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疫苗或能在農業工廠大規模生產
枝繁葉綠的農業溫室,摘取菸葉的採集人員……這樣的場景恐怕很難讓人聯想到這裡竟是疫苗生產工廠。據日本生物製藥企業田邊三菱製藥披露,其位於加拿大的子公司Medicago已在去年12月提出了全世界首例植物性新冠疫苗的申請,並獲得了加拿大藥監部門的批准。該植物性疫苗去年在加拿大、美國、英國等6個國家進行了臨床試驗,最終驗證其有效性在71%以上。田邊三菱製藥預計於今年春天在日本國內正式向厚生勞動省提交申請,爭取在2022年內實現商業投放。
傳統的“針打”疫苗,通過將病原體本身或是其一部分接種到人體內,從而後天性獲得免疫。例如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通過教人體細胞如何複製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體內觸發免疫反應。而植物性疫苗的特點在於,通過基因操作製造出與病原體大小構造近乎一致的病毒樣顆粒,將其作為抗原使用。通過1周的培植,即可從長大的葉子中提取疫苗成分。在傳統疫苗的生產中多用雞蛋、大腸菌和昆蟲細胞等進行病毒培養,植物性疫苗則是利用植物發揮等效作用,使其成為疫苗研製的新平臺。
更重要的是,植物性疫苗內部並不包含蛋白質和基因,因此不會產生病毒在體內繁殖的風險,相較於傳統疫苗或安全性更高。
Medicago公司開發的植物性疫苗主要是利用一種短期速熟的菸草屬植物,將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通過基因操作在葉子的細胞內產生類似的蛋白質,從而產生病毒樣顆粒,最後將菸葉採集回收製成疫苗。這種疫苗製作工藝有望通過大型農業工廠在短期內進行大規模生產,冷藏在2℃—8℃的環境中即可實現儲存和運輸。
(記者李楊)
[ 責編:塗子怡 ]
「其他文章」
- 酶變體可“吃掉”數十億噸塑料垃圾
- 過短或過長戶外光照會增加痴呆風險
- 挑戰“不可能” 零磁場下單向超導體問世
- 俄開發出全天候太陽能電池板
- 專家發現全新頭方向細胞 找到干預老年痴呆症潛在靶點
- 新冠病毒脂質外殼結構首次揭示
- 數字政府建設再迎利好,政務上雲已成普遍趨勢
- 最溫和新冠症狀也有損大腦
- 神奇蘑菇化合物能“開啟”抑鬱症患者大腦
- 人類造血幹細胞發育首份“路線圖”建立
- W玻色子質量迄今最精確測量完成
- 整個生命週期的人腦發育圖公佈
- 我科學家研製“龍蝦殼”新型仿生材料
- 農業系統氨主要排放源有了量化答案
- 人工智慧教育火熱 師資隊伍建設跟上節奏了嗎
- 高效利用弱磁能 新型收集器助物聯網感測器“自發電”
- 高速3D顯微鏡可實時觀察活組織細胞
- 65%!薄膜矽光伏電池光吸收率創新紀錄
- 新演算法可設計與靶標結合的蛋白質
- “晶片上的蠕蟲”可無創診斷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