月22日晚,藝人王俊凱通過工作室發表宣告稱,即日起解除與英特爾品牌一切合作關係。
為何英特爾如此囂張?它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它與中國的淵源如何?
三年在華收入5822億,佔其總營收四成以上
中國一直是英特爾的重要市場。
圖:英特爾近三年主要市場營收情況
鳳凰網科技查詢財報發現,英特爾在將中國臺灣與中國(包括香港)並列,而在2018年-2020年的三年時間,英特爾在中國(包括香港和臺灣地區)分別為294.7億美元、300.84億美元、318.62億美元 ,佔總營收的比例約為42%、42%、41%。三年在中國的總營收為914.16億美元(約摺合5822億元)。
當前,全球都遭受“缺芯”影響,而國內也是晶片需求旺盛的市場。英特爾公司高階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表示,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積體電路市場,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晶片產量增長43.1%,進口增長23.7%。
在今年7月,時任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楊旭稱,未來5到10年,英特爾最大的業務收入將來自中國市場。
胡錫進認為,英特爾敢這麼幹,是因為它的供應鏈上本來就極少新疆產品,而且它的CPU在中國當下仍是硬需求,它不太擔心中方報復,或者它覺得討好美國和西方社會比不得罪中國更重要。
在華經營36年,50%以上移動處理器來自成都
英特爾成立於1968年,總部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款計算機處理器的研發公司。英特爾在1985進入中國,在中國做生意已有36年。
從1994年之後的十年時間,歷任英特爾營運長、總裁、執行長以及董事長職位的貝瑞特,先後10多次到訪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湛江等地。
1994年,英特爾發現,中國市場的英特爾處理器不僅型號落後,而且價格昂貴,因此決定直接對中國企業供貨。
1995年,英特爾開始直接為聯想等PC企業提供最新的奔騰處理器,聯想與康柏、戴爾一起,用最快的速度將奔騰電腦投放到中國市場,拉開了英特爾在中國市場本土化。
為了更好的根植中國,英特爾已經在中國大陸設立了16個分公司和辦事處,發展本地員工6000多人,在中國直接投資接近45億美元,諸如,在2003年,英特爾在中國投資了其在全球最大的封裝生產基地,也是全球晶元預處理三大工廠之一。
王銳表示,英特爾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動處理器和70%以上的晶片半成品,都是產自英特爾成都分公司。
在今年,英特爾曾提議對位於中國四川成都的工廠進行擴產,並計劃在2022年底前開始投產。但拜登政府以“出於安全考慮”為由,拒絕了英特爾公司在中國擴產的計劃。
獨佔全球CPU八成份額,並非高枕無憂
英特爾發展50多年來,已經成為全球化企業,在全球53個國家有超過11萬員工。
一方面,英特爾非常注重研發,技術人員比例達89%,在2020年英特爾的研發投入達136億美元(摺合約866億元),約佔營收為17.5%,幾乎與華為相當。
另一方面,英特爾毛利率非常高,甚至比小米、聯想高出3倍多。在2020年,英特爾毛利率為56.0%,而小米毛利率僅為14.95%,聯想的毛利率為16.08%。
業內人士分析,一般公司毛利率20-30%之間,屬於正常水平,而高於50%一般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目前,英特爾有五大業務,分別是客戶運算事業部(CCG)、資料中心事業部(DCG)、物聯網事業部(IOTG)、Mobileye事業部、可程式設計解決方案事業部(PSG)。
圖: 英特爾主要產品業務
其中,客戶運算事業部和資料中心事業部是主要業務,佔營收比例為89.5%以上。客戶計算是英特爾的第一大業務,主要是銷售電腦晶片,而資料中心業務是第二大業務,主要是銷售伺服器處理器,目前在這兩個業務版塊,英特爾在全球都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在電腦CPU市場,英特爾常年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第二名AMD僅有約10%市場份額。在x86處理器市場,根據Mercury Research資料,2021年第三季度英特爾的市場份額高達77.5%,而第二名AMD份額為22.5%,兩者市場份額之和已經高達99%。
但英特爾也並不是“高枕無憂”,近年來也頻繁“掉鏈子”。
比如14nm、10nm晶片研發推遲,7nm晶片被對手AMD搶先發布;在5G發展初期,痛失蘋果大使用者,不得不放棄5G基帶晶片市場等等。
更 多 精 彩 點 擊 關 注
推薦閱讀
更 多 一 手 新 聞 , 歡 迎 下 載 鳳 凰 網 客 戶 端 訂 閱 鳳 凰 網 科 技
你 的 每 一 個 在 看 , 都 是 對 我 的 喜 歡 !
- 對話奈雪的茶彭心:賽道、疫情、上市、食安,茶飲第一股怎麼當?
- 嘀嗒出行再曝安全事故:女乘客被司機丟在高速應急車道|風暴眼
- 俄烏科技實力差距有多大?|風眼對話
- 登上AppStore第一,啫喱APP為何能掀起社交新風潮|新視界
- 月銷千萬杯的天使之橙再曝原料發黴 昔日資本寵兒已3年未融資丨風暴眼
- 4天能賺7500元? 揭祕交友App聊天員黑產 | 風暴眼
- 10年16輪融資、月均1億營銷費,上市能解途虎盈利之困?丨風暴眼
- 風暴眼丨“美女”搭訕、誘導付費,部分交友App“收割”中老年人
- 13起經營者集中案被罰、騰訊佔9起,律師稱是常態化執法體現
- 新視界丨華為蔚來擠在25萬造車賽道 談媲美豪車言之過早?
- 三年在華收入5822億、過半晶片產自成都 英特爾禁用新疆產品為哪般?
- 對話松果出行翟光龍:共享電單車不會打價格戰,未來考慮賣電單車
- 新視界丨瑞幸咖啡又偷偷“漲價”了
- 新視界丨同樣是逃稅,為何雪梨、林珊珊被實名通報?
- 新視界丨電池、電機故障頻現,“油改電”的寶馬賓士真“坑”?
- 新視界丨屢陷食品安全風波 三隻松鼠被代工和流量反噬
- 新視界丨哪吒汽車打了誰的臉?周鴻禕嗎?
- 新視界丨EDG狂歡背後的電競業:選手淘汰率99% 有人三年無賽可打月入1500元
- 新視界丨蔚來交付量成“速滑冠軍” 是“工廠改造”還是掉隊了?
- 新視界丨魅族索尼組成“失意者聯盟” 再戰手機江湖能否重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