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新定義信息流廣吿優化
春節假期臨近,在這個闔家歡樂的日子,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國家法定節假日,忙碌的打工人賦閒在家,各流量平台將迎來一大波流量高峯期,廣吿主們早已提前佈局,準備抓住牛年最後一次衝KPI的機會。然而,春節不打烊的熱戰,苦了一大批節假日期間,仍然守着廣吿賬户的信息流廣吿優化師們。
為了讓信息流廣吿優化師們心中有數,過年不慌,虎年迎爆量開門紅,TopMarketing信息流專題——“進擊的Feeds投手”第三期,聚焦 “信息流投放” ,希望能搭建一套科學、體系化的賬户優化體系,讓信息流廣吿從業者的每一步走得更踏實。
廣吿的本質是測試,核心競爭力是素材
首先,讓我們來聊聊大TVC時代的品牌廣吿。
傳統品牌廣吿,一般都是經過品牌主和專業代理團隊策劃比稿、拍攝製作後,投放市場。經過1-3個月的觀察,再通過“市場反響”評估廣吿片的效果。看到一條好的品牌廣吿片,大部分人會説:這個片子拍得很好,創意做得非常棒。
創意素材是廣吿最核心的競爭力,這一點已是大TVC時代品牌從業者的普遍共識。
然而,當我們提到信息流廣吿時:一條優質信息流廣吿最關鍵的要素是什麼呢?
——素材?競價?還是優化師個人的賬户運營能力?
答案似乎多元了起來。
從製作和投放的角度來看,信息流廣吿與品牌TVC廣吿最大的不同在於: 前期製作與測試周期大大縮短,覆盤與調整的頻次卻大大增加。
以電商廣吿為例,只需1天,效果廣吿代理就可以完成前期從選品定位、素材製作到上線投放的全過程,而後期更多的時間則花在數據覆盤、精細化運營上。
而信息流庫存無限釋放了大量廣吿位,導致廣吿素材的生命週期顯著下降。目前,行業內普遍認為 一條短視頻的熱度平均只能維持五天左右。 根據某些廣吿主的實際投放情況來看,在短視頻平台上廣吿物料平均熱度甚至已縮短至兩天。
來源:巨量引擎《商業版權產品營銷通案》2021.11
那麼,廣吿製作和優化的重心的轉移,是否意味着對於信息流廣吿而言,創意構思和製作反而是次要的,盯賬户、調計劃的技巧反而更關鍵呢?
答案是否定的。
媒介觸點泛化、內容營銷成為主流的時代,只是創意製作、呈現以及評估的方式,隨時代發生了更迭,但廣吿的本質沒有改變。任何時代, 廣吿的核心競爭力依舊是創意素材,好的創意來自於對世界的洞察。
TOP君看來,優化師應該抓住牢牢抓住 信息流廣吿測試的本質 ,通過對數據的強把控,快速迭代。信息流廣吿測試主要分為2個維度: 第一個是運營維度,第二個是內容維度。
接下來,TOP君將為你揭開“爆量密碼”!
運營突破:理解競價邏輯 搭建系統框架
1. 所有優化的問題都是eCPM的問題
在“進擊的Feeds投手”第二期,TOP君系統地介紹了 eCPM的邏輯和優化方法 。
ECPM=出價(Pbid)*預估點擊率(eCTR)*預估轉化率(eCVR)*1000
所謂廣吿優化, 即通過拆解eCPM,針對影響eCPM的要素進行測試、優化,進而整體提高eCPM值。
比如,優化師A通過將12屏的落地頁精簡至7屏,提高了落地頁加載速度,與此同時,還優化了落地頁的標題和商家推薦語。那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優化師A 不僅提高了預估轉化率,更用新的文案給系統帶來了更多新鮮感。
再比如,優化師B在廣吿素材不變的情況下,設置不同的廣吿垂直定向,測試人羣與素材的相關性, 若匹配成功,則提高了預估點擊率。
以上兩大類操作最終的走向都是一樣的—— 通過精細化運營,提高了eCPM值。
因此, 測試有目的,控制變量,數據反饋, 結果最客觀。
2. 密切關注各平台的新政策與商業產品
目前,國內外各主流廣吿平台競價機制與扣費原則基本一致。然而,廣吿優化師們除了需要理解eCPM和第二定價策略GSP外,還要了解各個媒體平台的個性化政策,尤其是最新的商業廣吿產品。一般來講,平台為了產品推廣,對新出的產品都會有一定 流量扶持。
除此以外,各個媒體平台的定位和屬性不同,相應的廣吿政策也略有差別。因此,不同平台的廣吿優化師也需關注差異,以免 誤傷而被限流 。
來源:veer
3. 多思考why,搭建體系化的運營框架
互聯網流量環境千變萬化,這導致了影響一條計劃跑量效果的因素多且不可控。只有負責該廣吿賬户的優化師自己最清楚,搭建一條計劃的測試目的,在某一個具體時間點,某個數據反饋代表了怎樣的測試結果。
未經海量數據檢驗的個人優化經驗,可以溯源瞭解原理,但具體的操作步驟並沒有絕對參考價值。
例如,當轉化成本過高時,有一類優化師的習慣是降低出價,直接壓成本。另一類優化師的習慣是提高出價放量,試圖獲得更高的轉化從而拉低轉化成本。
事實上,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操作均符合邏輯,並且有成功的案例。如果只問how,當成本過高時是提高出價還是降低出價,然後直接套在自己的賬户上操作,顯然是不科學的。
一個優秀的優化師應該多思考why, 理解在某一個具體情景下,操作背後的思維方式與理論邏輯,一點一點吸收到自己的體系上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手法。
來源:veer
內容突破:框架精品化 要素量產化
商業內容不同於個人創作,一個商業視頻的的每一個要素,都要考慮市場環境與傳播語境,經過精心設計、編排, 為商業目標服務。
尤其在信息流廣吿這種快節奏的營銷活動中,優化師們應 根據轉化目標與內容定位,整體把握內容方向與框架後,細分到內容的各個要素裏,優化每一個要素 ,讓它為整體的轉化目標服務。
以短視頻Feeds為例,TOP君根據個人實操經驗,將“內容”拆解為 畫面、口播、BGM 三個維度。
1. 畫面
一則廣吿素材,從腳本撰寫、拍攝、剪輯,都是圍繞畫面展開,包括口播(也視為腳本文案,或者畫外音、台詞等)、BGM都是圍繞畫面展開的。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80%的商業短視頻時長為20-40s。站在商業視頻製作的角度,TOP君把它拆分成以下2個模塊:
黃金3s+後續內容
其中,開頭黃金3s的責任 是抓住消費者注意力、願意繼續看下去。 以巨量千川為例, 3秒播放數 已被單獨列出來,作為判斷素材開頭質量的重要指標。
後續內容很大程度決定了 該素材的點擊率與轉化率。 試想,一個視頻如果能吸引消費者30s的注意力,可以説明消費者已被種草,那麼該視頻附帶落地頁,大概率也會被點開。 視頻完播率 是評價素材整體質量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
2. 口播
目前信息流Feeds廣吿常見的口播類型主要有2種:主播介紹型與多人情景劇。
TOP君認為,除了講清楚挖掘用户痛點,講清楚產品和服務的賣點, 情感色彩 則是最值得挖掘和嘗試的元素,例如“買晚了買錯了買貴了後悔”、“升職了加薪了戀愛了開心”等等,對 生活的觀察與人性的探索,決定了創意的天花板 。
(PS:關於文案的構思與語言表達,這裏TOP君就不細緻展開了,後續可能會專門出一期探討信息流文案的撰寫,敬請期待哦。)
3. BGM
數字營銷場景下,對BGM的利用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第一個是 蹭熱點 ——高播放量的音樂,其自帶流量會給內容引流;
第二個是 情緒價值—— 音樂作為人類情緒表達的通道,能夠很好地烘托視頻整體氛圍。
蹭熱點是對機器學習的關照,情緒則是對個體情感的關懷。
4. 案例
可以看到,製作一個信息流廣吿視頻,優化師既要顧腳本文案又顧拍攝剪輯,同時,還要配合廣吿素材自然衰退週期,快速迭代。更難的是,在實務中,一名優化師往往不只對接一個廣吿賬户,而是 “身兼數職、多線操作” ——24小時待命,同時服務多個客户,操作多個賬户。
在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中,優化師們應如何把握視頻質量,同時兼顧量產呢?
假設TOP君是一個賣母嬰玩具的廣吿主,主要在某短視頻平台賣智能點讀機。
經過對該產品賣點解剖和人羣定位後,決定針對 育兒焦慮的社會現狀、父母不懂得如何教小孩文化知識的痛點,重點突出該產品內容設計的權威性與語音朗讀的便捷性 。
在把握了該內容的整體方向和創意洞察後,下一步即針對內容三要素進行拆分,做具體分析與排列組合:
組合1:孩童視角切入
前3秒重點畫面(幼兒園孩子上輔導班)+文案(父母心疼孩子和錢,該產品解決了此矛盾)+BGM(憤怒or傷感)
組合2:長輩視角切入
前3秒重點畫面(爺爺奶奶不會教孫子鬧了笑話)+文案(孩子成績落後,該產品解決了此矛盾)+BGM(開心or土味)
在上線前期進行了精細化分析,把握內容的整體框架後,優化師的思考邏輯很連貫。相比於“從頭開始”構思創意、編排腳本,優化單個要素,無論是從思維慣性和實際操作來看,都簡單許多。
而對於廣吿系統而言,一個要素的變化,例如同含義不同的畫面的替換、同畫面不同文案/BGM的替換,使最終視頻整體呈現的情緒和內容完全不一樣了。那麼,對於機器而言,這就是一個全新的沒有被探索過的新素材,會被機器重新計算投放。
如此, 把握好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做好數據運營 ,優化師們就可以在把握內容質量的同時,大大提高內容產量。
結語
信息流廣吿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野蠻生長,迅猛發展。信息流廣吿優化師這一崗位,也一直因為從業門檻低,不如大TV時代有知名品牌傍身,優化師們在廣吿行業內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不受尊重。
事實上,一名優秀的信息流廣吿優化師,不僅需要掌握數據分析的冷頭腦,還要有體察人性的熱心腸,更重要的是,耐得住沒量的寂寞,忍得住高成本時來自客户的壓力······
優化師們繁複和瑣碎的背後,體現了 數字營銷時代,對人才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新要求。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TopMarketing”(ID:TMarketing) ,作者:TOP君,36氪經授權發佈。
- 36氪首發丨搭建美粧大眾評測平台,“集小美”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 大廠offer泡泡機爆炸了|深氪
- 寧德時代定增450億:高瓴認購30億,曾毓羣仍控制23%股權
- 虛擬貨幣7個月蒸發2萬億美元,“馬斯克們”終結15萬人暴富夢
- 不愛喝水星人,喝水有多貴?
- 盲池基金“失寵”,專項基金“當立”?
- 番茄資本為什麼敢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
- 快狗打車為何急着IPO?
- 全球冰淇淋都在漲價,但我們為何“罵的更狠”?
- 一年近6萬家殺入換電賽道,這場新能源遊戲,是大玩家的角鬥場
- 年漲粉800萬,被唱衰的美粧賽道還能卷出新頂流?
- 研報淘金丨機械板塊強勢反彈30%,誰是下一個聞「機」起舞的10倍大牛股?
- 短視頻挺進在線音樂腹地
- 焦慮的年輕人,開始逃離叫賣式直播間
- 英偉達:web3的機遇與隱憂
- 抖音與當代明誠:體育版權,向左或向右
- “不上課不考試,1500元包拿證”,誰在幫你填報高考志願?
- 品牌,來1TB反向傳播?
- 早期項目| 開闢供應鏈代採服務,成品油交易B2B平台鼎油科技尋求融資中
- 誰在A股重倉了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