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島這一重磅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6月26日上午,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的粵港澳大灣區高效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生物島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正式啟用: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空間
2019年6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高效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以下簡稱“IHM創新中心”)在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上正式揭牌成立。經過三年建設發展,IHM創新中心實現從“0”到“1”的突破,針對國內醫療器械產業所面臨的技術轉化困境和需求,逐步創設全鏈條創新生態圈,搭建起產業創新公共平臺。
創新中心生物島研發中心是IHM創新中心全產業鏈創新生態圈的核心載體,生物島研發中心總建築面積5.5 萬㎡,地處廣州國際生物島星漢大道和螺旋一路交界處,位於國際生物島的核心位置。從空中俯瞰,以“X”作為建築外在形態設計的創新中心生物島研發中心造型非常獨特,充滿了科技感和未來感。
專為醫療器械創新創業者量身打造的創新中心生物島研發中心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空間。醫療器械創新研發需要多學科背景的高技術人才進行協同創新,涉及專業領域包括醫學、材料、光學、化學、物理、電子、軟體、演算法結構等等。創新中心生物島研發中心內設定有科研創新空間、交流互動空間、辦公協同空間,它們交織分佈、彼此聯通,促進無障礙交流與無圍牆創新,為醫療器械創新創業者打造一個更具活力的開放式創新平臺。
國產替代:自主創新研發勢在必行
作為醫療器械需求龐大的人口大國,我國高效能醫療器械過去長期依賴進口且價格高昂,臨床亟需質優價低的國產高效能醫療器械。高效能醫療器械自主創新研發勢在必行。然而創新醫療器械從研發到轉化尚存機制障礙,創新型醫療器械的創業道路艱難且漫長,特別是在創業早期尤為耗費時間和資源,很多有價值的專案倒在了從0到1的階段。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是行業共識。
依據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粵港澳大灣區高效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依託大灣區優勢條件,打造涵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轉化、註冊報批以及市場準入的高效能醫療器械一體化創新平臺。推動產研學醫緊密合作和資源共享,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速孵化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和企業,提升高效能醫療器械國產化市場佔有率和產業化水平。
創新中心:力促醫工結合加速成果轉化
在醫療器械創新研發領域,醫生與研發工程師的深度結合在產品研製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臨床實踐中,醫生往往會提出新的醫療器械需求或發現現有醫療器械的不足之處,並促使醫生與相關工程人員一同思考研發改進方案,並進行協同創新與科研攻關。
目前,IHM創新中心已建設有植介入、電生理、醫學影像、智慧醫療裝置四大技術平臺,將有力推動醫工結合,為醫工協同創新提供共性技術支撐和關鍵技術攻關。同時,著力推進國際先進技術引進和技術平臺搭建,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對接全球前沿醫療科技,與國際GLP標準醫療器械檢測平臺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與科研院所、臨床機構和高校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可為初創團隊配套服務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市場銷售所需的精準支援,加速醫療器械創新成果迅速轉化。
IHM創新中心聚集了一批國內外醫療器械行業先行者和資深從業者,創新中心的產業拓展和投資孵化團隊對國內市場有著深厚的把握能力和豐富的運營經驗,持續培育和引進腦科學、心血管和外周血管、微創治療、有源器械、機械數字及智慧化、生物材料等醫療器械前沿領域創新專案,可以為不同創新主體精準提供多元服務,為醫療器械創新專案和團隊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有力支撐。
孵化成果:廣州首家神經介入器械企業
近年來,國內神經介入手術需求量持續攀升,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8月26日,由IHM創新中心孵化的廣州首家神經血管介入醫療器械企業——廣州易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介醫療”)註冊成立。
目前,易介醫療自主研發的“Easyport遠端通路導管”分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和美國FDA510(K)上市許可,可用於缺血性腦卒中的血管內介入治療,也可用於出血性腦卒中輔助栓塞動脈瘤及其他腦血管疾病,這也是廣州本土企業自主創新研發的首款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其另一款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自主研發產品“Speedpass血栓抽吸導管”也獲NMPA批准上市。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瑞琪 通訊員:星漢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趙小滿
- 星空有約|土星將衝日,觀測“大草帽”的機會來啦
- 多省持續高溫用電負荷激增!虛擬電廠建設加碼正當時,產業鏈上市公司一覽
- 風口中的“風口”:光伏逆變器現狀調查
- 新型等離子體穩燃技術首次應用百萬機組,可節電超 20%
- 和人類一樣,沙漠不僅有“面板”,還會患上“面板病”,怎麼治?|張元明
- 明查|出於居民健康考慮,祕魯當局移除5G天線?
- 美股三大股指走高納指漲超2% 科技股強勢特斯拉漲近5%
- 從聯通移動半年報看我國5G進展
- 韓學者:中美互鬥,正是韓國半導體進軍中國的絕好機會
- 盧泰文:到 2025 年,三星高階手機中一半是摺疊屏手機
- 千億產業蓄勢待發,無人機行業該如何破解“芯”問題?
- 小米入局,人形機器人風口已至?
- 寶馬&豐田開發氫燃料電池車,計劃 2025 年量產
- 湖南瀟湘通 0 元開卡,支援華為、蘋果、小米、OPPO、vivo 等等
- 中國科研產出超美國 “諾獎級”論文佔比近三成
- 英特爾確認:銳炫顯示卡不支援在遊戲中多顯示卡“交火”
- 90後老闆、80平雜貨店、月銷100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 李寧上半年實現營收124.09億元 對下半年持謹慎樂觀態度
- 當全民健身遇上“全球通”,當“動感地帶”充滿元動力
- 7月全國快遞業務量96.5億件 農產品寄遞成行業增長新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