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週期,有見頂跡象
近年來,對半導體及其生產中使用的裝置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行業預測人士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上升趨勢將持續下去。與此同時,整個行業的週期性低迷跡象越來越明顯。
臺灣最大的 DRAM 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南亞科技總裁李培英最近對媒體表示,由於通貨膨脹導致消費者和企業減少在智慧手機、個人電腦 (PC) 上的支出,半導體銷售額可能在 2022 年下半年下降、伺服器和雲端計算和資料中心服務。
Lee 的評論與許多其他行業訊息人士的評論形成鮮明對比,儘管他們對整體半導體市場增長的可持續性表示懷疑,但他們普遍相信 5G 和資料中心相關需求將繼續擴大。
例如,日本的 Ibiden 預計,隨著遠端工作、線上教育和作業系統升級的需求下降,截至 9 月的六個月內,銷售額增長將降至零。Ibiden是全球最大的積體電路(IC)封裝基板供應商之一。
與此同時,據報道,韓國三星電子已將包括智慧手機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零部件訂單削減多達 70%,以減少過剩庫存。
這一軼事證據對最新的 WSTS 半導體市場預測提出了質疑,該預測顯示,今年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增長 16%(低於 2021 年的 26%),然後在 2023 年降至 5%。但放緩可能會早於那個預測。
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成立於 1986 年,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半導體產品公司協會。除了進行預測外,它還提供半導體行業月度銷售資料。該資料顯示,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從去年 11 月和 12 月的 30% 以上和 2 月的 29% 降至 4 月的 12%。
WSTS 年度資料顯示,從 2019 年到 2021 年,半導體銷售額增長了 35%,如果其對 2022 年的預測正確,則將增長 57%。與 2015 年相比,2022 年的預測意味著增長 93%。
這種顯著的增長未能防止半導體短缺被歸咎於汽車和其他行業以及各種消費市場的供應鏈問題。
例如,加拿大一位大學教授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向《亞洲時報》投訴:
我在二月份為我的影片專案訂購了一臺Mac Book Pro 和一臺 Panasonic Lumix 相機。我本應該在四月中旬拿到相機,但還沒到。MacBook 原定於 5 月 10 日左右上市,但結果卻是 6 月 10 日。
顯然,這裡存在供應鏈問題。但罪魁禍首是半導體還是其他原因尚不清楚。
回到 WSTS 資料,請注意在下降的一年中會發生什麼。2009 年,所謂的“雷曼衝擊”導致半導體賬單價值下跌 9%。2019年,供過於求導致的記憶體價格疲軟導致跌幅達12%。
這給我們帶來了產能擴張和對半導體生產裝置的需求。
SEAJ(日本半導體裝置協會)的月度資料顯示,銷售額同比增長從 2021 年 12 月的 71% 下降到 2022 年 5 月的 1%。2021 年的年度資料顯示,銷售額比 2020 年增長 37%,比 2020 年增長 57% 2019 年,比 2015 年上漲 2.2 倍,創下歷史新高。
至於低迷時期,日本半導體裝置的銷售額在 2008-2009 年下降了 73%,在 2011-2012 年下降了 25%(由於自然災害),在 2019 年下降了 12%。
半導體資本支出——以及因此對半導體生產裝置的需求——對市場條件極為敏感。當情況惡化時,公司會削減開支以避免過度擴張、無利可圖的產能利用率和價格下跌。它以前發生過,它可以再次發生。在極端情況下,新工廠可能會空置數年。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全球半導體裝置和材料行業協會 SEMI 現在預測 2022 年晶圓廠裝置(“前端”生產裝置,而不是“後端”組裝和測試裝置)支出將增長 20% .
我們將看看這個預測會持續多久。
- 龍虎榜資料一覽 | 四維圖新獲淨買入額最多,機構淨賣出德賽電池1.08億元
- 新能源欠補問題解決了?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機器人?
- 年入16億,PE超80倍!這家鋰電池材料龍頭來襲,喊你上車?
- “遊戲茅”大跳水!行業迎來退潮時刻?
- 鬥魚(DOYU.US):二季度重拾盈利,精細化運營持續顯效
- 估值300億,叫板保時捷!造車新勢力又跑出一匹“黑馬”
- 高瓴旗下HHLR二季度13F披露 加碼9只中概股 持續看好中國資產
- 海康威視,被市場拋棄
- 8月MLF降息:開啟降息週期
- 國家統計局: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
- 國海策略:需要擔憂通脹麼?
- 踩中風口、大客戶撐腰,這家百億晶片股欲登科創板,有何看頭?
- A股:靜待政策發力向基本面傳導
- 港股:市場情緒可能依然偏低迷
- 中信證券:從“尋找新平衡”到“實現弱平衡”
- 隆基綠能:時代洪流下的“ 孤勇者”
- 下週(8.15-8.21)全球市場大事提醒
- 小盤風格能繼續跑贏嗎?
- 假若油價再度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