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多元思維方式(下)

語言: CN / TW / HK

上一篇文章 產品經理的多元思維方式(上) ,已經介紹了熵增定律、認知升級、複利思維以及系統論四個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主要側重每個思維方式的底層模式(或者是正規化)思考。

而基於這些底層模式搭建起來的其他思維方式和方法,或者更表層的問題,都可以用這個底層模式去思考和解決。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的研究,也是認知升級的過程,是不斷地打破和重構個人的認知邊界的過程,私以為,這就是理論認知的重要性。

理論可能不全是對的,或不能用事實證明的, 但它卻能打破個人固有的認知邊界,給人在更廣闊的邊界裡暢遊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可以給人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下面將要介紹的是另外三種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分別是:排列組合,生物進化論和市場經濟。

05/ 排列組合

-- 不同元素的組合,會催生新的產品

一、排列組合

排列組合是一組詞彙,裡面包含了排列和組合,通常意義上指不同元素之間的順序排列和無序組合。

排列強調的是不同元素之間的有序排布,有序性是其一個重要的特點。例如:ABC三個元素,如果列出所有元素按順序排列的組合時,會有六種不同的組合(ABC,ACB,BAC,BCA,CBA,CAB)。

組合強調的是不同元素之間的無序組合,無序性是其一個重要的特點。例如:ABC三個元素,如果按一個元素進行組合,會有三種(A,B,C);如果按兩個元素進行組合,會有三種(AB,AC,BC);如果按三個元素進行組合,只有一種(ABC) 從排列組合的計算中可看出,算的是一種可能性結果。如果在既定的n個元素中,任取m個元素進行排列或組合,算出的數值,是不同排列或組合的可能性結果。

這其實也是排列組合的思維理念,即事情的可能性和概率性。 不同的排列組合,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而不同的結果可能造就潛在的機會。

二、排列組合創新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所想到的產品,基本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如果想完全創造出一款市面沒有的產品,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有,也有可能因為市場較小,沒人願意入場。

所以,基於已有的產品,並結合當下使用者的需求,成為許多產品創新的途徑。 而對已有產品的創新,需要回歸本質,迴歸產品最初的價值,然後在新的市場需求下,找到新的價值點,實現對產品的創新。

如何迴歸本質,並找到新的價值點呢?

排列組合創新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其過程一般分成兩步:拆分和組合。

1、拆分

拆分的目的,是為了更清楚的認識產品,認清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拆分時,將已有的產品,按一定的顆粒度拆分成不同的元素。顆粒度的大小,取決於能否解決目標問題,如果一定要在原子結構上進行分析才能解決問題,那就拆分到原子結構的顆粒度。

拆分一般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從一個完整的產品,先拆成大顆粒度的元素,然後進一步細拆成小顆粒度的元素,最後再拆成想要的顆粒度。

2、組合

組合的目的,是把已經拆分的元素,根據市場需求,按一定的邏輯重新組織,以達到目標效果。

組合時,首先,要重新定義元素的特性,弄清楚元素的作用和意義,並用幾個關鍵詞來給元素畫像;然後,根據畫像,按一定的邏輯歸類組合;最後,重新定義組合後的產品。

組合是拆分的逆過程,一般是自下而上組合。組合時,可以參考原有產品的組合邏輯,但不必完全拘泥於舊結構。舊時代有舊時代的愛好,新時代有新時代的玩法,只要邏輯上是成立的,並且是滿足當前使用者需求的,就要敢於往下走。

三、移動話費套餐

移動話費的套餐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排列組合例子。

在2G和3G時代,流量使用少,那時候是以語音通訊和簡訊為主,流量為輔。套餐的設定,是以語音、流量和簡訊為三種元素,並根據當時的市場條件和使用者需求,對不同元素的值進行組合,然後設定出針對不同使用者群體的套餐。

當進入4G和5G時代後,流量逐漸成為主導地位,通話可以用微信語音和影片取代,簡訊可以用微信訊息取代,套餐中三元素的地位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流量的數值越來越大,語音的數值基本過高,保持基本需求即可,簡訊數值幾乎消失了。

從整體來看,話費套餐的基本元素變化不大,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調整元素值之間的組合,使得套餐產品更貼合當下使用者的需求目標。

06/ 生物進化論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一、生物進化論

生物進化論的核心思想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可解釋為:每種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時,都會出現基因的變異。若這種變異是有利於這種生物更好的生活的,那麼這種有利變異就會通過環境的篩選,以“適者生存”的方式保留下來

若要代際優化,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是其充要條件。如果某一代在特定環境下產生了基因突變,而此突變的結果,更加適應當前環境的生存,則這部分人將會被自然“選擇”,而不適應當前生存環境的人將會被自然“淘汰”。

若要產生新物種,則需要在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基礎上,再加上隔離。隔離,不是簡單的空間和時間上的隔離,而是與原有物種的隔離。

例如,假設老鼠中出現了有基因突變的長耳朵老鼠,若要把長耳朵老鼠繼續繁衍下去,則需要把他們從眾多老鼠中隔離出來,讓其單獨繁衍。當物種之間產生了生殖隔離,則標誌著新物種的形成。

進化的過程,若從微觀上來看,當新生命誕生時,父母雙方的優質基因通過DNA進行結合,期間可能因為某些原因發生了基因突變,最終表現在新生命的結構和形態上,然後在自然環境的選擇下,對不同基因突變方向的生命體進行選擇,最終留下更適合當前生存環境的那些。

二、新產品創新

新產品的形成,可以用新物種的原理進行理解和應用。

一般來說,新產品的形成有四個階段:概念階段、產品階段、生產階段和上市階段。

其中,概念階段的關鍵要素是創意生成,產生不同的idea;產品階段和生產階段的關鍵要素是獨立小機構,即是每個idea要由獨立的組織去做,不要太拘泥於公司的現有業務;上市階段的關鍵要素是市場選擇,產品走向市場後,市場的反響如何,以及根據市場的反響,做出什麼樣的決策。

新產品階段的關鍵要素,跟進化論的關鍵要素進行比對後,創意生成對應著基因突變,獨立小機構對應著隔離,市場選擇對應著自然選擇。進化論要素最終形成了新物種,新產品關鍵要素最終形成了新產品。

當下好多大型企業內部會有許多孵化的專案,這些專案由獨立的團隊負責,當市場對某些專案有傾向時,這個專案就可以作為一個新產品被孵化出去,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這種做法的原理跟進化論相似,包含了新產品的所有關鍵要素, 這種進化既是公司的進化,也是產業的進化。

三、進化演算法

進化演算法是一種基於生物進化論思想的、解決複雜問題的優化演算法,其主要元素有不同的遺傳基因表達方式、不同的交叉和變異運算元、特殊運算元的引用,以及不同的再生和選擇方法。具有高魯棒性和廣泛適用性,並同時具有複雜系統的自組織、自適應和自學習的特性。 進化演算法的一般流程如下圖,其關鍵環節有5個:

1、隨機產生初始種群。隨機的過程中,伴隨著“基因突變”的性質

2、行為和結果評價。對種群中個體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和打分,選出優質的個體進入下一環節。

3、設定產生機制。不同優質個體之間,通過特定的機制進行組合(繁衍)。一般來說,這種機制的核心思想都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亦是優勝劣汰。

4、形成新一代種群。不同個體通過特定機制組合後,會產生新的個體和種群。

5、演化終點。演化到新種群後,需要判斷其是否滿足演化終止條件,若不滿足,則繼續進化。

谷歌曾經開發AI機器人與柯潔對弈,一代為Alphago,一代為Alphago Zero。Alphago的主要思想是記各種大師的圍棋圖譜,基於每種場景都選擇最優的對弈方案,結果戰勝了柯潔。而Alphago Zero的主要思想則是進化學習,只記錄圍棋的規則,然後自己與自己不斷的下棋,繼而擇優演化,最終戰勝了Alphago。

07/ 市場經濟

-- 經濟是一種基於稀缺資源的遊戲

一、一切從稀缺開始

交易為什麼會存在?交易的本質是什麼?如果資源充足,還會交易嗎?

如果要解答這些問題,得從資源的稀缺性說起。

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點毋庸置疑。從個人角度來說, 其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在其能力範圍內所能得到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如果想得到個人所沒有的資源,那就必須從其他人那裡獲取,但是別人為什麼要給你呢?這時候就需要拿出等價物來進行交換了,即從你所擁有的資源中拿出等價資源與別人交換,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假設一下,如果資源充足,還會有以上交換嗎?答案是沒有。如果資源充足,個人擁有的資源就是無限的,或者很容易從別處得到的。你想要什麼資源,就有什麼樣的資源給你,這時候為什麼還要跟別人交易?

正是基於資源的稀缺性,我們才會有交易,才會有當前的市場經濟關係 整個經濟市場機制,可以分成兩大市場,分別是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

需求者如果想從產品市場獲得想要的產品,則必須拿他所擁有的資源交易(金錢或其他),而他所有用的資源也不是隨處可得的,而是需要他勞作後獲得,即需要他提供個人的供給要素給到要素市場,從而獲得一定的資源回報。

供給者如果想提供產品到產品市場以期待獲利,則必須先從要素市場獲得一定的使用要素,然後進行生產,最後形成產品提供到產品市場。

企業或個人,既可以是需求者,也可以是供給者,不斷地在兩個市場中提供資源和獲取資源。

二、企業資源管理

資源的稀缺性,造就了市場的多樣化。小到個人的產品生產和交換,大到企業團體的產品生產和交換。

最初的生產製造行業,最重要的管理是對資源的管理,所以資源管理產品MRP及MRP II應運而生。然後隨著企業需求的不斷擴充套件,企業資源管理系統迭代到ERP階段,這也是我們現在大多數企業在使用的產品。

之所以資源對企業那麼重要,是因為企業所能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必須把有限的資源用以生產價值回報最高的產品上去。

如果從資源稀缺性的角度來理解企業,企業內部的兩頭分別是資源池和和產品池,因為資源的稀缺性,資源對產品的分配機制至關重要,所以企業經常會按專案價值來衡量是否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

企業外部的兩頭,分別是供應商池和客戶池,從供應商池中採購所需資源,向客戶池中售賣企業的產品。

供應商池和客戶池也分別對應著市場機制中的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企業既是需求者,也是供給者。企業的運作模式也遵循著市場機制,迴圈於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之間。

總結: 一直在路上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一書中曾說: 有限的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的遊戲玩的就是邊界。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則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只有認識到邊界,才能掌握和打破它,才能不被邊界所束縛。而我們所說的多元思維方式,就是強調從多角度、多學科範式來思考問題,不斷地認識到自身的邊界,不斷地打破邊界。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場遊戲的話,你是願意在有限的邊界內生活,還是願意不斷打破邊界,把人生的廣度不斷拓寬?

作者:白不記,關注產品的學習與思考,用有序的眼光觀察無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