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弱晶片供應商屢遭砍單 蘋果手機為何仍在漲價?
全球通脹高企正在嚴重影響消費端需求,智慧手機廠商開始削減訂單,晶片供應商發出業績預警,不過全球利潤率最高的智慧手機廠商蘋果公司仍在採取漲價策略。
根據蘋果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目前已將其在日本的旗艦iPhone 手機的售價提高了近五分之一,以應對日元貶值和通脹。在日本,入門級iPhone13現在的售價是117800 日元(約合870 美元),而之前的售價為99800日元,漲價18000日元,漲價幅度高達18%。
目前,蘋果尚未提高iPhone在美國的價格,中國的售價也並未出現變動。但過去幾年來,蘋果高階產品價格一直處於上行狀態。
“個人認為今年iPhone 14的定價肯定會比iPhone 13要高一些,中國的售價也可能會相應上調,因為就算不考慮通脹因素,美元/人民幣的價格都是上漲的,而且從Macbook Air以及上半年iPhone SE的售價來看,就是上調的。”Omdia Display分析師郭子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通脹觸發企業成本上漲
和很多企業一樣,在全球通脹的背景下,蘋果正在面臨全球物流成本的增加和員工工資的上漲。在中國剛剛過去的一輪疫情中,蘋果中國供應鏈也受到影響,公司預計相關影響可能導致約80億美元收入損失。
蘋果CEO庫克曾在4月的財報釋出會上表示,供應鏈是蘋果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此外,通脹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挑戰。“我們正在看到通脹。”庫克告訴投資者,“這對公司的毛利率和運營支出影響很明顯。”
蘋果公司上一次面臨通脹還是大約40年前,1981年美國也曾經歷了史上最高的通脹水平,而目前,通脹也正在全球蔓延,今年6月,歐盟通脹水平達到8.6%。
“雖然企業可以承擔部分成本以保持銷量需求,但這將會影響產品的利潤率。”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公司,尤其是那些有定價權的公司,也會通過提高價格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尤其是在需求強勁的情況下。”
今年3月,蘋果公司釋出新版iPhone SE手機,就比兩年前399美元的版本貴了30美元,這出乎分析師預料,一些機構紛紛下調新版SE手機的銷售預期。
而在過去五年中,蘋果公司多次提高iPhone的價格。自2017年,蘋果推出售價1000美元的高階iPhone機型以來,2020年公司開始大幅提價,將最暢銷的旗艦機型iPhone 12的起售價從上一代的699美元提高到799美元。
在去年7月的財報釋出會上,庫克表示,蘋果iPhone 12 Pro和iPhone12 Pro Max銷量強勁,這將蘋果公司毛利率推高至43.3%。
不過蘋果去年釋出iPhone 13時,出乎意料的下調了中國等地的銷售價格,分析師目前聚焦於蘋果即將在今年秋季推出的iPhone 14。
蘋果公司在整個新冠疫情期間的毛利率不降反升,並保持在歷史最高水平,上一季度蘋果的毛利率達到43.7%。不過,蘋果公司首席財務官Maestri在4月的財報釋出會上表示,截至6月的財季,蘋果的利潤率可能會下降至42%-43%之間。
運費高企也是蘋果運營費用支出上升的重要原因。上一季度,蘋果運營支出達到125.8 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9%。蘋果預計在截至6月季度中,運營支出將增長至128億美元左右。
一些分析師預計,iPhone 14的價格可能很難不上漲。庫克在4月份的財報釋出會上也沒有排除這種可能性。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蘋果公司相較於其他科技公司成本控制較為穩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Katy Huberty)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關注的其他科技公司,利潤率受到成本和通脹方面影響較大,利潤率下降,但蘋果的一攬子成本相對穩定,原材料等商品成本下降抵消了勞動力和運費成本上升的影響。”
通脹對高階人群消費影響有限
儘管蘋果公司可以通過供應鏈的議價能力來抵消其他運營成本的增加,但通脹對消費需求的影響可能是更大的風險因素。受通脹等因素影響,一些消費者可能會推遲手機升級的需求。
“在經濟衰退期間,人們的購買力下降,消費者會推遲購買耐用品,包括電子產品。這是現在電子消費品企業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郭子驕對記者表示。
“從蘋果最新推出的幾款新的旗艦機型來看,外觀的變化並不顯著,主要是效能方面的提升。這也會影響一些消費者升級的需求。”虞堅對記者表示。
本週早些時候,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22年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將下滑7%,此前該機構預測會增長2.2%。而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則會大幅縮水18%,遠高於全球下滑幅度。
Gartner表示,中國經濟放緩和通脹導致的消費者支出下降預計將拖累今年全球PC電腦和智慧手機的出貨量。Gartner高階總監分析師Ranjit Atwal表示:“地緣政治動盪、高通脹、貨幣波動和供應鏈中斷的完美風暴降低了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對裝置的需求。”
“蘋果在高階機領域還是擁有非常穩定的消費人群,受通脹影響最嚴重的往往不是高收入的富裕群體。”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記者表示。
過去兩年,蘋果公司的銷售額也在不斷增長。今年第一季度,蘋果營收為973億美元,其中iPhone手機銷售達506億美元,佔比超過一半,並且繼續保持全球智慧手機廠商最高利潤率,第一季度利潤達250億美元。
根據Counterpoint近期公佈的資料,在“超高階市場”或價格超過1000美元的智慧手機中,蘋果在第一季度佔據了66%的市場份額。“隨著全球通脹上升,入門級和較低價格區間的部分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打擊。”Counterpoint研究員寫道。
摩根士丹利6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70%的美國消費者受通脹影響,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削減開支,受影響最大的是中等收入人群,但年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富裕家庭對他們的財務狀況和經濟發展軌跡更為樂觀。
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的資料,今年第一季度,蘋果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智慧手機廠商中,唯一一家出貨量仍在增長的品牌。蘋果第一季度出貨量達到5650萬部,同比增長8%,全球市場佔比達18%,僅次於三星。
晶片緊張趨緩供應商屢遭砍單
郭子驕認為,儘管從手機的原材料和供應情況來看,蘋果有較強的控制成本的能力,但是iPhone所有的原材料和供應鏈價格都是以美元計價,因此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貨幣價格會推升蘋果非美元地區的售價上漲,當然也包括中國市場的售價,儘管人民幣的匯率相對比較穩定。
庫克在4月份的財報釋出會上否認需求疲弱,並反覆強調供應鏈是最大的問題。“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通脹,但現在坦率地說,我們的主要重點仍在供應方面。”庫克表示。
庫克稱,與供應鏈相關的問題仍然持續在傳統的晶片以及與5G晶片配套的其他晶片。去年,蘋果公司曾警告,因供應鏈緊缺將導致公司損失60億美元,並稱iPhone 13機型的需求遠遠超過其供應能力。
不過,隨著通脹上升和經濟降溫擠壓消費者和企業支出,持續兩年之久的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問題正在緩解。一些晶片供應商多次遭到智慧手機廠商下調訂單,就連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的成熟製程產能也被曝開始鬆動。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的主要客戶削減了2022年剩餘時間的晶片訂單。臺積電方面尚未對此予以迴應。
“現在供需正開始在新的市場和產業環境中重新尋找平衡。”郭子驕對記者表示。
本週,包括晶片製造商美光(Micron)和AMD在內的公司都發出預警訊號,美光預測本季度的收入將遠低於預期,並表示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幅走弱”。美光為包括蘋果在內的智慧手機制造商提供記憶體晶片,該公司掌握廣泛的智慧手機銷售趨勢。
“我認為這種轉變的程度肯定比生態系統中任何人的預期都要大。”美光首席商務官Sumit Sadana週四表示。美光高管預計,今年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將同比下降約5%,一些客戶將在今年下半年“調整庫存”。
美光高管表示,中國最近的疫情導致其本季度在中國的收入下降了30%,全球收入下滑了10%。關於中國的具體情況,截至發稿,公司方面尚未對第一財經記者予以迴應。
截至本週五收盤,包括臺積電、聯發科、ASML、意法半導體、英飛凌、英偉達在內的晶片廠商股價都遭遇大幅下跌。
據日經新聞上個月報道,由於擔心庫存問題,三星也暫時停止了新的採購訂單,並要求一些供應商推遲或削減零部件發貨。三星方面未予以迴應。
三星今年第一季度移動和網路業務的利潤同比下降13%。該公司在上個季度的財報中也曾警告稱,由於消費者正在經受通脹上升和新冠疫情封鎖等問題,第二季度對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晶片的需求將減弱。
消費需求疲弱也將影響更廣泛的科技行業。GPU巨頭英偉達在上個季度的財報中警告稱,遊戲業務將大幅下滑,巨集觀經濟因素可能導致公司5億美元的收入損失。包括蘋果、微軟等在內的科技公司都將於本月釋出最新季度財報。
- 36氪首發|創業孵化器TURBOX完成戰略融資,科技鏈帶動企業加速升級
- 疫情衝擊下,這些企業逆勢增長,奧祕何在?
- 還記得上海輕工業“三轉一響一咔嚓”的當年輝煌嗎?如今他們換了活法……
- 快手首款自研晶片SL200已成功流片,面向雲端智慧影片處理
- 中國移動公佈半年報,個人使用者增量不增收
- 448家企業新晉“小巨人”,都分佈在哪些城市?
- 左手業務創新,右手結構治理,瑞幸重回正軌
-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院長餘曉暉:數字化轉型是行業和企業的“必修課”
- 銳仕方達創始人兼董事長黃小平:接得住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才能走得遠
- 社論:推進5G應用要更親民
- 站上機器人概念潮頭 綠的諧波Q2營收創新高 中報揭示四大發展趨勢
- 新華全媒+|智慧製造加速進階——天津工博會傳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動向
- 匯源蹭上“刮油神器”西梅流量,但靠此翻身還不夠
- 最新估值200億!英矽智慧D輪融資累計達9500萬美元|創投動態
- 蘋果停止“買買買”
- 中信建投:當下市場對仿人機器人的認知仍有重大偏差
- Billboard宣佈進入中國,華語音樂榜單的攪局者來了?
- 中國信科陳山枝:全域覆蓋、場景智聯——6G願景和技術引擎
- 電競酒店興起!三年增加超萬家,行業高增長或將持續
- 危險的訊號:如果廣告成為一種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