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辦釋出《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管理規定》,8 月 1 日起施行
IT之家 6 月 27 日訊息,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訊息,6 月 27 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 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管理規定 》(以下簡稱《規定》),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旨在加強對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的管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健康發展。
近年來,各類網際網路資訊服務迅速發展,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體現使用者個性特徵,方便線上交流,成為億萬網民展示自我的重要載體。但同時,通過註冊、使用賬號資訊,編造傳播虛假資訊、實施網路暴力等行為時有發生,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制定《規定》是規範網際網路使用者註冊、使用和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管理賬號資訊行為的需要,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公平公正和網民合法權益的需要,也是防範化解國家安全風險、維護網路空間良好生態的需要。
《規定》明確,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是指網際網路使用者在網際網路資訊服務中註冊、使用的名稱、頭像、封面、簡介、簽名、認證資訊等用於標識使用者賬號的資訊;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是指向使用者提供網際網路資訊釋出和應用平臺服務的主體。國家網信部門負責全國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的監督管理工作。地方網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的監督管理工作。
《規定》明確了賬號資訊註冊和使用規範 ,要求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和公開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管理規則、平臺公約,明確賬號資訊註冊、使用和管理相關權利義務。網際網路個人使用者註冊、使用賬號資訊,含有職業資訊的,應當與個人真實職業資訊相一致;網際網路機構使用者註冊、使用賬號資訊,應當與機構名稱、標識等相一致。 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為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資訊釋出、即時通訊等服務的,應當進行真實身份資訊認證 ;應當對網際網路使用者在註冊時提交的和使用中擬變更的賬號資訊進行核驗;應當在賬號資訊頁面展示合理範圍內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的網際網路協議地址歸屬地資訊,便於公眾為公共利益實施監督。
《規定》明確了賬號資訊管理的規範 ,要求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履行賬號資訊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技術能力;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真實身份資訊認證、賬號資訊核驗、資訊內容安全、生態治理、應急處置、個人資訊保護等管理制度;完善投訴舉報受理、甄別、處置、反饋等機制;建立健全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信用管理體系;對違法違規註冊、使用賬號資訊的情形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規定》明確了開展監督檢查和追究法律責任的相關要求 ,規定網信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協同開展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監督管理工作。網信部門依法對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管理網際網路使用者註冊、使用賬號資訊情況實施監督檢查,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予以配合,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協助。發現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存在較大網路資訊保安風險的,省級以上網信部門可以要求其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指出,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治理需要政府、企業、網民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營造更加清朗的網路空間。
IT之家附:
《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管理規定》答記者問:
6 月 27 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規定》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問:請簡要介紹《規定》出臺的背景?
答: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體現使用者個性特徵,是使用者展示自我的重要載體。隨著網際網路資訊服務飛速發展,通過註冊、使用賬號資訊,編造傳播虛假資訊、實施網路暴力等行為時有發生,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制定《規定》是為了落實《網路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完善網路資訊保安和個人資訊保護制度,進一步劃定網際網路使用者註冊、使用和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管理賬號資訊底線、紅線,明確責任義務,維護網路空間良好生態。
二、問:《規定》的適用範圍是什麼?
答:明確網際網路使用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註冊、使用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及其管理工作,適用本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三、問:《規定》提出了哪些總體要求?
答:規定網際網路使用者註冊、使用和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管理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序良俗,誠實信用,不得損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鼓勵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行業標準、行業準則和自律管理制度,督促指導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制定完善服務規範、加強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保安管理、依法提供服務並接受社會監督。
四、問:《規定》對註冊、使用賬號資訊明確了哪些規範?
答:明確了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和公開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管理規則、平臺公約,與網際網路使用者簽訂服務協議,明確賬號資訊註冊、使用和管理相關權利義務。明確了網際網路使用者註冊使用賬號資訊,不得違反《網路資訊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不得假冒、仿冒、捏造政黨、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的名稱、標識等禁止性規定,避免一些使用者利用賬號資訊混淆視聽、誤導公眾,維護網路傳播秩序,推動賬號規範管理。
五、問:《規定》為何對網際網路個人使用者註冊、使用賬號資訊做出與職業資訊相符的要求?
答:當前,一些使用者通過在賬號資訊中編造虛假身份、虛假職業資訊等,從事招搖撞騙等違法違規行為,損害公眾合法權益。對此,《規定》要求網際網路個人使用者註冊、使用的賬號資訊含有職業資訊時,應當與個人真實職業資訊相一致。
六、問:《規定》對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和公眾賬號資訊的展示分別提出哪些要求?
答: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對申請註冊提供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網路出版服務等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的賬號,以及申請註冊從事經濟、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資訊內容生產的賬號,在賬號資訊中加註專門標識;在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頁面展示合理範圍內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的網際網路協議(IP)地址歸屬地資訊,便於公眾為公共利益實施監督;在網際網路使用者公眾賬號資訊頁面,展示公眾賬號的運營主體、註冊運營地址、內容生產類別、統一社會信用程式碼、有效聯絡方式、網際網路協議(IP)地址歸屬地等資訊。
七、問:《規定》對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管理賬號資訊作了哪些規定?
答:規定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賬號資訊動態核驗、個人資訊保護等管理制度,對違法違規註冊、使用賬號資訊的情形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完善投訴舉報受理、甄別、處置、反饋等機制。
八、問:《規定》明確了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哪些核驗義務?
答:我國網際網路使用者多,賬號基數大,且使用者在使用賬號的過程中,賬號資訊是動態變化的。若賬號資訊缺乏有效核驗機制,違法和不良資訊就易被傳播,對網路生態造成不良影響。對此,《規定》要求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建立賬號資訊動態核驗制度,核驗使用者在註冊時提交的、使用中擬變更的以及網站平臺記憶體量賬號資訊,並明確了從嚴核驗的情形,從註冊、使用、管理的全流程加強對賬號資訊的核驗,堵住違法和不良資訊傳播漏洞。
九、問:《規定》要求哪些網際網路使用者賬號資訊需加註專門標識?
答:提供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網路出版服務等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的賬號,以及從事經濟、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資訊內容生產的賬號,不僅專業性強,還與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密切相關,對此,《規定》要求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對上述賬號加註專門標識,以便公眾知悉瞭解,對賬號資訊內容作出合理判別,進一步推動賬號主體合法合規運營。
十、問:如何加強監管並追究違反《規定》的法律責任?
答:明確網信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協同開展監督管理,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配合監督檢查。強化了監管措施,規定省級以上網信部門發現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存在較大網路資訊保安風險的,可以要求其採取暫停資訊更新、使用者賬號註冊或者其他相關服務等措施。
對於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由省級以上網信部門依據職責給予警告、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於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 微軟 Win11 小元件圖示現已支援動態通知:可快速顯示股票、天氣預警等
- 我國神威・太湖之光超算應用再次入圍 ACM“戈登・貝爾”獎決賽
- IC 設計業者:預估第 4 季度因客戶延後拉貨與砍單,晶圓代工訂單將持續縮減
- 一汽解放:國內首批前裝量產自動駕駛重卡 J7 訂單交付
- 騰訊 2022 年第二季度淨利潤 186 億元同比下滑 56%,微信及 WeChat 月活 12.99 億
- 訊息稱拼多多 9 月上線跨境電商平臺,首站美國
- 我國在研的最大通用無人機,運五通用無人機空投空送試驗機首飛成功
- 多家晶圓代工廠:Fabless 客戶縮減晶片訂單,影響 Q4 產能利用率
- 騰訊申請註冊 XR 商標,此前已成立相關部門
- 華為手環 7 推送 2.0.0.32 韌體更新:新增“健康生活”,優化 iOS 手機訊息通知體驗
- 訊息稱榮耀價效比新機即將到來,或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
- 極星全新純電概念跑車極星 6 將投入量產:零百加速 3.2 秒,預計 2026 年上市
- 谷歌 Pixel 7 系列通過 FCC 認證,支援多個 5G 頻段
- 英特爾 NUC 12 Pro 華爾街峽谷開始上市,搭載 12 代酷睿 P 系列處理器
- 售價 599 元,內建無線耳機的諾基亞 5710 XpressAudio 上架
- Beats 與金・卡戴珊合作推出的 Beats Fit Pro 開售,售價 1599 元秒售罄
- 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 DRAM 業務向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出衰退預警
- 蘋果和 Meta 頭戴裝置野心面臨最大障礙:高昂的定價
- 美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知乎跌超 7%,法拉第未來跌逾 16%
- 測試顯示:三星 Galaxy Z Fold 4 不支援 4K 60fps 超寬影片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