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公司,一年“净赚”10亿,已研制出5nm高端蚀刻机!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6354.81亿,同比增长16.9%,进口金额为279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实现了大幅增长。
集成电路产业的全面爆发,一方面与国产手机份额的不断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也跟这两年持续增长的智能汽车销量有着必要的联系。
正因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我国的芯片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 但由于我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并不高,所以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获取到更多的集成电路。
出现这一幕的关键原因,是因为我国半导体产业起步晚、起点低导致的,而且在21世纪初,联想等企业认为“造芯不如买芯”,也是错失最佳发展时机的原因。
尽管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半导体产业的投入,资本也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但受上游供应链技术的限制,我国半导体产业想要追上先进水平,仍需要克服诸多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半导体设备的制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用于制造先进工艺的半导体设备,几乎都被海外厂商所垄断, 光刻机便是如此,几乎所有的高端光刻机都被ASML所掌控,而在美国的干涉下,ASML无法向中国公司销售。
在这样的影响下,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国内晶圆代工厂毫无办法,所以难以突破7nm技术瓶颈,一直被卡在14nm水平。
不过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商也并非一团糟,事实上也有实现突破的领域, 中微半导体公司就是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中的代表,其研发的刻蚀机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薄膜制造机、等离子体刻蚀机等设备,同样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这类设备过去也曾受限于海外企业,但现在中微公司的刻蚀机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根据中微公司日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这家公司 2021年营收预计达到了31亿元,净利润为9.5亿至10.3亿,这份成绩相比2020年翻了一倍。
而中微公司能够取得这番成绩,跟这家公司自身强大的实力有着紧密联系,其推出的等离子刻蚀机,现在已经应用在国际一线客户生产线上了,产品更是实现了5nm工艺突破。
从这一点来看,中微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刻蚀机领域的头部企业,而中微公司能够做出如此先进的刻蚀机,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公司重技术研发,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对人才的重视度相当高,目前公司拥有超过160名各领域专家,而且公司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总公司人数的一半以上。
此外, 中微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也是居高不下,常年占公司总营收的20%, 正是因为对技术研发的重视,让中微公司不断成长,并在刻蚀机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其次是快速抢占全球市场,作为一家中国半导体公司,中微公司不仅是台积电、中芯国际等代工厂的供应商,还在日韩德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可以更好地扩展全球业务。
根据方正证券研究院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 在全球刻蚀机领域,中微公司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4.65%,是全球第二大厂商, 可见中微公司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芯片市场的规模提升和中微公司的实力增强,相信未来这家公司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你看好中微公司以后的表现吗,欢迎评论、点赞、分享吗,谈谈你的看法。
- 西班牙数据保护局最大罚单:谷歌妨碍用户删个人数据被罚千万
- 如何看待被中国电信重新定义的“第五张网”?
- 新榜海汇:数字广告投放的“智能管理中心”
- “家居服第一股”洪兴股份计划自建直播基地,全品类路线能走通吗?
- 餐饮老板的九九八十一难
- 当外贸工厂决定去做品牌
- 赚麻的医美面膜,离“女人的茅台”很远
- 元宇宙视界|7天6板!奥飞娱乐向“元宇宙”又进一步?
- 雪梨成被执行人!宸帆电商面临品牌扎堆诉讼,包括南方黑芝麻
- 好未来旗下高科技公司入选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 618又来了!快递提速,付完尾款最快当日送达
- 用户被逼成“话术大师”,办理保号套餐不该这么难|新京报快评
- 数字营销服务商力盟科技赴港IPO,2021年利润下滑
- “小满”广告风波背后,创意行业原创精神何以流失?|新京报专栏
- 奔驰L3试乘:路上越堵越好用,但跟车距离太吓人
- “萌家电”从爆红到降温,新兴小家电企业如何突围?
- NFT项目Moonbirds发放Moonbirds Oddi
- 运营商纷纷成立数字科技公司背后,产业数字化业务的美丽与哀愁
- 全家用网小秘密,让我悄悄告诉你
- 网随业动,5G行业应用发展已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