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淨利增勢迅猛,矽料短期內有望持續高位執行|看財報
伴隨著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矽料迎來發展風口期。2021年,受產業鏈供需錯配影響,高純晶矽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同比上漲,相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持續攀升。其中“矽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20%,一季度業績更是同比增長超510%。
就矽料中短期走勢,鈦媒體APP從行業人士處獲悉,需求端來看,下游裝機量等將利好矽料走勢,2022年隨著光伏電站安裝成本下滑,裝機量或將大幅提升,利好上游矽料走勢,但具體還要看下游裝機節奏及矽料新增產能釋放節奏等。
產能方面來看,2022年通威股份將有5萬噸矽料專案投產,2023年將有12萬噸矽料專案投產。產能釋放預期疊加矽料市場需求等,中短期內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於矽料高位執行,進一步增厚業績。
矽料短期內有望持續高位執行
分板塊來看,太陽能電池、元件及相關業務實現收入249.35億元,飼料、食品及相關業務實現收入245.90億元,高純晶矽及化工實現收入187.6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81%、9.48%、66.69%。其中高純晶矽及化工板塊貢獻的淨利潤增幅最大,該板塊毛利率同比增加31.99個百分點。
財務資料顯示,2021年公司多晶矽收入規模167.8億元,同比增長214%,對應的單噸收入15.6萬元,同比增長約152%;由於銷售價格的大幅提升,2021年矽料業務毛利率達到71.8%,同比提升35個百分點。
據瞭解,公司2021年各高純晶矽生產基地均滿負荷執行,繼續保持滿產滿銷,全年實現銷量10.77萬噸,較上年增長24.30%。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已陸續收回永祥多晶矽(老產能)、樂山一期、包頭一期專案合計8萬噸產能的投資成本。
矽料價格來看,公開資料顯示,相比2021年初8萬元/噸的矽料價格,年內成交價最高超27萬元/噸,漲幅超過230%。目前矽料在25萬元/噸附近高位執行。據矽業分會4月22日資料,多晶矽價格繼續上漲,單晶緻密料價格25.09萬元/噸,環比漲幅為0.72%,相較於1月初約22萬元/噸價格,漲幅超13%。
上述矽料價格的走勢疊加產能的持續釋放,直接利好公司一季度業績走勢。據通威股份披露的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246.85億元,增幅高達132.49%;同期淨利潤高達51.95億元,同比暴增513.01%;扣非後淨利潤為51.35億元,同比暴增544.95%。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為32.49億元,同比增長92.78%。
平安證券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分析認為,2022年一季度,由於2021年四季度新投產的兩個多晶矽專案貢獻增量,公司多晶矽銷量達4.8萬噸,估計單噸淨利超過10萬元。2022年以來,矽料價格處於高位,考慮海外光伏裝機需求超預期以及國內疫情對新建矽料產能投產進度的影響,矽料價格有望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基本維持當前高位。
上述行業人士也看好矽料價格短期走勢,該人士表示2022年隨著光伏電站安裝成本進一步下滑,下游裝機量或將大幅提升,利好於上游矽料。矽業分會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終端裝機量預計在 220-250GW。
產能釋放預期持續利好業績走勢
產能方面,2021年樂山二期5萬噸、保山一期5萬噸專案相繼投產,截至2021年底公司多晶矽產能達18萬噸;公司目前在建專案產能合計17萬噸,其中包頭二期5萬噸專案預計2022年投產,樂山三期12萬噸專案預計2023年投產,屆時公司產能規模將達到35萬噸;根據公司未來規劃,到2026年,公司多晶矽產能將達到80-100萬噸。
“樂山三期專案是公司首個單體年產規模突破10萬噸的專案,單位投資成本更低,工藝設計更優,智慧化水平更高,將進一步夯實公司質量和成本優勢。”通威股份方面表示。
電池片業務方面,2021年公司電池及元件銷量達到34.93GW,同比增長57.61%,單晶電池毛利率8.28%,較同期有所下降。據PVInfoLink公佈資料,2021年公司太陽能電池出貨量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據年報,截至2021年末,公司電池年產能達45GW。據浙商證券資料,公司182mm及以上大尺寸產能佔比超70%。結合現有投資進度安排,公司預計2023年電池產能將達80-100GW。2021年公司單晶PERC電池平均非矽成本已降至0.18元/W以內,較上年下降11%,其中大尺寸非矽成本下降更為明顯。
技術方面,公司新增投產1GW HJT中試線,目前HJT 研發和量產效率均大幅提升,銀漿替代研發取得階段性進展;公司同步進行TOPCon技術的量產研發攻關,目前1GW TOPCon專案已順利投產。截至2021年末,公司單晶電池量產平均效率 23.53%;研發最高效率 25.45%。
電池業務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在於原材料矽片緊缺,全年價格漲幅較大,推高了電池企業的成本。據PVInfoLink統計,2021年166mm、182mm、210mm主流尺寸矽片均價較年初分別上漲55%、46%、46%,而相應尺寸的電池均價僅分別上漲22%,19%,16%,行業盈利能力下降,開工率大幅下調。
據2022年經營計劃,公司飼料、食品及相關產業鏈業務2022年力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超過270億元。2022年,高純晶矽業務力爭實現超過18萬噸的產銷量,太陽能電池業務力爭實現超過40GW的產銷量;光伏發電業務力爭新增投資建設“漁光一體”專案 1GW。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海霞,編輯|崔文官)
- “永輝系”分崩離析
- 趙偉: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上調,訊號作用較強(國金巨集觀)
- 誰的諾安基金:“多事之秋”背後的股東博弈
- 天價分手費再現!讀客文化高管離婚獲上億股權,原出資額不到12萬
- 八馬茶業再戰IPO,研發人員僅11人,這次能打破茶企上市難嗎?
- 特色農產品如何“闖出去”?
- 股民準備吃肉?史上第二貴新股來了!一簽要繳近15萬元,寧王迪王訂單暴增
- 60歲季明辭任江蘇銀行行長,57歲副行長葛仁餘將升任行長
- 流動性遭遇戰打響,美股繼續割“韭菜”
- “大怨種戒指”?DR迴應800元可刪購買記錄,網友炸鍋了
- 威馬虧損遠超“蔚小理”!創始人卻掙12億
- 財務總監涉嫌犯罪,會有財務資料真相嗎?
- 港股今年最大規模IPO來了,但萬物雲不再有估值神話
- 柔宇科技及其法定代表人劉自鴻被限制消費
- 重磅!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數智基因的資產管理能力
- 東方盛虹激進擴張背後:千億債務懸頂,新專案未達產新專案又開工
- 養老金變了!哪些人到手的錢多了?
- 紫燕食品上市背後,滷味賽道的大變局
- 2022老年聽障社會問題報告:中國助聽器佩戴率僅5%-10%
- 400萬財經大V私募被登出,起底“股神”徐曉峰的翻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