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被處罰20餘次!豆瓣需實名註冊,已告別“私密小組”時代

語言: CN / TW / HK

4月26日訊息,豆瓣更新個人資訊保護政策。新政策規定使用者註冊需實名制,需提供身份證號碼、人臉資訊。此外,臺灣、港澳臺居民若註冊豆瓣使用者,需要手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等有效身份證件資訊,以及本人手持該證件的照片。

豆瓣此舉,意味著鼓勵“私密小組”、“私密討論”的時代已經過去。成立之初,豆瓣小組允許和鼓勵組長設立門檻,這個門檻可以是知識儲備、行為準則,也可以是價值觀,目的是保護、維繫小組與外部世界的安全距離。

然而,豆瓣一直處於網際網路監管的風口浪尖,屢遭約談、處罰。作為一家老牌網際網路平臺,豆瓣曾屢次因出現法律、法規禁止釋出或者傳輸的資訊被要求責令整改。國家網信辦顯示,2021年1月至11月,國家網信辦就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對豆瓣網實施20次處置處罰。此外,自2021年起,豆瓣成了“飯圈·清朗”行動的重點整改區域,五次處罰公告已刪除違規和不良資訊330807條,禁言違規賬號418個,解散或關停問題小組共62個。其中,擁有68萬組員的“鵝太子”豆瓣鵝組也慘遭停用。

實際上,近年來官方對使用者資訊的監管趨勢持續收緊。4月15日,繼微博之後,抖音、快手、知乎等多家網際網路平臺,陸續宣佈上線展示賬號IP歸屬地功能,有利於減少冒充熱點事件當事人、惡意造謠、蹭流量等網路亂象,對社會輿論事件資訊真實性、有效性提供額外審視角度,一定程度上輿情資訊分析研判。(文 | 《財經天下》週刊 餘洋) 返回搜狐,檢視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