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70多次公告後,收購華夏人壽未果,中天金融還有能力接盤嗎?
中天金融實控人羅玉平
日前,中天金融(000540.SZ)釋出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以現金方式購買華夏人壽21%-25%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在程序中,尚未形成最終方案。公司已依據協議及交易程序支付了定金70億元,本次標的股權交易定價不超過310億元。
五年了,中天金融為此釋出公告70餘次,仍收購未果。如今,負債高企的大股東金世旗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世旗控股”)不斷減持、大量質押其股票;自身50億元融資餘額“爆雷”展期,中天金融還有能力接盤嗎?
大股東金世旗控股不斷減持,所持70%股份被質押
金世旗控股持股中天金融比例變動,資料:愛企查
2022年6月25日,中天金融釋出了對5月24日至5月27日金世旗控股被動減持公司股份一事的補充更正公告。由於金世旗控股與申萬巨集源未能順利實施股份轉讓,質押給申萬巨集源的部分公司股票因觸發股票質押協議約定的相關條款被實施平倉處置,導致金世旗控股被動減持公司股份62,226,3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9%。
2022年5月30日至5月31日,金世旗控股被申萬巨集源再次實施平倉處置,被動減持公司股份7,773,7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1%。兩次減持後,金世旗控股對中天金融的持股比例變為45.17%。對比之前金世旗控股所持中天金融46.17%的股份,5月共減持1%。
截至目前,金世旗控股所持中天金融股份累計被質押數量為2,216,415,006股,佔其所持股份的70.05%,佔公司總股本的31.64%。背後的原因是金世旗控股負債高企,營收、淨利潤大幅下降。
金世旗控股近5年業績情況,資料:公司財報
資料顯示,金世旗控股連續5年虧損、總負債千億以上。近兩年業績尤為“慘淡”,2020年淨利潤-5.61億,同比下降203.06%;2021年淨利潤-39.47億,同比下降603.09%;2021年淨資產首次為負,已資不抵債。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56.52億,淨利潤-4.88億,總負債1667.59億,負債率101.01%。
可見,大股東金世旗控股已“自身難保”,將中天金融大量股份質押為其融資提供增信。另一方面,中天金融也深陷債務糾紛。
中天金融50億借款展期浮出,質押子公司中天城投89%股權
2022年6月18日,中天金融釋出公告,公司將與子公司聯合銅箔(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銅箔”)與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簽署《保證擔保合同》,聯合銅箔為公司向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融資餘額 50億元展期事項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目前,擔保已生效,這意味著之前50億元融資餘額“爆雷”了。
這筆借款要追溯到2016年。2016年9月,中天金融全資子公司貴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金控”)向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申請融資30億元。截至目前,該筆融資餘額為17億元。同月,中天金融於2016年9月向江海證券有限公司申請融資50億元,平安銀行惠州分行於2021年11月承接了該筆債權。截至目前,該筆融資餘額為50億元。為此,中天金融質押了子公司中天城投23%的股權為貴陽金控該筆融資提供增信,質押中天城投66%的股權為自己該融資提供增信。綜合2022年初公司釋出的公告,中天金融合計將所持中天城投104.13億元出資額質押給了平安銀行惠州分行。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之前,中天金融就想以89億元的“骨折價”轉讓中天城投100%股權,給同屬“佳源系”的佳源創盛和上海傑忠。但佳源創盛支付完15.8億元的定金後,就不了了之了。
資料:中天金融公告
除了50億借款展期,今年5月20日,中天金融一份答覆函披露,公司逾期債務本金合計40.4億元,佔公司經審計淨資產約34%,大多債務正在辦理展期。企業預警通統計,中天金融債券存量規模81.50億元,債券6只。其中,私募債54.50億元,佔比66.87%。從兌付時間來看,5只餘額合計69.5億元債券將集中於一年內到期,佔債券總規模的比例逾8成。
2022年第一季度,中天金融的資產總額1574.81億,負債總額 14,77.15億,淨資產 97.66億;2022 年 1-3 月營業收入54.33 億元,淨利潤-9.68億。
大量股權被母公司金世旗控股質押,“賤賣”子公司中天城投未果,自身負債千億、業績虧損、債務逾期。“自顧不暇”的中天金融還有能力支付收購華夏人壽部分股權剩餘的240億嗎?可能性很小。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廖凱平,編輯|崔文官)
- CPU二手價過分堅挺,其實是行業的悲哀
- 收入停滯利潤下滑,湯臣倍健能靠線上化、年輕化重煥生機嗎?
- 中國汽車向“新”,先鋒論壇向“蓉”
- 8月17日新股速遞
- 15元一瓶的礦泉水,“刺”痛了多少人?
- TCL中環加碼投資MAXN,打造光伏全球產業鏈核心競爭優勢
- 8月17日A股分析:創業板指漲1.7%,券商、電力板塊漲幅居前
- 人體冷凍是不是商業噱頭?
- 網際網路塌方,分眾 “摔殘”
- 第三隻轉板股明日登陸創業板,北交所“轉板概念股”行情可持續嗎?
- 新能源汽車浪潮下,輪胎企業開始求變
- 美國通脹可能已經見頂,不過,這只是市場反彈的部分原因
- 靠“21金維他”獨撐,保健品產能利用低下卻還要擴張,民生健康是急了還是另有所圖| IPO速遞
- 成都咖啡,緩緩取代上海
- 位元組盯上了“月子”市場這塊蛋糕?
- 大城市的女性婚姻困局,只有回老家解決了?
- 淨利暴降84%的網紅小牛電動,原形畢露的網際網路思維已無人買單?
- 健康險新規落地,2萬億市場怎樣才能加速達成?
- 市值跌去3297億元!海底撈遭遇“中年危機”?
- 8月16日A股分析:創業板指漲0.47%,光伏等賽道股繼續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