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重啟下的流媒體席捲效應減弱,遊戲將成為行業巨頭們的新故事?
美股1月24日收盤,Netflix的股價下跌 2.6%,報收於387.15美元,而在此之前的週五,Netflix股價暴跌22%,創下自2012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自Netflix公佈2021財年四季度財報後,外界發現這家流媒體巨頭已經很難吸引到新使用者,季度使用者增長甚至還不到業界期望值的一半。
疫情期間流媒體巨頭們紛紛取得了大量的使用者增長,進入到2021年底後,隨著經濟的重啟,這些在疫情期間快速增長的流媒體巨頭們紛紛出現疲軟的態勢。疫情加速了流媒體浪潮在全球的席捲,但現在效應正在減弱。
流媒體服務的強勢崛起
儘管大多數美國人仍然花費大量時間觀看網路和有線電視上,但流媒體的日益流行,對於有線電視網路巨頭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打擊。2020年,美國電視使用者約有20%的時間花在流媒體上,2021年這一份額將達到33%,流媒體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迅速提高。
憑藉著較早入局,Netflix成功的搶佔了流媒體的賽道,在使用者數及ARPU上均具有較大優勢。近年來Netflix通過不斷引入質量優良的內容,吸引了大量使用者,在使用者數以及付費使用者數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當Netflix在流媒體行業風生水起之際,底蘊深厚、版權庫豐富的Disney+也是緊隨其後。迪士尼在2019年11月推出Disney+的第一天訂閱使用者數量就達到了1000萬,在第一年就超過了7300萬。迪士尼預計到2024年底,Disney+訂閱人數將達到2.30-2.6億,同時付費訂閱總數將達到3.00-3.5億。
在推出流媒體服務已經有10餘年後,亞馬遜自身的原創內容並不豐富,這並不是投資不夠,而是資源壁壘導致。不過在去年宣佈將以84.5億美元收購老牌電影公司米高梅之後,亞馬遜在流媒體領域的佈局陡然加速。
亞馬遜在全球擁有2億Prime會員,其中有1.75億會員使用了旗下的流媒體服務Prime Video。收購米高梅,將為Prime會員帶來更多的權益,使用者為Prime會員續費的意願將大為提高。
至於Discovery與華納媒體的合併,也讓這個圈子迎來了新的重量級玩家。旗下不僅擁有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蝙蝠俠系列作品、著名 24 小時新聞頻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資產,還有各種體育節目,以及探索公司旗下非提前編寫指令碼的家庭、烹飪、自然科學類影視節目。
目前華納媒體旗下串流影音服務HBO Max與HBO在美國境內付費使用者人數已經累積達7400萬人,相較2020年的6100萬人增加一千多萬用戶。
流媒體行業急需新的增長故事
當流媒體的故事吸引力不再,這些公司是否考慮過通過新的增長故事來吸引大家的關注。
在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Netflix營運長兼首席產品官Greg Peters評論了震驚遊戲行業的微軟以近70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Greg Peters把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認為是對Netflix在娛樂領域長期倡導的訂閱模式的認可。
既然早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Netflix不可能毫無動作。
當Netflix、Disney+、華納媒體等巨頭都在流媒體領域競爭之際,對於影片遊戲領域也絲毫沒有忽略。
2021年7月份,Netflix證實已從Facebook挖來負責Oculus內容生態的AR/VR內容副總裁Mike Verdu擔任Netflix遊戲部門的副總裁。這表明該公司計劃加大力度突破傳統的影視內容領域,尋求在遊戲行業也分得一杯羹。
目前Netflix在遊戲業務上已經有了不錯的嘗試,包括與外部開發者合作開發基於《怪奇物語》的遊戲,最終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類似於蘋果Arcade的訂閱模式提供一系列遊戲。
在四季度使用者增量慘淡後,如何吸引新的使用者和利用現有使用者打造新的業務將成為Netflix思考的重點,目前整個北美幾乎有一半都是Netflix的訂閱使用者,本土使用者的增長早已放緩,發力海外使用者又無跡可尋。
相比目前的影視行業,遊戲業務帶來的增長在速度上更快,目前也更好操作,影視與遊戲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娛樂的最好選擇。相比其他公司貿然進軍遊戲行業,Netflix有著天然的優勢,龐大的使用者意味著其在遊戲推廣當中遇到的障礙更少。
Netflix 聯合創始人兼聯席 CEO 裡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希望 Netflix 成為遊戲行業的全球領導者。
遊戲成流媒體行業的機會?
在影片服務之外,遊戲將來可能將成為流媒體巨頭吸引使用者的最佳方式,正如蘋果的Arcade平臺一樣,在擁有TV +自制影片專案的同時,也會在影片服務之外出售遊戲內容。
目前迪士尼、AT&T旗下的華納媒體和亞馬遜都雖然也在遊戲領域有不少動作,但在Netflix進軍遊戲行業之際,這些競爭對手在該行業均沒有取得突出的成績。
此前好萊塢不少工作室都嘗試過將影視節目的遊戲改編權授予其他企業,華納兄弟甚至自主開發過多款熱門遊戲,而全球最大娛樂公司迪士尼目前也關閉了大多數遊戲業務,專注於將旗下IP內容的遊戲改編權授予其他公司。
對於這些流媒體巨頭而言,遊戲業務將成為訂閱服務一個很好的漲價渠道,在帶來更多的收入同時,還能承擔起推銷現有影視內容的作用。
Netflix COO兼首席產品官格雷戈裡·彼得斯(Gregory Peters)曾表示,“遊戲毫無疑問會成為一種重要的娛樂形式,也會成為加深粉絲體驗的重要形態。”這或許將成為這些流媒體巨頭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新增長故事。

- 馬斯克旗下SpaceX再獲17.25億美元融資:星鏈計劃能否撐起千億估值?
- 新財報背後,騰訊音樂高築牆、廣積糧
- 疫情陰霾下,刷臉支付“李鬼”騙局坑慘眾多中小商家
- 俄羅斯主機板用上“中國芯”:兆芯們能夠搶到AMD、英特爾的蛋糕嗎?
- 股價回撤超4成 特斯拉“最牛散戶”坐不住了!喊話:趕緊回購1000億!
- 油莎豆農業:千億級的豆類食品賽道,誰是下一個領跑者?
- 最冷618要來了?
- 趣頭條“瘦身”減負?
- 網安產業新聞串燒31期
- 搶在馬斯克前頭搞起人體試驗,這家腦機介面公司是何方神聖?
- 九號機器人、優地科技、普渡科技,各有增長法則
- “穿新鞋”的網紅雪糕,卻步入新式茶飲的後塵
- 防禦派海康、革新派曠視、後來者華為,對陣智慧安防
- 把花期7天的芍藥打造為“超長待機”,盒馬是如何做到的?
- 多元數字閱讀:看書、聽書、影片講書
- 時隔一年再度“炮轟”騰訊音樂,網易雲的增長焦慮已經藏不住了
- 陌生人社交: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 四年鉅虧27.86億元,抽傭和補貼為何救不了快狗打車?
- 投資炸雞店、進軍元宇宙……蜜雪冰城想做“中國的星巴克”?
- 欲全球打擊“羊毛黨”:一季度流失20萬訂戶後,奈飛終於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