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i9筆記本,只要6669元!機械師星辰15評測
最近拿到了機械師的新款遊戲筆記本——星辰15。從價格(6669元)和顯示卡(RTX 3050 Ti)來看,它的定位應該是中端或者中低端(我認為七八千元的RTX 3060才算中高階遊戲本)。但是其配置令我感到吃驚:CPU竟然直接用上了頂配王者——第12代英特爾酷睿CPU i9-12900H。顯然,“價格優勢”和“頂配CPU”就是星辰15的最大賣點。
我手頭這臺星辰15的具體配置如下:
CPU:i9-12900H,70W,6效能核+8能效核,20執行緒
GPU: RTX 3050 Ti,75W,支援DLSS和RT
整機:115W功耗釋放
固態:CL4-8D512 512G (緩內2000mb/s寫入,緩外500mb/s,SLC Cche大概95G),有一個SATA固態擴充套件口。
記憶體:兩根8G DDR4 3200
螢幕:熊貓LM156LF-2F01 1080P 144Hz
重量/厚度:2.08kg機身+0.53kg介面卡,25mm厚度
介面:3*USB-A、網口、HDMI 1.4、USB Type-C、miniDP(只能資料傳輸)
從CPU/GPU配置上看,這款機械師星辰15筆記本的定位應該是偏向於內容創作,尤其是視訊剪輯方面。i9-12900H是目前移動端最強大也是最適合內容創作/生產力的CPU(沒有之一),比上一代的英特爾旗艦級CPU i9-11900H快40-50%。而RTX 3050 Ti也能在PR、AE、LR等生產力軟體中提供重要的硬體加速功能。這種頂配CPU+中低配GPU的組合,似乎就是為了生產力而生。

星辰15的螢幕是144Hz,也比較適合FPS遊戲。我認為,如果把星辰15當成單純的遊戲本來看待的話,i9-12900H的強大效能會被浪費。只有作為內容創作的生產力工具來使用,i9-12900H才能充分發揮潛力。
總的來說,在配置上,星辰15有良心的地方,也有稍微縮水之處。良心主要體現在核心配置上,i9-12900H + RTX 3050 Ti的配置,放到別的機器上起碼要八九千,而機械師只要6669。考慮到它巨大的價格優勢,我只能說: 要啥自行車?
外觀
星辰15在外觀上,最辨識度和吸引力的就是A面,A面採用了“拼接式幾何設計”,看起來頗具高階感。在成本受限的情況下,星辰15的A面可以說得上是相當用心,既體現了硬核電競科幻遊戲風格,又展現了沉穩大氣的設計理念。


相比漂亮的A面,正面(BC面)則顯得中規中矩,沒有特別的亮點。

鍵盤背光的顏色可以改變,共有15種不同的色彩。但是鍵盤燈只能整體變色、不能區域性變色。鍵盤手感一般,不過因為遊戲本鍵盤普遍鍵程較長,按壓的反饋感也還行。

內部是雙風扇四熱管的散熱配置(圖中看起來是三熱管,實際是四),風扇左右兩側和後側都是出風口。另外,RTX 3060的機型是五熱管。

上圖左上角有個SATA硬碟擴充套件位,算是一個小小的亮點。目前遊戲動輒上百G,而4K視訊素材的體積更是離譜,一個複雜點的4K視訊(包括剪輯素材等)甚至能佔據數百G的硬碟空間。在儲存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大部分筆記本的512GB的固態容量顯得尤為可憐。因而,無論是遊戲本還是生產力工具,固態擴充套件介面都極為重要!
如今,八九百元就能買到2TB SATA固態,非常適合用來給星辰15作為擴充套件硬碟。512G+2TB的組合,應該能夠滿足絕大部部分遊戲/生產力需求。
我認為,星辰15的定位應該是偏向於生產力,所以強烈建議購買這款筆記本的使用者,都配上擴充套件硬碟。只是用作倉庫盤的話,不需要購買太貴的固態,光威之類的也足夠了。
核心優勢
很顯然,星辰15的最大優勢就是12代英特爾酷睿CPU i9-12900H。整個筆記本的所有配置,基本都是在為這顆現階段最強大的CPU服務。i9-12900H的最強體現在:遊戲效能、能耗比、生產力效能等各個方面。
在FPU單烤中,星辰15的i9-12900H能夠穩定在71W,效能核(P核)3.4G,能效核(E核)2.7G,在室溫大約25的時候,CPU平均溫度為86度,表現比較出色,說明星辰15的散熱能夠滿足CPU滿載時的散熱需求。

70W其實是一個“價效比”很好的功耗,該功耗下,i9-12900H的效能可以發揮大約90%。根據我們的測試,假如CPU功耗給到110W,頻率大概是P核3.8G/E核2.7G左右(實際頻率受到機器調教、環境等因素影響),如果認為頻率和效能成正比的話,110W的i9-12900H大概只比70W的強10%出頭。
在R20/R23測試中,星辰15的跑分穩定在6600/17200分出頭。成績基本等同於85W的i7-12700H(以機械師星辰17水冷筆記本為參考),高於70W的i7-12700H,這說明i9-12900H相比i7-12700H擁有更好的能耗比,儘管二者都是6P核+8E核的配置。

在衡量視訊預覽、剪輯、渲染能力的PR PugetBench測試中,星辰15跑出了1036分的成績。這個數值的意義可以被理解為:星辰15在PR上的綜合性能比作為對照組的頂配桌上型電腦(R9-5950X RTX3080 64G)強3.6%。

筆記本跑PR比桌上型電腦快的現象,放在如今已經不是天方夜譚。這是因為i9-12900H(以及其他12代英特爾酷睿CPU)在PR中的優勢非常非常大,12代英特爾酷睿,異構一戰封神!而RTX 3050 Ti(以及其他RTX 30系顯示卡)也能給PR/AE/LR等生產力應用的使用效率帶來極大增幅,比如讓渲染速度提高几倍甚至十倍。
當然,筆記本在PR PugetBench跑分上的領先並不代表他們真的能在PR中完虐頂配桌上型電腦。從實際使用看,在某些重負載的場景中,筆記本因為記憶體往往只有16GB,很可能出現記憶體不足從而效能降低的情況,而桌上型電腦可以輕鬆堆到64GB記憶體,基本杜絕了記憶體不足的憂慮。
其他特性
1,雙烤
在雙烤狀態下,CPU穩定61W,P核3.1G、E核2.6G,頻率依然很出色,但是溫度達到了96度。
GPU穩定55W,1.55G,溫度72度,溫度比較低。從中也可以看出,星辰15的功耗分配策略和一般遊戲本不同,它的功耗大頭是CPU而非GPU,而一般遊戲本更多是優先保障GPU功耗。這一策略也體現了機械師對星辰15的定位是偏向於內容創作而非遊戲,因為CPU和內容創作的關係更密切,GPU在PR等應用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115W的總功耗,對星辰15來說已經開始有點吃力了,所以CPU溫度即將破百。雖然機械師也提供了一個風扇全速運轉從而降低溫度的模式,在Control Center → Fan Speed Control中可以設定風扇轉速為“最大”,但是這樣做會讓筆記本變得非常吵,5000轉的風扇,聽起來和直升飛機一樣!我認為得不償失。所以本次測試中我沒有開啟最大風扇轉速。
2,遊戲基準
3Dmark TimeSpy跑分如下,比預想的要好一些。GPU跑分比全網平均分高5%,比我想象中要好一點,CPU則如預料得一樣出色。這個分數所對應的效能雖然並不足以跑動高特效3A大作,比如賽博朋克2077,但是在風暴英雄(火不起來了),吃雞,永劫無間,DOTA2中都能有較好的表現,也可以輕鬆帶動滿特效的老3A(GTA5和巫師3等等)。

3,表面溫度
正如我多次強調的,筆記本表面溫度比核心溫度更重要,表面溫度和日常使用體驗息息相關。
實測發現,在25度左右的室溫下,鍵盤區均溫為36.56度。鍵盤中間部位因為熱量堆積,溫度達到了40度,這個溫度已經影響到了使用體驗。此外,觸控板部分的平均溫度也在33度,並不能稱之為“涼爽”。

總的來說,機械師星辰15的表面溫度控制並不好,一方面因為現在是夏天,第二方面是因為該模具的散熱能力確實有限。不過,作為生產力工具使用的話,一般會外接鍵盤滑鼠,那筆記本表面溫度高一點也就不是問題了。
4,螢幕
星辰15也不能面面俱到,它的主要不足在螢幕上。

作為對色彩要求極高的人,65% sRGB的色域覆蓋率實在無法令我滿意,不過低色域對日常辦公上網的影響還是很小的。而在生產力方面,低色域對PS、AE也存在一些影響,不過對PR剪輯的影響不大,因而我說機械師星辰15是非常適合PR的生產力工具。

不過,螢幕上的不足並不會動搖星辰15“優秀生產力工具”的地位,因為一個外接顯示器就能解決螢幕問題。實際上,即使內建螢幕很好,真正到了做繪圖設計的時候,大概率還是會外接顯示器。
注意,外接4K顯示器需要使用MiniDP介面,因為HDMI是1.4版本,只能4K30Hz,而C口不是全功能,不支援視訊訊號輸出。
5,續航
因為星辰15並非輕薄本,並不注重續航,電池只有41Wh,而且i9-12900H這種頂級CPU對功耗的要求也更高。所以星辰15的續航表現並不好,一輪PCmark 10測試(大約30分鐘)耗電25%。相比之下,出色的輕薄本一般只會耗電8~9%。

總結
星辰15的CPU非常強大、整機效能較好,整體價格較低,價效比很出色。目前它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儘管也有一些缺陷,但是同價位基本買不到比它更適合做生產力工具的筆記本。
開學季快到了,如果你是一名對筆記本的生產力有很高要求的學生黨,比如3D渲染、視訊剪輯以及各種複雜的程式設計運算需求,那機械師星辰15非常值得考慮。如果還能再搭配個顯示器,直接起飛!
- 大尺寸有大快樂!泰坦軍團P32A6V 4K 144Hz MiniLED顯示器評測
- 599元的小米Redmi G24顯示器簡評:效能捉急但是價效比尚可!
- 滿配!最強MiniLED遊戲顯示器——AOC PD32M評測
- 新王駕到!聯想Y27h-30評測:1799元滿配2K 180Hz Type-C
- KTC M27P20 Pro:向完全體邁進,新面板MiniLED!
- 惠普星14 Pro: 使用體驗和顏值並重的實力派輕薄本
- 頂級顏值和極致價效比:機械師創物者X14評測
- HKC T2752Q要火!2K 27"辦公顯示器,表現出色,還只要699元!
- 質價比爆炸!1000nit真HDR 4K144Hz電視——TCL 65T7G
- 戴爾SE2423DS:毫無誠意但依然可以買
- 華碩ProArt PA348CGV:專業設計師的IPS直面帶魚屏!
- 16:10顯示器,只要399元!你敢買? NTA N2423FW
- 小米ES Pro 86簡評,有什麼比和女朋友一起用86英寸電視玩遊戲更愜意呢?
- 更好觀感以及頂級顏值:HKC PG271U 4K144Hz Mini-LED
- 為生產力而生——華碩靈耀X 雙屏Pro 2022 OLED筆記本
- Redmi 27 4K顯示器:同價位最佳選擇,但仍不及預期
- 12代i9筆記本,只要6669元!機械師星辰15評測
- 更強!更卷!新品4K144 MiniLED:泰坦軍團27A6V
- 小米Redmi 23.8英寸Pro:完美的入門級辦公顯示器
- 海信27G5F SE:效能尚可但優勢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