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樹到種太陽,庫布其沙漠的光伏板是怎樣發電又固沙的?|碳案

語言: CN / TW / HK

「碳案」是 36 碳圍繞“雙碳與ESG”推出的案例解讀欄目。我們希望解決“碳中和”領域的資訊不對稱。通過對企業節能減碳、綠色環保、社會責任等代表專案的一線走訪,記錄“優等生”的減碳成果,回答“誰在做、怎麼做”的問題。

「碳案」第五期,我們來到了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漠——庫布其沙漠,這裡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同時也擁有國內最大的沙漠光伏電站,茫茫金沙中一座由19.6萬塊光伏板組成的“駿馬電站”,更是創下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圖形電站記錄。

憑藉良好的地域優勢和光照強度,庫布其沙漠已成為內蒙古鄂爾多斯發展光伏產業的主要陣地,伴隨華為數字能源智慧技術的加持,當地的光照被更精準地捕獲和利用。數以萬計的光伏板,發揮著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的三重效用,持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與人居環境。

本期「碳案」,請和36碳共同探訪沙漠中的這匹藍色“駿馬”,看看如何光電是如何帶動達拉特旗變沙為金,還綠於民的。

文 | 呂雅寧

編輯 | 蘇建勳

上萬年之後的厄拉科斯星球,被漫天黃沙覆蓋,想要生存下去的人們必須穿上特製的「蒸餾服」,將人體排出的水分轉化為維繫生命的可飲用水,若是直接暴露在沙丘環境中,就會因為水分蒸發而死去。

這是2021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沙丘》的情節,這部出版於1965年的小說構建了一個生態嚴重受損的未來世界,誰都不希望《沙丘》真的成為未來世界的預言,但影片中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的場景卻已然在今天成為現實。

在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達拉特旗,“風起明沙到處流,沙壓房子人搬走”的景象,曾經每天都在上演。

不僅當地民眾一年四季要忍受黃沙飛揚之苦,又因這裡距北京僅有700多公里,被稱為“懸在首都頭上的一壺沙”,成為北京三大風沙源之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達拉特旗開始了以植樹造林為主的防沙治沙工作,如今已有超過910萬畝的沙漠已得到治理。

與當年不同的是,光伏發電成為了現代治沙的新手段。李帥錕就是庫布其治沙人中的一員,他向36碳介紹道:“過去的人們治沙,是扛著鐵鍬去種樹;可沙漠裡不僅有土地,更有豐富的光資源,結合現代光伏科技去治沙,可謂做到了‘天時地利人和’。”

2017年開始,庫布其沙漠謀劃建設佔地10萬畝、規模為200萬千瓦的光伏治沙專案。如今,李帥錕也成為國家電投達拉特光伏電站的一名安全專工,親身參與到光伏治沙的新模式中,用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種植的治沙理念,見證貧瘠荒涼的荒漠土地,重煥生機。

如果從庫布其沙漠的空中俯視,會看到一匹藍色駿馬正馳騁於沙漠之間,這是由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投資建成的「駿馬電站」。充分利用了光伏板與周圍低矮植被、黃沙間的色差,19.6萬餘塊光伏板組成一匹奔騰的駿馬。2019年7月,駿馬電站正式通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圖形電站。

光伏陣列旁,立著「金沙,藍海,綠洲」這六個字。庫布其沙漠上構建起的光伏產業藍海,正一步步幫助荒漠地區實現綠色復甦。

駿馬電站的空中俯檢視。圖源:受訪者供圖

1、光伏治沙,怎麼治?

3180小時,是庫布其沙漠的年均太陽能日照時長,這意味著除去夜晚時間,當地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能充分得到日光的滋養。

2017年,全國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基地專案選擇了這裡,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開始投建。這是一項光伏扶持專項計劃,意味著專案所使用的光伏裝置,將採用比普通光伏專案能效更高的技術產品。之後,這類技術產品也將會被國家部分用電專案所優先採用;各級地方政府也將在關鍵裝置、技術上給予更多市場支援。

數個光伏基地的單體專案中,就包括這座駿馬電站。據悉,自專案2018年投運以來,已累計輸出綠電23.12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標準煤7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5萬噸,相當於種下近7萬多畝的森林。

事實上,實現光伏治沙並不僅是鋪設光伏板那麼簡單,這背後還有三重防線。

第一重防線,是草方格固沙,用鐵鍬將麥草埋進沙子裡,形成網狀防護帶以抵擋風沙,這也是最常見的固沙方法。可時間久了,沙子中的麥草容易腐爛,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第二重防線,是植樹造林。光伏電站周邊種植著梭梭木、花棒等沙生植物,根系生長快,吸水抗旱能力都極強。有的梭梭木甚至能長到兩米多高,利於抵擋沙塵。

可有了這兩道防線還不夠。若狂風繼續吹入光伏區,場站內原本平整的沙地,會變成高低不平的沙丘。風沙使得光伏板基座裸露出來,支架嚴重變形,將極大影響安全生產。

於是,第三重防線建在了光伏場站內,用一個詞總結就是「一板三用」,即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種植,讓一片土地得到三重利用,這也是光伏治沙的根本所在。

種植在光伏場站內的植物,不僅要適合乾旱氣候,更不能遮擋用來發電的日光,這樣一來,梭梭樹、花棒這種常見沙生植物,相對光伏板來講高度偏高,並不適合在光伏場站內種植。

36碳作者實地前往光伏陣列間,看到光伏板下種植著沙生灌草植物,光伏板陣列間種植著紫穗槐、黃芪等經濟林,高度基本在0.5米到1米左右,復綠的同時也未遮擋陽光。

“因為有光伏板遮擋,減少了土地的陽光直射和水分蒸發,更有利於作物生長;地表植物又有利於固沙保水,形成了生態改善的良性迴圈。”李帥錕向36碳講述了光伏治沙背後的邏輯所在。

據悉,黃芪可作為中藥藥材,紫穗槐也是周邊畜牧場的優質牧草來源。在生長時期,這些作物幫助防風固沙,成熟之後這些作物還能繼續在藥用、農業中發揮價值。

不過,在沙漠中種植作物,引水灌溉是個大問題。

距離光伏電站幾公里遠的地方,有一片被稱為“月亮湖”的湛藍湖水,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水源。達拉特旗光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參與了這項工程的建設,水源來自高頭窯煤礦的疏幹水,在採用超濾、反滲透等處理工藝之後,淨化成為光伏基地的產業用水。

這樣一來,不僅滿足了煤礦疏幹水“零外排”的目標,也滋養了光伏場站中的作物,緩解地下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據悉,水資源利用一期工程在今年年初正式通水執行,二期工程也在規劃編制中,遠期計劃是把富裕水量輸送到達拉特經濟開發區,緩解更多的工業用水需求。

距離光伏電站不遠的月亮湖。拍攝者:呂雅寧

02、斜槓青年、智慧運維…「光伏+」的可能性還有哪些?

截至目前,“林光互補”的光伏產業模式在達拉特旗已累計治沙1.6萬畝,未來還持續在生態農業、旅遊觀光方面實現產業融合。

正是這種「光伏+」的模式,讓越來越多的達拉特旗人,承擔起更多新的角色。

來自達拉特旗柴等嘎查村的村民趙金龍,是一名返鄉創業的青年。在光伏產業的吸引之下,大學畢業後在外鄉工作了兩年的他,重新回到家鄉。

因為有數字運維相關經驗,趙金龍正式成為一名光伏場站的維修工。不僅如此,他還開了一家名為「龍龍餐廳」的本土菜館,平日裡場站運維工人、當地居民常來吃飯、歇腳。如今沙漠治理好了,這裡的外地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能容納80人左右的餐館,時常座無虛席。

趙金龍向36碳表示,“白天在光伏場站參與電站運維工作,下班後可以回家幫助農活,一家人現在也開了自己的餐館,收入有了成倍增長。趕上家鄉的光伏藍海,生活更好了。”

光伏產業帶來的新工作還包括光伏板清潔、場站作物種植、場站除草等工作。一位參與過場站種植的農戶對36碳講到:“以往沙漠中幹農活,風沙吹的睜不開眼;現在有了光伏板的遮擋,在板下幹農活輕鬆了許多,也沒有那麼熱了。”

多年以前,一些村民在風沙折磨之下背井離鄉,有的村莊人口出走了大半。現在,更多像趙金龍這樣的村民回到家鄉,投入綠色建設。據瞭解,因為光伏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就業近千人。

不過,僅依靠人工勞力,光伏電站的運維效率遠不能提升。尤其在沙漠中,林光互補雖然成效顯著,但偶有風沙吹起時,沙粒還是會遮擋並侵蝕光伏板元件,光電板的維護和檢修成了新的挑戰。

在數以萬計的光伏板中精準定位出一塊故障光伏板,如大海撈針。

駿馬電站佔地面積近2100畝,相當於兩百多個足球場,依靠人工攜帶紅外線感應器一一掃描的話,需要幾天甚至更久;可如果藉助數字技術定位診斷,往往僅需二十分鐘。

據36碳瞭解, “駿馬電站”全部採用了華為智慧光伏解決方案,包括智慧組串式逆變器、電力載波通訊(PLC)、智慧IV診斷、智慧光伏管理系統等產品和技術,幫助光伏電站實現智慧化發電、運維。

華為智慧組串式逆變器。圖源:受訪者供圖。

來自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蒙西新能源達拉特光伏電站的負責人苗瑞軍稱:“以往一個電站需要十幾人甚至幾十人來維護,現在運維工作室中僅需不到十人。例如智慧IV診斷技術,就像「CT掃描」一樣,快速瞭解場站健康狀況,精準定位運維機組。”

運維工作效率提升了,人力物力成本也就省下來。這也和華為一貫堅持的“把複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客戶”的理念相一致。

能源行業有一個「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論:人類在追求清潔能源的道路上,無法找到這樣一個能源系統,既要滿足能源供給安全(能源安全),也要滿足能源環境友好(能源轉型),還要滿足能源價格低廉(能源經濟)這三個目標條件。

但現在,數字技術與能源產業的結合,正在嘗試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