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电商巨头帮卖家杀熟被罚:乖乖交1400万和解
习惯了网购的小伙伴一定对“杀熟”这个词不陌生,不同人群被平台大数据算法掌握得明明白白,同一件商品或服务,到了不同用户身上,价格并不一致,把看菜下碟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这种套路,海外电商平台也会搞。 日前,The Seattle Times报道称,亚马逊与华盛顿州达成和解,同意支付225 万美元,并终止控制第三方卖家产品价格的项目。
简单来说,亚马逊之前启动的“Sold By Amazon”项目,可以让卖家设定一个心理预期的价格,亚马逊会通过算法对用户进行分析,如果对方购买力更强,就会涨价。
不难看出,这个项目似乎是为卖家量身定做的,非常符合他们的利益,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自然是赤裸裸的杀熟。
小雷记得,前几年,大家提到大数据、算法等名词时,更多还是给予肯定和支持,并且期盼它们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然而,这些前沿技术很多时候都被用在了歪点子上,杀熟更是让人深恶痛绝。
(图源新华社)
对这种行为,各国的监管机构也行动起来,采用各类措施对动歪脑筋的企业进行惩处和敲打,这次亚马逊就花200多万美元买了个教训。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均将算法杀熟视为违规行为,并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主要手段为罚款。
亚马逊在国内的存在感相对不强,自营业务更是在国产电商强势进攻下黯然退场。但在海外市场,亚马逊的市场地位目前还无人能撼动,大量出海的国内第三方卖家,都将亚马逊视作重要的平台。
市场经济,充分的竞争才能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亚马逊在市场里长期拥有支配地位,自然就会蠢蠢欲动,动起了这类歪脑筋。坦率说,作为普通消费者,能做的事情不多,很多时候还是依赖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
「其他文章」
- WH-1000XM5是索尼降噪耳机的新起点
- 可达鸭,被肯德基玩明白了
- 从华为手中“抢”走徕卡,小米能得到什么?
- 618再揭幕,智能手表手环选啥最实惠?
- 17999元真不贵!华硕笔记本新品来了:性价比、高端全都有
- 车上的远程摄像头不能用了?小鹏汽车:应相关数据安全法规要求
- 美的裁员过冬,格力慷慨发钱,白电巨头加速转型
- 立省1900元!苹果官翻MacBook Pro上架:性能拉满
- 3830元!苹果绝版全新iPod突然现身:土豪看得上吗?
- 英特尔压力山大!AMD锐龙7000提前曝光:性能再一次暴涨
- 1749元!最值得买的小米新机,依然是它
- 再高清的5G电话,也威胁不了人人喊打的微信语音
- iOS 16,为颠覆而来?
- 高通骁龙8 ,携新机改变安卓格局?
- iPhone6s不再支持!iOS 16至少需要3GB内存
- 7小时22637辆!比亚迪海豹销量起飞:颜值性能干翻特斯拉
- 搞黄色专用的AI换脸,把马斯克玩坏了!
- 马斯克看了都害怕!虚拟货币暴跌,远离才是最好方案
- 一代经典即将落幕?诺基亚手机公众号改名:要做别的产品?
- 封口费超百万元!马斯克怒怼性骚扰空姐指控:没这回事