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稀缺,谁就更有价值
观点 / 刘润 主笔 / 方雁橙 责编 / 莹莹
这是 刘润公众号 的第 1655 篇原创文章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谁稀缺,就帮谁。
拿破仑的铝碗
在聊稀缺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讲个故事。
据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经常大摆宴席,宴请天下宾客。
但是每次宴会上,所有的餐具都是银制的,只有他自己的一个碗是铝制品。
为什么贵为皇帝,不用亮丽的银制品,却甘愿用色泽普通的铝碗呢?
是因为节俭吗?
不。因为稀缺。
其实在拿破仑时代,冶炼金银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宫廷中银器并不稀奇。
可是,那时候,人们才刚刚懂得从铝矾土中炼出铝来,冶炼铝的技术还非常落后,炼铝十分困难。
所以铝在当时是稀缺品,别说平民百姓,连一般贵族都用不起。
拿破仑用铝碗,就是因为铝比银更稀缺,恰恰能彰显他的尊贵。
就像市中心的咖啡为什么比家门口的贵,飞机场的牛肉面为什么要六七十一碗一样,也是因为稀缺。
所以,人无我有的技术,巨大的品牌声量,黄金地段,很厉害的人脉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拿破仑曾经的那只“铝碗”,是稀缺品。
谁稀缺,谁就有选择权
稀缺有什么好处?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掌握稀缺资源,或者拥有稀缺能力的人,会有更多选择权。
曾经在拿破仑时代掌握了冶炼铝的技术的人,今天在芯片稀缺的时候,拥有芯片资源的人,他们都拥有更多选择权。
再比如,中国制造有一个微笑曲线,设计的人挣钱,制造不挣钱,最后营销环节又挣钱。
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因为制造业不稀缺,因为我们的制造业更多是依靠人力,人工成本比较便宜,所以制造业在微笑曲线的底部。
所以,你要想获得一个比较滋润的生态位,想活得比较滋润,最关键的是成为产业里面最稀缺的一个人。
一个产业链里最挣钱的,一定是最稀缺的那个人。
因为掌握了稀缺资源,就意味着掌握了定价权。掌握了定价权,就掌握了商业的核心价值。
再看今天很多同学在做直播带货,我们也在学习。
但我们要明白,直播在今天是一个风口,是个红利,但不稀缺。
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或许能赚大钱。
但凡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的时候,就有无数人冲进来做同样的事情。
当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做的时候,真正的稀缺性就开始流动了。
这时候,就要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比如,谁能找到真正的好产品,谁能找到好的供应链,能持续稳定快速的交货,这些才是稀缺的能力。
尽早发现并进入一个未来可能稀缺的行业,努力让自己变得稀缺,非常重要。
谁稀缺,就帮谁
先努力让自己变得稀缺,努力创造更多价值。
但是,如果你没有稀缺的资源和能力,怎么办?
去帮助那些拥有稀缺能力和资源的人。
为什么?
因为通常会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拥有稀缺能力和稀缺资源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他可能没办法把自己的稀缺性货币化。
比如,一个演员,他演技非常好,这是他稀缺的能力,但他谈判能力和沟通能力可能一般,那他怎么获得更好的资源,拿到不错的片酬,可能就需要经纪公司帮助他。
比如,一个作家,他文学天赋是稀缺的,但怎么让他的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他可能需要出版社的帮助。
再比如,我是一家上游企业,拥有稀缺资源,这些资源无法再生了,我当然希望把这些无法再生的稀缺资源,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但我找不到出价最高的人,怎么办?
这时候,我就需要一个第三方,也就是中间商,帮助我做这件事。
帮助真正稀缺的人,
最大化货币化他的稀缺性。
所以第三方应该做什么?
帮助最稀缺的人,最大化的货币化他的稀缺能力,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回报。
比如,上游本来能卖30块钱的东西,你能帮他卖到60块,你在中间拿了20块,帮他多挣了10块。
这时候你挣的是什么钱,帮助拥有稀缺能力的人,最大化货币化了他的稀缺性。
如果上游不稀缺,下游稀缺呢?
也就是说买东西的人是有限的,而供给量是非常大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消费者稀缺的购买力没有被完全货币化。
就是他明明很稀缺,所以有机会把价格砍到很低,但是他做不到。
这时候,你就需要帮助稀缺的消费者。
比如,20块的东西,他要花60块才能买到,那你就有机会帮他把价格砍到40块,你也能赚到钱。
这个逻辑的本质是,帮助真正稀缺的人,最大化货币化他的稀缺性。
比如,很多头部主播们做的事情,就是帮助稀缺的买家,最大化货币化他的稀缺性。
你发现了吗?
很稀缺的东西一般不会在这些直播间卖。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幅毕加索的画,绝对不会出现在直播间。
对主播来说,他卖的商品不稀缺,那什么是稀缺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是稀缺的。
所以这时候他就持着消费者的购买力,帮助消费者,把价格压低。
所以头部主播赚的是什么钱,帮助下游最大化的货币化了他的选择权,然后把价格压下来之后,让消费者挣到了钱,自己还挣了钱。
如果你找到了拥有稀缺资源的人,你刚好知道谁最需要这些稀缺的能力,谁能出最高的价,你就能赚到钱。
中间商的本质,
就是帮助稀缺的人
过去的代理商、经销商渠道批发商,包括互联网上的电商,本质上都是中间商。
既然是中间商,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帮左边的,还是帮右边的,是帮下游的,还是帮上游的。
背后其实有一些基本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是什么,就是谁稀缺,就帮谁。
什么意思?
过去谁更稀缺,最早的时候当然是商品,能买到就很不容易。
后来商品不稀缺了,购买力开始稀缺了。
渠道就站出来了,像苏宁国美等等。所以 我们总听一句话,渠道为王, 因为 他帮助了 稀缺的人。
比如,某某冰箱,它的成本是1000块,它过去卖给消费者可能是2000块。
消费者的购买力是稀缺的,但消费者也面临一个问题,买不到好东西。
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出现了渠道,把ABCDE所有品牌的冰箱都聚到一起,有卖2000的,有1500的,1000的等等。
消费者就在这些冰箱里去选择,你是选择2000的,还是1500的,你自己选择。
这时候渠道呢,帮助消费者买到了产品,同时又把这些稀缺的购买力聚集起来了,因此品牌就会分一点钱。
这些事情背后的基本逻辑:就是谁稀缺,就帮谁。
最后的话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现在做的事情,往上下游来看,哪个环节更稀缺?
在一个行业里,先努力成为那个最稀缺的人。
比如,我们以前举过房地产的例子。
房地产中介并不稀缺,但有人就在一个足够垂直、稀缺的赛道里,做了20年,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上海的新房可以向郊区延伸,但是市中心的老别墅,是不会再多任何一套了。
上海中心城区,估计有几千套老别墅。
里面可以出租的,估计有个大几百套。
有个中介,拥有其中100套。
他是这100套的二房东。他能够说出自己每一套房子在什么地段,有什么历史。
他和这些房东,签的都是10年的合同。
他租出的每一套房子,租金至少赚一倍。
比如20000元从房东租来,45000元租出去。
如果做不到,还有第二个选择,就是帮助那些稀缺的人。
比如,很多头部主播,通过帮助消费者,借助消费者的购买力武装了自己。
这时候,对上游来说,他就拥有很大的选择权,因为他可以代表消费者去做选择。
要么你变得稀缺,要么去帮助真正稀缺的人。
看看你的生意,是帮助稀缺的人,用他们的能力武装了自己。
还是成为了稀缺的人。
如果是帮助稀缺的人,就要思考为什么对方会选择你,和竞争对手比,你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是成为了稀缺的人,你还需要不断构建护城河,防止竞争。
因为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曾经拿破仑的铝碗是稀缺品,今天老王的铝碗,就不稀缺了。
推荐阅读: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刘润 , 和 我们 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时代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但有的人看到机会,有的人满眼挣扎,有的人等待红利,有的人埋头耕耘。
瞄准机会的人,已经踏浪前行,但也时有颠簸。彷徨的人还在起点张望。投机的人,起起伏伏无根无萍。耕耘的人,如果逆势,自然移不走巨山。
正确的路,不怕难走,不怕遥远。只怕你找寻无果,原地打转。
如今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如何看清时代逻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认知,不断进化。
所以,我建立了一个社群,取名“进化岛”。
在 岛上,你可以阅读和分享独到的商业观点;与嘉宾积极互动,互相学习。
有时候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而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让别人醍醐灌顶。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我们岛上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和30000位岛民一起
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
- 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农夫一样耕耘
- 谁稀缺,谁就更有价值
- 坚持长期主义,所有的变化都会是利好
- 斗胆,恳请你关注,我们的新实验
- 能扛责的人,没有玻璃心
- 做私域,需要人设吗?
- 哎。哪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好事
- 实干兴邦:“当下,我们要往何处去?”
- 如何设计一个赚钱的商业模式?
- 如何拥有强大的心力?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以及对未来的5个建议
- 刘润:离开上海的这一个月
- 如何管理员工心流?
- 有赞白鸦对话刘润:从好公司看到,未来还有两大新的结构性机会
- 难。但总有人能做到。
- 短期看流量,中期看供给,长期看品牌
- 提高职场竞争力,你需要“有趣”
- “先想清楚大事,再躬身入局。”
- 独家揭秘东方甄选直播:俞敏洪和他的团队,能处
- 保持希望,保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