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這一刀,不得不砍
年初,三星在釋出了S22系列後,沒有再發布Note系列,雖然沒有官宣,但是與2021年的傳聞一樣,三星內部已經取消了Note系列,並且用S22 Ultra代替Note系列的生態地位。
一代機皇就此告別市場,實屬讓人唏噓,不過更讓人不解的還是三星的產品線,與許多國產手機廠商一樣三星的產品線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其中A系列主打低端,S系列主打中高階,而Note系列則是旗艦定位。
但是隨著S系列在效能、設計、功能上逐漸靠攏Note系列,Note系列本身的存在感也在不停降低,隨著系列銷量的下降,產品線被砍掉基本是必然的結局。不過,砍掉Note系列並不意味著三星的產品線就趨於完善了。
實際上,在Note系列被砍之後小雷就猜測下一個被砍的很可能就是FE系列。 根據sammobile爆料的最新訊息,三星已經將Galaxy S22 FE專案取消,這款機型將不會上市。
對於這個訊息,小雷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因為FE系列的定位甚至比Note系列還要尷尬。
FE系列——真正的雞肋
FE系列雖然是S20才開始推出的新系列,其實如果要追溯第一款類似定位的產品,則可以回溯到S10系列中,S10系列打破了以往S系列共兩個機型的慣例,推出了三款不同的機型,分別是S10e、S10和S10+,其中S10e的定位最低,代替S10成為S系列的入門型號。
從其它品牌的產品線來看,同一個系列的不同型號手機即使在配置引數上有所不同,但是整體的差距並不會很大。以小米12系列為例,12X與12最大的區別在於處理器,而在其它硬體上基本保持一致,讓價格存在一定差異的同時不會過多的影響使用者體驗。
S10e與S10之間的差距之大,讓你很難將它們作為同一系列手機來看待,雖然S10e與S10使用的是同型號處理器,但是在螢幕、相機等其它配置上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首先是螢幕,S10e採用的是5.8英寸1080P直屏且不支援屏下指紋解鎖,採用側邊指紋解鎖,而S10則是6.1英寸2K曲面屏,不僅在色彩、亮度上有著更好的表現,而且支援屏下指紋解鎖功能。
其次在相機模組上,S10e採用的是1200萬主攝+1600萬超廣角的雙攝設計,而S10則是1200萬主攝+1200萬長焦+1600萬超廣角的三攝設計,不管是感測器有所不同,而且還缺少了長焦鏡頭帶來的光學變焦功能,僅支援數字變焦。
另外,雖然處理器為同一型號,但是S10e的最大執行記憶體僅6G,而S10則為 8G,即使兩者處理器相同,實際的體驗和執行效果也有著不少差距。
可以說除了名字和處理器相同之外,S10e與S10就像是兩款完全不同的手機,具體到售價上,兩者的差價為1000元。雖然1000元差價並不少,但是考慮到S10e的起售價為4999元,僅20%的價格差距卻要承受螢幕、指紋解鎖、續航、相機等方面的巨大差距,顯然是划不來的。
S10e的慘淡銷量也說明了這個閹割版在使用者眼中的地位,所以S20系列釋出時已經沒了S20e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S20 Ultra,三星用增加一個頂配的方式將S20系列區分為三款產品,而S20的配置也沒有進行過多的閹割,整體體驗基本與S20+相當,只是尺寸上有所區別且相機模組少了一個TOF鏡頭(該鏡頭僅提供一部分特色功能,在S21系列上已經被取消)。
不過,S20系列釋出後的兩個月,三星又悄然釋出了S20 FE,在S20的基礎上將螢幕、相機等方面的引數縮水並增加了幾個新的配色。售價上,S20 FE的國內售價為4999元,配置為8+128G,而S20系列的起售價為6999元,配置為12+128G。
(圖片來源:淘寶)
如無意外,S20 FE原本應該就是S10e的接任者,只不過因為S10e銷量慘淡,所以三星將其獨立為一個系列並另外發布,類似於小米10與小米10青春版的關係。S20 FE在國內的售價並不值得購買,但是在韓國、美國卻有不錯的表現(售價比國內低不少)。
如果說S20 FE因為較低的價格看起來還算值得購買,那麼S21 FE則是一款讓人完全看不懂定位的產品,S21 FE雖然名義上是S20 FE的迭代版,但是在價格上卻對標了S21,同等容量下差價僅400元。
而且,F21 FE的相機對比S20 FE沒有任何改變,基本上可以將其看做S20 FE的螢幕、處理器升級版,甚至還砍了S20 FE支援的MicroSD卡功能。作為對比,S21不僅相機模組升級明顯,而且在手機質感、螢幕觀感上也有所提升,僅400元的差距讓大多數使用者都選擇加價購買S21而非S21 FE。
從S10e到S20 FE再到S21 FE,三星推出的三款低配版S系列產品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甚至有三星的忠實粉絲表示不認可這些產品是S系列。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產品每個品牌都會有,但是一般來說並不多見,三星能夠連續三年推出三款類似的產品,設計師多少也算是天賦異稟了。
所以,Note系列被砍後還有不少使用者在懷念和期待Note系列的迴歸,而FE系列被砍卻引來眾多使用者的叫好,甚至不少數碼媒體都直言三星終於放棄這個“尷尬”的系列了。
三星的危機感
三星今年在手機市場的動作並不小,雖然在中國已經沒有多少市場份額,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三星還是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手機品牌,不過面對來自中國廠商的挑戰,三星顯然也需要做出應對。
砍掉Note系列是三星對高階產品線的一次整合,一方面S系列的Ultra版本取代了Note系列的大屏旗艦地位,而Note系列原本的商務辦公定位則由Z Fold系列代替,讓整個高階產品線變得清晰明瞭。
而砍掉FE系列,則可以認為是對S系列本身的一次重整,讓S系列能夠真正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而不是像現在一樣,S21與S21+為一檔,S21 Ultra為一檔,而S21 FE則壓根沒有人在意,以至於三星還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宣傳、設計FE系列。
實際上,現在的S22系列就已經出現了配置失衡的問題,S22與S22+均為8GB運存,只有S22 Ultra是12GB運存,導致S22+的位置十分尷尬。
兩者在螢幕、影像、效能都完全一致,但是S22+的價格卻高出不少,僅剩的優勢是續航和螢幕更大,以至於有網友吐槽:S22+應該叫S22 Plus版或者S22 Max版(S21也有同樣的問題,而在S20系列上還沒有如此明顯)。
(圖片來源:京東)
混亂的產品線不僅佔用了三星過多的研發資源,而且還給庫存、生產等帶來了壓力。面對來著中國手機廠商的挑戰,三星顯然需要收縮力量,將有限的資源放在更重要的產品上,而不是重複“造輪子”,推出只有尺寸不同的兩款“孿生”產品。
在砍掉Note系列和FE系列後,三星抽調出來的研發團隊就可以更好的打磨S系列的三款產品,讓S系列更具有競爭力,而不是坐等中國手機品牌蠶食自己的市場。其實,對於一個品牌來說,一款好的產品可以讓你名揚一時,但是一款差的產品卻可以讓你遺臭萬年(比如Note7系列)。
所以,三星砍掉FE系列,不僅可以精簡產品線,而且也可以更好的維護自己品牌名聲。
封面來源:samsungmobilepress
- 小米MIX Fold 2,第一款讓我愛上摺疊屏的手機?
- 手機遊戲也帶不動,15年後中國遊戲市場終於停止了增長
- Redmi的螢幕,背後藏著中國螢幕的進化史
- RTX 40系顯示卡效能翻倍!但我卻不建議你做等等黨
- 雷布斯終成雷斯克?
- 做自己的小牛!全場景跨界機能座駕開啟兩輪電自2.0時代
- 換新電視看這裡:花小錢也能買大螢幕和好體驗
- 硬剛iPhone 14!?華為Mate50這回玩大了
- 看完小紅書這種網紅,我三天吃不下飯了
- 蘋果又搞事情了!iPhone 14高配低配差距拉大:刀法太準
- 設計升級、搭載LTPO屏,OPPO Watch 3系列登場
- 是電視,還是平板?雕塑家LIFE Be with me智慧屏
- OPPO Watch 3 Pro首發評測:從“能用”到“好用
- 這個全球第二的手機,徹底把我看傻了
- 美女一對一私教課,美團玩這麼刺激?!
- 供應商的鍋?樂視電視吐槽熊貓家電液晶屏:不良率近20%
- 深度 | 生鮮電商消亡史:每日優鮮之外,99%的玩家都已倒下
- 41元1500G流量!低價隨身WiFi上線:比5G套餐香
- 蘋果霸榜!全球5G手機出貨量公佈:國產品牌進前三
- 有道發教育硬體新品:詞典筆也有OS,做掌中“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