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慧駕駛方案被意外曝光:5毫米波雷達+1攝像頭,實現L2級自動駕駛
鄧思邈 發自 副駕寺
智慧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做手機時,是小米搶著官宣公佈核心供應商新品的首發。
造智慧車後,小米成了別家錦上添花的角色。
這自然有小米今時今日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但如果這個供應商是 大陸集團 及其國內合資子公司,那或許也多少有點別的意味。
Anyway,大陸的一則官宣新聞,似乎已將小米首款車智慧駕駛方案曝光:
5R1V——即5毫米波雷達1攝像頭方案,L2級自動駕駛能力。
搭載在2024年首款電動車上。
米粉朋友們,對這套方案,Are you OK?
大陸公告,小米就差被報身份證號
大陸集團的官方公告中是這麼說的:
大陸集團從國內一家備受矚目的造車新勢力公司,獲得了 5R1V多感測器融合系統 解決的量產訂單,助力該造車新勢力打造 L2級自動駕駛量產專案 ,並計劃 於2024年 在該造車新勢力公司的 首輛 電動汽車上率先投產。
沒錯,沒有指名道姓,但也就差報身份證號了。
備受矚目、造車新勢力、2024年首輛量產電動車……
站在今時今日而言,配得上一系列定語如——備受矚目和造車新勢力,還是首輛的,基本都是一些 成名 玩家。
如百度和吉利合資子公司 集度 ,李一男和小牛電動搏一搏的4輪電動 自遊家 ,以及雷軍放話“押上人生所有戰績和聲譽”的 小米汽車 。
但如果限制到2024年推出首款車,有且只有 小米 。
只是沒想到,小米的首款車,被雷軍用“首戰即決戰”來表達決心的第一份答卷,採用的是5R1V方案。
不知道最後只會是這樣一套系統,還是鐳射雷達為代表的新感測器系統另有別的供應商……
但如果只用5R1V方案,放在2022年的量產車中,也已經不具堆料優勢了。
所以大概率而言,這應該只是智駕方案之一,或者說主要負責L2級自動駕駛能力。
什麼ACC、LCC,都包含其中,也是比較成熟的系統方案。
有意思的是,官方稱這款攝像頭來自大陸集團與地平線新成立的合資公司—— 大陸芯智駕 ,基於地平線征程3晶片打造。
毫米波雷達方面,大陸表示由第5代前向毫米波雷達(長距雷達)和角雷達(短距雷達)組成。
具體毫米波雷達的型號,官方尚未透露。但由目前的產品矩陣可以推測出,長距雷達應該是 ARS510 ,而不是2021年量產的ARS540。
主要原因在於,有資料稱ARS540作為首款4D成像雷達,是大陸為 L5級自動駕駛 設計的,將首先搭載在寶馬的下一代自動駕駛車輛iNext上,此外北美通用在其高階車型上也會使用。
而ARS510,價效比極高,可適用於自適應巡航ACC和緊急制動輔助EBA功能,可以裝在車頭,也可以隱藏在塑料蓋板後,比如前保險槓,格柵等。
短距雷達也許是SRR510或者 SRR520 。資料顯示,後者支援100米測距,基於77GHz技術可以更精確地探測車輛周圍環境,體積小巧所以很容易整合在保險槓後面。
實際上,毫米波雷達也是大陸集團的拳頭產品之一。
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大陸集團一直在毫米波雷達市場佔據優勢,大眾、奧迪、日產、保時捷、福特、賓士等都是其合作方。
但大陸也有尷尬一面,一直以來,在汽車供應商的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中,綜合實力始終排在 博世 之後。
這也是為何小米官宣之前,大陸自己先官宣了。
換成博世,或許官宣公告的方案就會有所不同。
這就好比手機領域,聯發科率先官宣了小米新旗艦將首發搭載一樣……
只是無論如何,一則公告,足見小米入局造車以來的影響力。
小米智慧車進展如何?
實際上,自去年官宣造車以來,小米最快的進展還是體現在智慧化。
別家造車先買廠、搞資質和找代工廠,小米卻早已看穿一切,知道2024年量產車核心競爭力位於何方。
目前小米的智慧車進展,主要從三大方面推進:
投資佈局,人才招聘,以及專利。
首先是投資佈局智慧車產業鏈上下游。
比如去年接連投了自動駕駛供應商縱目科技、鐳射雷達獨角獸禾賽科技,入股了一家智慧車供應鏈公司上海幾何夥伴。
此外,小米還收購了一家自動駕駛公司——DeepMotion深動科技。
這家公司創辦於2017年7月,4位聯合創始人CEO 蔡銳、CTO 李志偉、首席科學家楊奎元、研發總監張馳,以及主要的團隊均出身於微軟亞洲研究院。
DeepMotion採用的是視覺為主的多感測器融合方案,在技術路線方面,以高精地圖為核心,對感知、定位與構圖模組在演算法層面進行整合。
除了自動駕駛,動力電池領域小米也有所涉及,比如投了國內鋰業龍頭贛鋒鋰業,還投了長城汽車旗下電池公司蜂巢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連智慧停車方案都提前想好了,投了一家智慧互通公司—— 愛泊車 ,該公司主要通過AI技術,為大規模城市級智慧停車提供解決方案。
其次是 招聘人才 ,集中力量搞研發和創新。
今年小米一季度財報資料就可以佐證:一季度研發支出達35億元,同比增長16%,主要是研發人員薪酬增加及智慧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所致。其中還特別指出,在智慧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花費的費用為 4.25億元 。
那麼具體招了些啥人?
從以往招聘資訊來看,無論是自動駕駛軟體工程師、毫米波演算法工程師、感知、控制工程師、前端平臺研發,還是整車人才,比如模組負責人、專家、資深工程師等等,小米都很需要。
最後,自動駕駛專利方面,小米更是訊息頻出。
從去年12月23日起到現在,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公開了40項專利,基本上與自動駕駛有關,最近公開的一項專利名為“車輛行駛控制方法、裝置、裝置、車輛及介質”。
而此次大陸集團的“不點名”公告,算是小米在供應商層面的首個進展。
隨著這個進展曝光,首款小米智慧車也多了一項確定項——
L2級自動駕駛方案,包含5毫米波雷達和1攝像頭。
Are you OK?
—完—
【智慧車參考】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點這裡關注我,記得標星,麼麼噠~
免責宣告: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 越南將首次實現本土製造Apple Watch和MacBook
- 逆水行舟:一個手機品牌的創新樣本
- iPhone14漲價羅生門
- 撿便宜“嚐鮮”,年輕人撐起二手市場
- 不會吧,2022 年了,還有人給 iPhone 買“五福一安”?
- iOS 16新測試版:調整電池百分比,修復Bug等!
- 黑鯊驍龍 8+新機爆料:或將推倒重做並換芯
- Google推送正式版Android 13,新功能不少、改進不大
- 微星官網放出數款X670系列主機板頁面,電商平臺已開始接受預訂
- 特斯拉勝訴!其自動駕駛廣告語可在德國繼續使用
- 小米筆記本Pro 14銳龍版今日首銷:5499元起 做工不輸蘋果
- 深網|小米OV庫存危機壓頂,渠道商嚴守生死線
- 蘋果iOS 16 Beta 6低電量模式下新增關閉電池百分比選項
- iPhone 14 漲價,蘋果還是贏麻了
- 一加 Ace Pro體驗,準旗艦該有的樣子
- 還怕找不到AirPods?傳AirPods Pro2查詢時可發出聲音
- 疑似兩款vivo新機引數曝光 最高120W充電!坐等官宣
- 谷歌光纖入戶沉寂多年後繼續擴張
- 三星Watch 5開放協作強化數碼健身體驗 利好三方公司
- 美媒:由於定價具有競爭力,許多印度消費者仍對中國手機保持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