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

語言: CN / TW / HK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物流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順豐控股(002352)、京東物流(02618.HK)、圓通速遞(600233)、申通快遞(002468)、中通快遞(ZTO.N、02057.HK)、韻達股份(002120)和德邦股份(603056)等。

本文核心觀點:中國物流行業競爭梯隊、中國物流行業市場份額、中國物流行業50強企業、中國物流行業企業佈局及競爭力評價、中國物流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1、中國物流行業競爭梯隊

截至2021年末,我國物流相關業務營業收入大於1000億元的大型物流企業有中遠海控、廈門象嶼、順豐控股、中國外運和京東物流,上述企業營收規模龐大,物流產品及配套設施齊全,相關產業鏈條完善,位列我國物流行業的第一競爭梯隊;物流相關業務營業收入在100億元以上,1000億元以下的企業有中儲股份、鐵物股份和圓通速遞等企業,上述企業營收規模較大,物流產品及配套設施驕傲為齊全,位列我國物流行業的第二競爭梯隊;物流相關業務營業收入在100億元以下的企業有物產中大、和立東昇實業集團和安吉物流等,上述企業位於我國物流行業的第三競爭梯隊。

2、中國物流行業企業50強

根據中物聯釋出的2021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榜單來看,2021年物流行業前50強企業總物流業務收入達13588.72億元,同比增長16.6%;上榜的營業收入門檻值達40.64億元,同比提高3.59億元。按照物流業務收入規模來看,有27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未超過100億元,2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100億元。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以2628.62億元的物流收入排名榜首,廈門象嶼和順豐控股,分別以2161.29和1517.43億元的營業收入名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國外運、京東物流、中國物資儲運集團、中鐵物資集團、圓通速遞、韻達貨運、百世物流位列榜單的第四至第十位,排名前十的物流企業累計物流收入達9732.9713億元,佔總物流業務收入的71.63%。

注:截至2022年5月30日,中物聯尚未釋出2022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名單。

從我國物流行業鏈上市企業區域分佈來看,物流行業產業鏈上市企業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例如山東省、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福建省和廣東省;其次分佈在華北地區,例如北京市、遼寧省和山西省等地。

2、中國物流行業市場份額

根據中物聯釋出的2021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榜單來看,截至2020年末,中國物流行業營業收入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和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按營業收入計,2021年五大物流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19.34%、15.91%、11.17%、6.22%和5.40%,前五家物流行業企業市場份額合計58.04%。

4、中國物流行業企業佈局及競爭力評價

物流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消費以及相關資訊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物流產業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分佈在各產業鏈環節。目前,我國物流行業上游主要上市公司有:音飛儲存、 潤邦股份 和天橋起重等;中游主要上市公司有:順豐控股、中通快遞、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股份和德邦股份等。截至2022年5月30日,我國物流行業主要上市企業彙總如下:

注:★為一星,☆為半星,滿分為5星,同下。

5、中國物流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由於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的競爭者較多,且各派系都處於穩步發展中,現有企業間的競爭較為激烈;就上游議價能力來看,我國物流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主要是擁有土地資源的政府或者國企、資訊科技和設施裝置提供商等。隨著行業新技術引進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對專業化、高水平的供應商需求增加,但由於目前我國常見物流倉儲設施裝置同質化程度高,產品優勢不明顯,故我國物流行業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

下游議價能力方面,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在使用者數量和快遞業務量方面都增長迅速,個人和小規模企業對物流企業的議價能力較低,而較大公司客戶議價能力較高。但由於目前我國物流行業同質化程度較為嚴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物流行業企業對下游的議價能力。

當前我國物流行業的新進入威脅主要來自外資企業,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外資物流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憑藉其雄厚的資金和科技實力成為國內民營物流企業最大的威脅;就替代品威脅而言,我國物流業是跨行業、跨部門的新興復合型產業,也是融合生產、流通、運輸、代理、倉儲、資訊等諸多領域的複合型、先導性產業。物流行業是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目前我國的物流市場價格相對較低,行業的可替代品和替代的必要性都很低。

就已存在企業間的競爭來看,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在競爭者數量(企業數量)和行業增長率發明都經歷了較快的增長及發展週期,目前行業內競爭較為激烈;但物流業的沉沒成本較高,大多數物流企業所建的倉庫、購買的叉車、托盤等專用裝置在企業退出倉儲物流業時貶值較大;同時,我國物流業的解僱費用也較高,進一步削弱了現有企業間的競爭力。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中國物流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以上資料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諮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