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驍:遊戲開發的“零件人”夢碎之後|OneFlow U

語言: CN / TW / HK

張文驍,一流科技研發工程師。2008年,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軟件工程,研究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愛好很多,遊戲、籃球、動漫都可以玩。

出於個人興趣,研究生畢業之後,他把遊戲愛好轉變成一份工作,但三年之後,整個行業杯盤狼藉,他在精神和物質上面對的是熱錢席捲後的一些殘羹冷炙,最終無奈選擇離開這個行業。在經歷兩家創業公司的曲折經歷後,2018年,他加入OneFlow,並在這裏成長為深度學習框架的資深開發者。不過,技術進步是次要的,他説,最重要的是,在這裏摒棄了“零件人”的思考方式,並且與自己的焦慮達成了和解。

以下是張文驍自述。

1

愛好變成工作,遊戲熱情消磨殆盡

與現在很多應屆畢業生遇到的困境一樣,我在川大讀完本科後,也比較迷茫,不知道未來做什麼好,稀裏糊塗就去四川一家做仿真模擬、圖像技術的公司工作了一年。之後,我就去華中科技大學的軟件工程專業讀研了。

現在回想起來,才知道在大城市讀書的優勢:有助於學生打開視野,接觸行業浪潮,這樣在學校學習時目的性會更強,更貼近行業發展趨勢。

2013年,研究生畢業後,由於個人興趣原因,我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去了國內某知名遊戲工作室做遊戲開發工作。

當時遊戲行業處在風口之上,各大遊戲公司忙着跑馬圈地,甚至連豬飼料廠老闆都要投錢做遊戲。從盈利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行業機遇。但問題是,當遊戲製作水平不夠,還使勁往裏面灌錢,這本質上是一種拔苗助長,使得行業加速內卷,遊戲本身淪為印鈔機器,脱離了作為一種藝術品或消費品存在的價值,對一般從業者來説,這恰恰是個低潮。

資本只是催化劑,可以加速行業發展,但如果用量過多,也可以毒死行業。在做遊戲開發的三年裏,遊戲公司開始朝移動端轉型,但真正能活下來的遊戲工作室十中無一,大多數投身於行業的遊戲開發者都是白費力氣,當時也正是國內996最嚴重的時候,一到發版通宵加班都是家常便飯,甚至要連續加班幾個通宵,從業者付出血汗,卻無法得到相應回報。

精神比較滿足的時刻也有,尤其是在開發的功能上線後得到用户認可,但這微小的滿足感會被工作中的精神內耗輕易抵消。多數時候,我都處於比較掙扎的狀態,工作的認同感和經濟回報也比較低,我對遊戲行業的熱情遭受嚴重打擊。或許,這也是當時不成熟,內心比較脆弱的表現吧。

最終,在既無精神滿足,也無物質回報的對未來悲觀的預期之下,我離開了遊戲行業,開始作為旁觀者關注它的發展。

實際上,在這股資本熱潮退去後,國內遊戲行業才開始有真正的進步。2018年左右,該倒閉的遊戲工作室都倒閉,整個行業突然就好起來了。既有高流行度賺大錢且有好口碑的遊戲如《原神》,也有一系列個人工作室做的小而美的遊戲,也有勵志要做3A大作的工作室如遊戲科學。整個行業的年輕從業者素質也越來越高,遊戲製作的水平也上升了一個台階(看來,掃把星果然是我:)

有個仍然還在遊戲行業但混的比較“風生水起”的好基友問我,有沒有後悔離開遊戲行業,我的回答是從未後悔。雖然那時年輕,在沒想那麼多的情況下就做出了這個選擇,但我的個性就是不會後悔型,再者,柳暗花明也不一定屬於我,我從不把自己擺在“幸運兒”的位置上。

2

在OneFlow,最大收穫不止於技術

離開遊戲行業的2016年,我開始不斷嘗試創業公司的機會。

此前在遊戲公司工作時,機緣巧合認識了同一棟樓辦公的祁宇,在他的招募之下,一起去了一家烽火雲創旗下做雲平台創業的子公司。不過工作了差不多兩年後,由於領導層矛盾,公司不穩,開發組遭到裁撤。

隨後,我與一些好夥伴經歷了幼教雲平台的短暫創業期,工作內容比較雜駁,最後不到一年也因為目標不明確不得不分道揚鑣。

散夥前,我與夥伴們有過一次長談,一致認為小城市的程序員天花板太低,還是得去大城市,再就是時勢造英雄,想要創業還是得追逐行業熱點,沒有這陣風很難成功。當時,我們瞭解到的熱門方向有云服務、區塊鏈和AI,但我們覺得,雲服務需要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門檻偏高,基本沒有創業公司的機會。

之所以比較傾心於創業公司的工作,是因為考慮到我個人經歷和背景,沒有過硬的教育背景、榮譽,工作經歷不夠“高端”,也不再年輕,去大公司也就是一個零件人,35歲被裁的那種。這種情況下,如果我還想搏一搏,當然要選擇創業公司,況且相比大公司,創業公司可能更看重實際工作能力。

2018年2月,依然是祁宇介紹我看OneFlow的工作機會。剛見面,我就跟袁老師聊了很多OneFlow的框架設計,第一感受是,他比較重視技術,公司目標、願景也都比較明確,隨後決定加入了。在此之前,我只參與開發過一些比較不正式的個人開源項目,如通信庫、數學庫之類。

工作過一段時候後,也逐步體會到重視創新,重視個人能力發揮的企業文化,如果是能力比較強的小夥伴,應該能比較不受限制的發揮自身能力。工作目標也很明確,唯一的考量就是更好的技術。還有自我驅動,這也是我到公司後感覺提升最明顯的地方。當然,公司的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

業務能力肯定也是大增的。從剛來公司對AI的瞭解僅限於深度學習、反向傳播等概念性的東西以及一些粗淺的GPU知識,我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深度學習框架的資深開發者。同時,我也親眼見證了很多同時期來到公司的蔡晟航、郭冉等同事取得了巨大進步。

在OneFlow這三年做的工作也比較雜駁,負責過算子開發、模型開發,最近在做計算圖模式下的一些並行功能(

http://github.com/Oneflow-In... )的開發和維護。不同技術的“跨界”難度並沒想象中那麼大,主要是沉下心來工作和學習,不浮躁。

對我來説,在OneFlow的最大收穫並不是技術上的進步,而是思考方式的轉變和心態的成熟。以前的工作中,我就是一個零件人,思考方式也是零件人的思考方式,來到OneFlow後逐步得以糾正,能更加理性地分析看待問題,這也得益於工作環境給了我很大的理性/獨立思考空間,同時,我也從袁老師及其他優秀同事身上領略到“專注”的力量及職業精神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2020年,女兒的出生對我影響比較大,身為人父後心態變得成熟,與自己的焦慮開始和解,不再讓它佔據上風,把自己沉下去,也就看開了,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

歡迎下載體驗OneFlow v0.7.0最新版本:

http://github.com/Oneflo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