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世界往前走!在各方壓力下,華為在做什麼?
文:長風
2021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銷售排名釋出!前五名分別是OPPO、vivo、蘋果、小米、榮耀。蘋果的表現有點令人驚訝,已經重回手機銷量世界第一的它,在中國排行榜上排名第3而不是第1。國產手機的表現可謂十分出眾,不僅獲得了第1名,前5家有4家都是國產。
OPPO能拿下第1名也和其今年釋出的新品有關。2021年是摺疊屏智慧手機熱銷的一年,也將成為2022年手機銷量的新賽道。根據CINNOResearch釋出的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市場摺疊屏智慧手機銷量有望達1569萬部,同比增長107%。到2025年有望達到5740萬部,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66%。OPPO就在2021年釋出了摺疊屏手機OPPO Find N。
因為OPPO的這款摺疊手機產品非常好,摺痕淺、軟體適應性強、價格也很“香”,無疑吸引了一大波粉。因此,OPPO能在眾多手機制造商中成功拿下第1名實至名歸。而我們熟知的科技企業華為,卻已經不在前5名之中。眾所周知,華為目前是全球5G技術的領導者,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然而,由於美國的持續施壓,華為在世界許多發達國家面臨著發展有限的問題。
從臺積電在2020年下半年無法為華為生產麒麟晶片開始,華為就找不到供應麒麟晶片的途徑。因此,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華為的手機業務陷入了困境。而臺積電的這番做法無疑和美國有關。並且,華為的高管孟晚舟被加拿大無理扣押的事實已經傳遍了全世界。在被拘留了1000多天之後,孟晚舟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孟晚舟還有另一個重要身份,那就是華為的長公主。
隨著孟晚舟的迴歸,美國最大的黑幕也暴露出來了。據央視新聞1月15日報道,在孟晚舟回國的113天,前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透露,華為沒有安全問題。一名英國高管就提到,英國已將情報人員安插在華為內部,並進行了徹底搜查,主要就是調查華為的威脅性。
在5G技術發展之後,2018-2019年就是華為的高光時刻。華為不僅贏得了全球最大的5G商業合同,還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署了合作協議,也與英國公司合作過。起初,英國政府同意華為參與英國的網路建設,但不久後,英國就堅決抵制華為的5G,並試圖給華為貼上“不安全”的標籤。
然而,作為3G和4G通訊時代的領導者,美國坐不住了。美國明令禁止國外科技企業不得為華為提供服務,稱華為5G有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以身作則”,花費19億美元幫助當地運營商拆除已安裝的華為5G裝置。但真相大白的一天終將會到來。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前商務大臣文斯·凱布林已經承認,最終探知的情報結果表明,華為是非常安全的,從未做過任何違法的事情,並保證使用華為服務不會帶來任何風險。拒絕與華為合作是出於美國的壓力,最終只能放棄與華為的合作。
對此,在1月13日下午,汪文斌表示,這再次證實了所謂的國家安全和5G技術風險,只是美國用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幌子。趙立堅也表示。英國的一些人用一些手段壓制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卻讓自己的人民承擔5G落後的後果,這是損人不利己的做法。
事實上,英國和華為的問題也存在於許多西方國家。從東芝、阿爾斯通到華為、三星和臺積電,美國“脅迫外交”的受害者遍佈世界各地。許多西方國家被迫放棄華為的技術,後果也只能由國家承擔,極有可能會增加5G建設成本,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
隨著時間的發展,真相終將揭曉。這些事件也再次證明,美國不可能以制裁華為的方式迫使其“投降”。正如“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因此華為不能示弱。那麼,在各方壓力之下,華為在做什麼呢?招攬人才!早在2019年,任正非就親自啟動了“天才少年”計劃,時至今日依舊在擴大陣營。
2022年初,復旦大學官方透露,就讀於復旦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林田已完成與華為的合同。畢業後,本碩博連讀的他將加入華為無線產品部,繼續在5G通訊領域工作。意味著這位人才將在2022年正式成為華為公開亮相的“天才少年”。
不僅是來自中國的人才,華為也在世界上招攬人才。同樣是2022年初,兩名00後的俄羅斯天才少年也加入了華為,在華為的諾夫哥羅德研究院擔任高階工程師。他們是22歲的女孩Valeria Ryabchikova和20歲的男孩Ilya Khlyustov,都就讀於下諾夫哥羅德國立大學,也是參加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ICPC)的冠軍。
如今,華為的“天才少年”已經成為大學圈每年最轟動的招聘。未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只會愈發密不可分,交流與合作只會越來越頻繁。美國作為科技產業的佼佼者,以壓制的方式打壓其它企業,並不利於自身科技的發展。新勢力的崛起往往只在一瞬間,怎麼可能一一靠打壓的方式實現自身的勝利,實在不如苦心鑽研自身的優勢。
- 藍港互動追著風口跑不動了?上市8年虧損6年,市值蒸發97%
- 今天,中國鋼鐵行業有新動作
- 美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將退役,已探測到1300多起火星地震
- 通吃嘻哈歌手和王室成員,這個印著袋鼠的帽子能再拿下中國消費者嗎?
- 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全國廣電5G放號運營工作完全可以儘早實現
- 魅藍預熱新款耳機:50ms 超級延遲,獨家“銅鎂鋁”超動圈
- 卓勝微:目前公司資金主要用於開展芯卓半導體產業化建設專案
- 騰訊有了夢想,資本又不樂意了?
- 小米人均月薪3.85萬元:4成員工為研發,超一半員工有股份激勵
- 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張權:“數字塔”服務數字中國
- 僅三成跨境物流準時達,成本上揚下2022跨境電商期待爆品
- 珠海冠宇31.29億元募資申請獲受理,將用於鋰離子電池疊片建設等專案
- 東芯股份:公司目前維持正常生產運營,已採取措施應對上海疫情
- 營收不增、利潤大跌,騰訊沒所謂?
- 小米MIX 3 5G手機成功啟用Win11 GPU加速
- 首發英特爾高階獨顯!機械師新款遊戲本上市:到手價7499元
- 助力企業高效數智化,亞馬遜雲科技縱深“雲、數、智三位一體”服務
- 在地、線上、在場:博物館數字化創新的三重維度
- 鬥魚“瘦了”
- 唯品會2022年Q1高價值客群逆勢增長,超V活躍使用者數同比增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